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強攻襄陽西門!探子暴露!
- 明末:開局百門紅夷炮,梟雄崛起
- 開門問策
- 2164字
- 2024-10-20 23:36:25
宋獻策與袁宗第二人面面相覷。
張獻忠說得也有些道理。
他們可是有十五萬駐軍,雖然裝備差,戰斗力不足,但人多還怕沖不破防線?
“我還是覺得……”
宋獻策還是想堅持自己的決策。
“你閉嘴!”
“老子也懶得管你們沖不沖了,我不沖的話,就跟你們一起被困死在襄陽不成?”
張獻忠看宋獻策那副模樣,不由再度發作,怒道。
說罷,張獻忠也懶得搭理袁宗第,他獨自走出營帳,大旗一揮,直接準備結營沖鋒。
見此,宋獻策也不免有些頭皮發麻。
“那……袁將軍,你去魚梁洲?”
宋獻策只能看向袁宗第。
然而,袁宗第也并不情愿。
但是,袁宗第卻是一個有大局觀的人。
張獻忠脾氣暴戾,不好掌控,那就先任由他去,若是他強行與張獻忠起爭執,引發襄陽內亂,后果不堪設想。
“我去!”
“區區魚梁洲,且看我輕松拿下!”
說罷,袁宗第也大步踏出大營,率軍奇襲魚梁洲。
九月二十二日,常心已然通過戰術成功兵臨襄陽城下。
與襄陽守軍鏖戰三日,打了幾場幾百人傷亡的小規模戰。
隨著孫傳庭在谷城的不斷發兵,包圍圈越圍越緊密。
此時,包圍圈已成大半。
整個襄陽,雖是一塊鐵壁,卻也成了城中順軍的囚牢。
與此同時,李自成也通過邊打邊搶的戰術,一路靠著收繳所過縣城的糧草,跑到了襄陽城南諸山內。
他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強,只有他手上還有士兵,就定然不會餓死。
但肉眼可見的,比起之前,李自成瘦削了很多。
自孫傳庭宣布出潼關以來,已經過去一個半的時間,而他光是流竄逃跑就花了近十天。
對于襄陽,李自成再熟悉不過,他摸著山路,一點點靠近西城門。
“轟——”
“轟——”
遠處傳來的炮彈轟擊聲,不免將李自成的心思擊碎。
“果然……”
“那常家小賊是想圍困襄陽。”
“他們汝州有駐兵,可圍漢水,南面有孫傳庭追兵,可堵諸山。”
“我若此時入城,非但不能對城中有任何幫助,反而會徹底成為困獸。”
越想,李自成就越感覺胸悶氣喘。
虧他先前還覺得常心北上西安是愚蠢無比的做法,現在看來,這一招援北打南,釜底抽薪確實讓他吃盡苦頭。
“如今,那鋼鐵長龍恐怕也停在襄陽附近,其中運載的兵力、火器,對于襄陽而言又是巨大的打擊。”
李自成一直在追隨那輛來自武昌的火車,在路上挖了不少大坑,阻斷了火車鐵軌,讓其再無法回武昌運送軍火。
“陛下,我看那些紅繩兵都還在攻城,而孫傳庭守山在外,估計根本沒有料到我們已經入山。”
“我們只需找到這支攻城大隊的營地所在,夜襲敵營。”
“以我們四萬兵力,不正面與他們的火器部隊交火,完全足以眾創他們。”
李自成的謀士牛金星建議道。
此時他們正在琵琶山山腰,山中樹木極多,地形復雜,用于伏擊最好不過。
“不錯,來一個探子。”
“你且脫甲,挑上擔子,裝作樵夫,沿琵琶山拾柴,下山不斷觀望,找到他們的扎營地。”
“若一日未歸,我們且當你已暴露,我們直接撤軍轉移。”
“你若成功刺探到敵營位置,賞千金,封侯爵。”
李自成挑了個熟悉山野地勢的人才,鄭重囑咐命令。
而這人,造反前本就是個樵夫,模樣樸素,脫去盔甲之后,也與農民無異。
“你且快去。”
說罷,李自成便趕忙讓這探子去探路了。
而常心此時,依舊在強攻著襄陽西門。
這一道門,算是襄陽為數不多的破綻,但即便是破綻,也堅挺萬分。
冗長高大的城墻和隘口,注定了攻城的困難重重。
不過,此時的常心卻并不擔心攻不破西門。
因為就在昨天,從武昌駛來的火車補給已經抵達。
“都司,五十門弗朗基重炮已經全部架好。”
常心手上,雖然沒有紅夷大炮,但薄玨和歸莊很貼心地從武昌給他運來了大量的火器。
其中最令他意外的便是那五十桿拉栓步槍。
難以想象,歸莊居然真的把它弄出來了。
雖然子彈設計上還并不完美,主要是材料限制,導致底火會觸發不良,造成卡彈問題。
但是這并不影響拉栓步槍的整體使用性,常心已經親自用過,射速、威力都遠不是鳥銃、燧發槍可以比擬。
其次,則是那五十門弗朗基重炮的出現,彌補了常心手上沒有重型炮的劣勢。
這些弗朗機炮的設計雖然沒有紅夷炮那么優秀,但高效、穩定的射速則是其最大的優點。
即便這些弗朗基重炮,轟出的高度弧線甚至無法突破襄陽城墻,但是哪又怎樣?
“開炮!”
遠處,三百騎兵在沖鋒,不斷躲避著城墻上發射而來的箭矢和炮彈。
左晃右晃,以高速沖鋒來吸引了城墻上守軍的火力。
而五十門弗朗基重炮也在此時發動!
“轟——轟——轟——”
幾乎是每20秒鐘便能連發三枚炮彈。
射程和高度遠沒有紅夷大炮那么夸張,但是炮彈極為密集,火力相當地猛。
五十們弗朗基重炮開火,就如同天雷滾滾,揮出利刃,不斷劈砍在襄陽城的城墻之上。
打完一輪之后,給炮管降熱,停歇一會兒,繼續轟炸。
炮彈盡數落在城墻上。
一顆、兩顆、三顆……
肉眼可見的,城墻上抖落石磚,碎屑狂舞。
然而,打完外面的磚墻,城內卻還有好幾層厚磚,此城的牢固性,絕不是武昌、九江所能比擬。
恐怕也只有南京城墻能與之碰一碰了。
常心相信,就這樣的轟炸,哪怕是鋼鐵長城,也抵不住,破這西城墻,只是遲早的問題。
連戰、連耗到黃昏,常家軍才撤軍回營地。
而此時,山腳下,那裝成樵夫的順軍探子,也看清了從常家軍營地冒出的炊煙。
“絕妙。”
探子不由感到驚喜。
這根本就需要探,因為常家軍的駐地就背靠隔壁的虎頭山,一眼便能看見。
探清狀況后,探子馬不停蹄回山上,打算迅速朝李自成匯報。
殊不知,此時的常心正開著衛星視野,俯視著虎頭山附近的一草一木。
而這個樵夫詭異的舉動,自然也沒有逃出他的視野范圍。
“如今已是傍晚,怎還會有樵夫在琵琶山腳撿柴?還往山上跑?”
常心已然察覺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