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多爾袞死!稱帝?
- 明末:開局百門紅夷炮,梟雄崛起
- 開門問策
- 2007字
- 2024-11-06 23:59:01
遠在北京的常心,自然不清楚澳門究竟發生了什么。
二月十日,居庸關已被重重包圍。
但多爾袞也不是吃素的,硬是盯著八千多守軍,直沖關外,一副壯士斷腕的樣子。
當常心趕到居庸關的時候,恰好就看見了多爾袞正往關外沖鋒而去。
“多爾袞要出關了!”
三萬鐵騎,被孫傳庭截斷了兩萬的沖鋒兵力,但多爾袞卻毫不在意,義無反顧地撞開了居庸關城門。
此時的多爾袞,面對壯闊的山川、草原,整個身心都無比輕快。
“總算……
“總算逃出來了。”
進攻大明這一趟,簡直就像是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原本的十三萬兵力,只有一萬人順利地出關。
“還有希望,豪格那里還有三萬兵在朝鮮,我們還有希望。”
多爾袞畢竟是被后世稱為“清成祖”的人物,他身上最顯著的一個特征就是百折不撓。
皇上被抓,入關失敗,盛京被破,他除了這一萬騎兵之外,已經一無所有。
即便已經到了絕境,但仍舊不能放棄,他是大清的巴圖魯,是冠絕天下的勇士。
“有朝一日,我一定還會再回來的。”
“只要我不死,大明休想安寧!”
多爾袞不甘地朝著后方的居庸關望了一眼。
萬里長城的波瀾壯闊,景秀山河令人神往,可這一切,終究不屬于他。
常心已經出現在了居庸關的城樓上,架著狙擊槍,死死瞄準著多爾袞的腦袋。
多爾袞出逃已有五百米,還在射程之內。
常心前世曾經在射擊俱樂部里進行過槍法訓練,而春田步槍又是靶場的常客,對于這把槍,常心已經足夠熟悉的。
“砰——”
子彈呼嘯著射出。
直接貫穿了多爾袞的腦袋。
血花四濺。
一代滿清攝政王,就此隕落。
在臨死前的最后一瞬間,多爾袞還是想不明白。
為什么?
歷史的勝利者本該是他。
滿清已為此奮斗三代,他本該入主中原,為順治打下整個中原王朝,讓大清屹立在世界之巔,被人瞻仰。
當多爾袞從馬上摔下來的那一刻,周圍的騎兵也停下了步伐。
“十四爺!”
“兄長!”
“你怎么了?”
阿濟格以及其他將領,紛紛下馬,查看情況。
看到多爾袞腦袋上的那個血洞時,心中有莫大的震撼。
他們本以為能夠順利逃出居庸關,為此,他們不惜自斬一臂,拋棄了兩萬大軍。
可即便出關了,多爾袞卻死在了敵人的暗器上。
究竟是什么武器,能隔著三四百米射中高速行駛中的多爾袞?并且直接致其死亡?
阿濟格不明白,但他的內心已經徹底崩潰。
多爾袞是他們心里最后的支柱,多爾袞一死,意味著從此以后,再也沒有了任何和大明叫板的資格。
哪怕是成為從屬國,也是最低等的那種。
“走!”
阿濟格含淚背著多爾袞的尸體,朝著盛京的方向而去。
【積分+10】
隨著多爾袞的死亡,常心的任務似乎也走到了盡頭。
【任務:抵御外族!】
【建奴人依舊虎視眈眈,對中原大地圖謀不軌,你與他們之間必會有一場大戰!】
【此任務為積分任務,每殺一個建奴士兵,便能得到1點積分,根據積分進行任務結算。】
【當前積分:40000點】
【任務獎勵:現代教育資源100冊】
【任務結算中!】
【恭喜你!成功保衛了中原大地不受外族侵害,并在這場戰爭中驍勇殺敵,拯救了無數會死于外敵屠刀下的無辜百姓。】
【任務評價:A+】
【積分獎池獎勵將盡數下發至北京!】
【獎勵1:石油采集技術】
【獎勵2:汽車制造圖紙及模具】
【獎勵3:電報機制造圖紙及模具】
【獎勵4:現代教育資源100冊】
【評級獎勵:發電機10臺!】
很快,系統的任務獎勵提示接踵而至。
令常心沒想到的事,發電機都出現了。
系統高估了他的發展進度,現在才剛剛進入蒸汽機的時代,連內燃機都沒弄出來,屬于電氣時代的東西就已經出現。
常心的收獲非常之多,而在清理完這些滿清外族勢力之后,常心就要著手開始建設這個國家了。
“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還是先回京師,再度商討一下下一步的路線。”
常心決定先沉淀一下,把自己所積累的東西好好發揮一下。
很快就入春,雜交水稻的稻種實驗也能夠進行。
等到雜交水稻被大面積種植之后,那么這個國家的百姓就不必再面對饑餓問題了。
二月十三日。
常心回到北京。
雖然現在的北京已經是一片廢墟,但是對于這些大明的官員而言,北京還是有著非凡的意義。
“鎮國公,現在陛下死了,這個消息還未被傳出去,您看……”
實際上,孫傳庭已經起了讓常心當皇帝的想法。
沒辦法,常心實在是太強大了。
平定反賊,抵抗外敵,幾乎無所不能,僅僅是半年多的時間,就帶領著大明抵達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是在崇禎時期,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偏偏常心做到了。
就像是上天降下來的一場奇跡一般。
似乎沒有什么事是常心所辦不到的。
他心里是佩服常心的,如果常心成為這個國家的主人,他并不反對。
“這件事,先放一放,北京現在需要重建,先花些人手重建北京,之后的事情,我們回西安再說。”
對于孫傳庭的話,常心也能聽出來個所以然。
不僅僅是孫傳庭,現在整個內閣,估計都在等著常心稱帝的消息,不斷有奏折和秘信送到常心的手上。
無不都是讓常心盡快稱帝,穩定大明局勢。
對此,常心全部都沒有回復。
當皇帝,不是他不想,而是帝制太過落后,不能長久發展,也不適合接下來的思想傳播。
現在的大明才剛剛從動蕩之中解脫,首先必須要恢復經濟生產,積累足夠多的財富力量。
貿然發動政權改制,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