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北渡丹江!襄京危矣!
- 明末:開局百門紅夷炮,梟雄崛起
- 開門問策
- 2245字
- 2024-10-19 23:40:08
孫傳庭來得非常匆忙,但他緊密按照常心的指示,盡力驅趕著大順軍往前壓入谷城。
雖然此舉危險不已,但孫傳庭卻選擇相信常心的指揮。
幾乎是看到谷城東城墻被炸塌的頃刻之間,孫傳庭就發動了猛攻。
因為谷城地勢原因,孫傳庭只能發兵一萬進入正面戰場,不斷壓榨李自成的后方空間。
一萬人中,又分出五千去牽制李自成,另外五千人負責掩護常心離城。
“他們的援軍到了。”
李自成面色低沉。
“急攻!調集兵力,全力沖擊東城門!”
李自成深知自己已經沒有后退的可能,現在的大順軍,經不起任何消耗。
一旦被孫傳庭分心干擾,拖延戰線,以他以不足一日的糧草來說,絕對是毀滅性的打擊。
東城門被破開后,口子被不斷擴大,大順軍蜂擁入城。
與此同時,南城門也宣告被破!
順軍從東、南兩個方向直逼常心而來。
可等李自成入城之后,只看到了空蕩蕩的糧倉。
李自成披著金絲甲,雙拳緊纂,面部已有青筋乍顯。
“畜生!!”
任他怎么想,他也想不到常心居然做得如此決絕,整整六十多萬石糧食啊,怎么全給他搬空了?!
然而此時,率先入城的先鋒總兵卻派人來報。
“報——”
“谷城官軍在秦軍掩護下,攜大量糧車,已從西城門逃竄!”
聞言,李自成殺氣騰騰。
“追!”
“極速去追!”
谷城西面皆是武當山脈范圍,山路險峻。
若想逃離,只能北渡丹江。
渡河,對于一支五千人的重裝隊伍而言,難度并不小。
常心只能不斷拉后防線,直到進入丹江江畔。
此時,孫傳庭的五千援軍也從東面繞行而至,與江畔和常心大軍匯合。
“都引過來了嗎?”
常心朝孫傳庭的副將喬遷高問道。
“都過來了!”
“李自成如今盛怒無比,順軍已入谷城,追擊部隊約四萬人,離我軍不到二十里。”
喬遷高有些焦急了。
他不明白孫傳庭和常心究竟要部署怎樣的戰略,他只知道,以常心的兵力而言,這簡直就是在懸崖邊上蹦迪。
不僅是喬遷高,就連一向信任常心的李定國也心情忐忑。
“我們的戰略已經起到作用。”
“谷城的糧草大部分早已被轉移至潼關關內,城中剩余不到百萬斤糧草,而其余糧草都在我軍行伍中。”
“想必李自成此時已經發現這一點。”
“李自成盛怒之下,必會追擊我軍,以繳糧草。”
“以此為餌,釣李自成過河,一旦過河,他就再無回頭路可言。”
“屆時,孫大人總兵襲至丹江,斬斷水橋,過了岸,順軍只能仍由我們牽著鼻子走。”
常心一遍指揮士兵過河,一邊對李定國和喬遷高解釋道。
“可是都司,那李自成要是不上鉤呢?”
喬遷高發問道。
“不上鉤?那就等著被孫大人耗死在谷城,他的糧草絕對無法支撐順軍長時間作戰。”
常心的表情相當冷峻,有高一功的情報,常心對李自成的糧草情況了如指掌。
一個時辰過后。
常心順利度過丹江,進入河南南陽府境內。
汝州曾經隸屬于南陽府,后升為獨隸州,跨過南陽府便能直上汝州。
但是,眼下他的目標并不是汝州。
此時,李自成的四萬順軍面對丹江,選擇了渡江而去,直追常心。
由此,谷城內只剩六萬順軍,人數上,孫傳庭已經贏了太多。
此時的李自成感受到了孫傳庭大軍壓陣的恐怖感,才后知后覺,自己已然中計。
無論追常心還是不追常心,他好像都是死路一條。
最優解應當是聚集兵力沖破孫傳庭的圍堵,重回襄陽。
谷城就像是一個死胡同,只留有丹江口這么一條出路。
要么渡河,要么被孫傳庭活活壓陣而死。
他也算是感受到了常心被自己圍剿時的壓力。
孫傳庭圍攻第一天,李自成勉強撐住,兩人平局熄火,傷亡不顯。
第二天,孫傳庭加大火力,派出一千鳥銃兵、十門弗朗機重炮和十門紅夷大炮直接架在谷城城內全范圍轟炸。
弗朗基炮對于大明而言,也算最常見的大炮了,名稱沒有統一,只有小型、中型、重型的規格,在大明初期就在使用。
紅夷炮以其遠射程和高精度在防御工事和要塞戰斗中聞名,射程遠,威力大,漸漸取代了弗朗基炮在大明火器中的高地位。
這十門弗朗基重炮,還是嘉靖年間買來的,現在能用就已經是個奇跡了。
第三天,孫傳庭發動步兵入城,展開近戰廝殺,秦軍傷亡一千,順軍傷亡五千。
第四天,持續廝殺逼近。
第五天,李自成糧草用絕,被逼至丹江。
他眼前,只有一個選項——北渡丹江。
站在丹江河畔,李自成看著江中赤紅的浪潮,又看了一眼遠處正在督軍的孫傳庭。
此時的他,再沒了剛出兵時候的意氣風發,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狼狽。
“真是沒想到,在同一個人手上,我李自成竟然能栽倒兩次。”
想到這,李自成又不免想起之前的南原之戰,他被孫傳庭偷襲,被逼得最后只能去做山匪。
而這回,又被偷了糧草,逼上不得不走的絕路。
“北渡丹江,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若能折返回襄陽,再蓄兵力,也未嘗不能反敗為勝。”
越是想回襄陽,他就越懊悔當時為何一時沖動選擇了追擊常心。
倘若在兵力齊全的情況下,孫傳庭圍堵攻勢未完成之時突圍而出,這等困局根本不會出現。
“過河!”
李自成如今只剩三萬大軍,被孫傳庭硬生生剮下了一半的兵力,全做了俘虜。
李自成本以為自己需要再度犧牲一些士兵來爭取渡河時間。
但他卻發現,孫傳庭的幾萬秦軍就這樣在橋邊看著,眼睜睜看著他渡河,只是象征性地派了一兩千人追上去。
“有古怪……”
李自成想不清其中緣由,但總覺得背脊發涼。
仿佛不是走在丹江水橋,而是走在黃泉地獄的奈何橋上。
過河之后,一路暢通無阻。
對岸沒有伏兵,沒有陷阱,周圍安靜得可怕。
李自成餓得饑腸轆轆,騎著已經餓了多日的戰馬朝著東面狂奔。
身后的大順軍,早已頹靡不堪,沒有半點力氣。
“嗡——”
一道尖銳的汽笛聲在遠處狂鳴。
李自成抬頭看去。
只見一條鋼鐵長龍,銅墻鐵壁,每節車廂上都架有炮臺、懸眼中伸出一桿桿黝黑的鳥銃,這條長龍就這樣掠過他的眼前。
足足一分鐘,他才看到長龍的尾部。
這條長龍直奔襄陽而去,迅猛無比。
在那一刻,李自成的心中猶如轟起巨雷。
“襄京,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