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李自成寫信!出海從商!
- 明末:開局百門紅夷炮,梟雄崛起
- 開門問策
- 2121字
- 2024-10-09 23:52:18
在常心準備大肆搞錢的時候,襄陽城內,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正在議事。
張獻忠逃離武昌、四川等地之后,便帶著自己的八萬殘兵投奔了李自成。
而李自成對于他的到來,那是夾道歡迎。
“老弟,以前朕還覺得你怎么會栽在這種毛頭小子身上?”
“但是現在看來,朕還是小看了他,這毛頭小子,居然把左良玉都搞倒了。”
李自成已經建立大順的基本政權,現在都是自稱朕。
他已經得知了常心滅掉左良玉的消息,對此表示大受震撼。
一開始他還以為張獻忠是越來越不行了,二十萬人打六百人都能打輸掉,一個武昌府都拿不下。
張獻忠來投靠他的時候,他還大肆嘲笑了張獻忠一番。
但現在看來,似乎不是張獻忠的問題。
這常家的小將,似乎有點東西?
“他把左良玉也弄死了?”
張獻忠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目瞪口呆。
“不是,他倆怎么打起來了?”
“他們不一伙的嗎?”
張獻忠腦子一時有點轉不過來。
“不知道,但是你光看這小子的做法,邪性得很,絕對不是個好相與的。”
“依朕看,倒是像第二個左良玉。”
李自成也做出了一個很尖銳的點評。
實際上,在李自成的角度來看,常心和左良玉區別還真不大。
原來是左良玉坐鎮武昌,現在變成了常心坐鎮武昌,目的不都是為了攔住他南下嗎?
誰在武昌,那不都一樣?
但左良玉是朝廷命官,可常心卻把他直接砍了,這一點,讓李自成覺得很驚喜。
這是個人物,絕對不是崇禎小兒可以控制得住的。
“那現在,咱們要不要管管這小子?”
張獻忠心里有點五味雜陳。
左良玉把他打得抱頭鼠竄,常家軍把他打得屁滾尿流,但常心又把左良玉給滅了。
是敵是友呢?
“無需管他,他現在也在積蓄力量呢,朕看他也是個識相的,應該不會來摻和大順和孫傳庭的大戰。”
李自成似乎自信滿滿,覺得常心不會支援孫傳庭。
“等大破潼關,攻破京城后,再來對付他也不遲。”
“到時,說不定他還會主動來投靠朕呢。”
實際上,李自成是非常重視常心的,常心的實力擺在那里,戰績可查,他不能忽視這一股力量。
“要是他真的來支援孫傳庭呢?”
張獻忠還是提出了這樣的設想。
“無妨,我寫封信給他,給他做做心理建設。”
李自成似乎是不太愿意和常心交惡,心有忌憚,起了拉攏之心,覺得多一個敵人不如多一個朋友。
“也好,也好。”
張獻忠雖然對常心很不服氣,但他其實一直都掛牽著李定國呢。
他一開始以為李定國和孫可望一樣,被常心給斬了,卻又聽說李定國已經成了常心麾下的大將。
這讓他心里很不舒服。
李定國可是他的義子,他養了李定國這么大,李定國就這樣背叛他了?
如果有機會的,他還想把李定國重新弄到自己身邊。
當然,他不會去想,當初的平湖門大戰,是他自己選擇的拋棄李定國逃跑。
九江府,時隔半月,常心再度來到了九江。
如今九江的政權漸漸恢復,大明也調用了官員在九江,但是大家都清楚九江真正的主人是誰。
實際上,三營,也就是翁羽鳴那支軍隊,除了那一夜支援武昌,剿滅左夢庚外,一直都留駐在九江府內。
常心也不怕翁羽鳴背叛自己,擁兵自重之類的,他沒那個能力,也沒那個野心。
“羽鳴,九江府內一共有多少商船?”
常心和翁羽鳴約在一個碼頭喝酒吃飯,聊起了九江的造船業。
“目前光是潯陽就有一千二百余艘商船,左家軍殘留下來還有三十多艘戰艦。”
這個數量,完全是夠夠的。
常心要做的生意,和船離不開關系,也和他日后的謀劃息息相關。
“對于九江,你可還有信得過的人來管?”
常心又問了句莫名所以的話。
但翁羽鳴卻聽出了其中意味,少爺又準備讓他去做其他事情了。
“我賬下有位千夫長,叫葉宇,倒是個做事的料,能堪大用,九江內的瑣事也都是他在負責。”
翁羽鳴也算是交了底。
“嗯,行,你信得過就行,我需要你去辦一件事。”
“此事與開海從商有關,應當是你擅長之事。”
九江是一個很好的通商口岸,一路東行,可以直達蘇州,而蘇州,臨近海岸,幾乎是明末最富裕的城市。
同時,在蘇州,也是常心老丈人家所在地,把翁羽鳴調去那邊做事,也是有個擔保在的。
顧家是蘇州本地有名大家族,書香世家,自己這個做女婿的,來蘇州撈點錢,應該是輕輕松松。
而且顧炎武和薄玨不是說了,自己在蘇州名望相當之高,所以蘇州絕對是一個好去處。
“少爺,這好啊,我這人最愛賺錢了。”
翁羽鳴一聽到是讓他去賣東西,瞬間就來了精神。
實際上,翁管家年輕的時候就是一位商人,后來落魄了,才來到常府里做管事,而翁羽鳴從小受他老爹的熏陶,可沒少有做奸商的夢。
“我早就看出你小子不是個當兵的料了,還是這事適合你去干。”
常心笑著搖搖頭。
翁羽鳴膽子很小,不敢上戰場拼殺,也不及龍亁野那樣強壯,完全就是個竹竿子。
讓他練兵,也鎮不住場子,他能帶三千兵就是他能力的極限了。
“到時候你帶領船隊先來一趟武昌,帶點貨物,直接去蘇州賣。”
“且蘇州等地,或許有倭賊潛藏,你要注意自身安全,遇到了務必抓出來。”
雖然倭寇作亂已經是萬歷年間的事情了,但是倭寇賊心不死,在這些沿海地區,未免不能遇到。
“記住了!”
對于常心說的話,翁羽鳴都字字記在心中。
“賣東西得來的錢,直接買入糧草然后運來武昌就行了,這個也不需要你親自帶船隊。”
常心又叮囑了幾句。
“明白明白,我清楚得很!”
翁羽鳴也并不是不知道常心現在的窘境,無非就是太缺錢,不然做生意這事,以前少爺是碰都不碰的。
“那就交給你了,九江的事,且好好和那位葉宇交代一下。”
說完,常心便起身了。
關于要帶去蘇州賣的貨,他也早就在武昌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