如果另一半出軌了,你還愿意繼續愛下去嗎?
關于這個問題,我想起之前很喜歡一句話:“重要的不是做決定,而是去承受它。”
作為一個成年人,無論你做哪種選擇,你都必須做好準備去承擔這種選擇帶來的一切后果。
如果你選擇再給彼此一次機會,那么可能你將一輩子活在這次不忠的陰影中,你們可能會互相折磨,甚至這種事情可能會再次發生;如果你選擇就此結束,你們將永遠地失去彼此。
問問自己,哪一種更讓你難以承受?
我曾在和相戀幾年的愛人分開后寫過這樣一句話:“有些你不能理解和接受的事情,其實也只是人性罷了。每個人心里都有光鮮和陰暗的一面,重要的是別折騰自己了,跟人性過不去,其實只是在跟自己過不去。”
無論你多愛一個人,也不要高估了婚姻的價值,同時,也不要高估了自己的承受力。承認自己沒有你以為的那么偉大并不是值得討伐的事情,相反,這恰恰證明了你是一個普通的人。
你會感到委屈,會承受不住對方的不忠帶給你的煎熬,會因為這件事變得越來越多疑,越來越難去互相信任。
生而為人,我們沒有誰能預估人生中的風險并恰到好處地提前避開,重要的是,從不美好的事情中,你要有所獲得,要成長得更堅韌。
希望以后你能盡量少犯錯,如果你錯了,愿你珍惜可以彌補的機會。希望別人傷害了你的時候,你有承受的勇氣和能力,但如果你實在很難原諒和釋懷,如果一段感情帶給你的痛苦多于快樂,那就放手吧,別委屈自己,也別為難自己。
你有沒有遇到過一個喜歡的人?
他喜歡你嗎?他很喜歡你嗎?他很喜歡你并且不會離開你嗎?
哪怕你偶爾脾氣不好,有些小作,小任性,還粘人,沒有安全感,他依舊喜歡你并且不會離開你嗎?
如果有的話,祝福你,你找到了那個堅定的選擇你,并且不會離開你的人,這樣的感情,是幸福的,不管未來遇到多少困難和坎坷,你們都會互相陪伴走下去。
昨天我去參加好兄弟的婚禮,在婚禮上主持人問新郎,不管未來貧窮還是富貴,無論未來健康疾病,無論人生的順境逆境,在對方最需要你的時候,你都會如現在這般,不離不棄,一直守候與陪伴嗎?
新郎回答,是。
這大概就是婚禮中,很多人忽視但卻最感動的細節了。
凡是談及感情,我們總想要一個幸福的結局。
有多少人的感情,是葬送在相處的過程中。
我們因為一些拌嘴的吵架,因為一些生活習慣的差異,因為一些細節上看待角度的不同,最終選擇離開了對方。
小時候聽老人講,我們那一代人,東西壞了從來都是去修,而不是去換,所以那時候我們的感情,很少有分手,很少有離婚。
可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面對感情,沒有那么堅定了,一些些的不如意,一些些的吵架,就會提出分手。
于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害怕談戀愛,害怕喜歡一個人,寧愿獨自孤獨,也不想承受分手的痛苦。
分手很痛,我們都只想談最后一次戀愛。
我們每次面對分開,都需要很長時間的療傷,然后下一次繼續鼓起勇氣去戀愛,這種過程就像一個永不愈合的傷疤,我們用創可貼黏住了傷口,可下一個人的出現,讓我們又撕開這個創可貼,去看看,上次的傷好了沒有。
既治愈,又殘忍。
這些日子和朋友聊天,收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好像從來沒有被堅定的選擇過一次。
那些當初喜歡我的人,如今又去喜歡別人了,喜歡可真不值錢啊,輕而易舉的說出口,輕而易舉的收回。
是啊,現在戀愛的成本實在太低了,不需要刻意表白就在一起了,不需要負任何責任就分開了。
朋友的前任和他提出分手時,朋友對前任說的最后一句話是,我從頭到尾都只想選擇你,不管異地多困難,不管未來會有什么險阻,只要你也堅定的選擇我,我們就可以繼續走下去。
遺憾的是,朋友沒有遇到那個同樣堅定選擇他的人。
我真的永遠熱愛那種一覺醒來點開手機聊天軟件全是喜歡的人發來的碎碎念的感覺無論是吐槽生活轉載一首歌曲還是跟我分享生活中的樂趣我都會覺得世間的一端有那么一個人在牽掛著我我是被需要的
以前我總覺得是自己太作了、脾氣太犟了、太愛無理取鬧了才會一直不被愛。現在才明白愛你的人怎么樣都會愛你,不順路也會繞在你身邊,這世界上不愛的理由有很多:我很忙、我好累、我們性格不、這么做都是為你好……但愛的理由永遠都只有一個,那就是無論怎樣我都想和你在一起。
喜歡你的人?最不怕的就是在你身上浪費時間?他恨不得把一輩子都浪費在你身上?他會坐很長的車去找你?會用心準備每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會在你需要的時候陪在你身邊?想睡你的人只會想方設法的帶你晚出?和你曖昧?新鮮感過了就急急忙忙的找個別的理由離開
真正的愛是扶級而上的,愛應該是能夠讓人情緒穩定,變得柔軟。被愛也許會讓人有種即使從高空墜下,也能被雙手接住的安全感。如果讓你覺得生活得更累的愛沒有價值,是負擔。
失去分享欲,便是散場的開始。
今天的天空很藍,風很甜,街邊的小吃很美味,路邊看到一只可愛的狗狗,經過很多我第一反應是和你分享。
然而想到我們好像很久不聯系了,想到就算發給你了,你大概也只會回個哦,就頓時失去了分享的欲望,我突然覺得,也沒那么重要了。
分享欲不是突然消失的,是一次次幾小時還沒回復的消息,是一次次高興的分享得到的敷衍,是一次次難過的訴說沒有得到的安慰。
就像一杯滾燙的開水,如果你放在那里不管不理,它終會變成涼水,而若是你用行動“保溫”,那即使時間流逝,它也會保持應有的熱度。
愛情和友情中我們似乎都會面對這樣的處境,愛人和友人的漸行漸遠,彼此疏遠,分享欲減退,最后到感情的結束,雙方失去了聯結。
愛情的散場,大概就是分享欲的喪失。曾經的親密無間是事實,如今的兵分兩路是現狀。
如果真心喜歡一個人的話,一定要好好守護她的分享欲。
30歲,沒有分手自由。
深夜,我接到朋友的電話。她說,覺得男朋友不是她真正想要的那個人,但是不敢繼續往下想。
她說,同齡人都結婚生子,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她卻焦慮無比。
她說,30歲遇到對自己還算關心的人,已經很不容易了,確實該知足。
我聽懂了她的意思:30歲,她不敢分手。
當她試探性地將這個想法告訴家人時,父母的一句“他人還行,你也該結婚了”,直接讓她啞口無言。
當她嘗試向同齡朋友尋求幫助時,對方的一句“他對你挺好,你別多想”,打消了她傾訴的欲望。
當她企圖在網絡上獲取答案時,滿屏的“過來人”經驗都在告訴她:到了一定年紀,分手得三思后行。
仿佛全世界都在暗示她:30歲分手的壓力,你想象不到。
比如:更大的社會壓力、更復雜的生活沖突、更高昂的沉沒成本、更強烈的孤獨感……
30歲女人的分手,終于從一道感情題變成了一道推理題。
一生很短,你要努力讓自己過得快樂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