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孫傳庭來信!大儒顧炎武!
- 明末:開局百門紅夷炮,梟雄崛起
- 開門問策
- 2222字
- 2024-10-08 23:45:24
“首先是武昌,左良玉擅自殺掉楚王殿下,隱情不報,搶掠百姓錢財、糧食,擁兵九江,整個武昌在犬子抵達之前便已只剩一片廢墟!”
“如此境遇下,犬子面對張獻忠大軍,向左良玉求援,卻只得來一頓辱罵!”
“當時朝廷的奏令發了不下五十封,他卻依舊無動于衷,左賊之心,路人皆知!”
“事后,張獻忠兵敗,那左良玉卻恬不知恥地來城外討要他所說的落在武昌城內的火器!”
“此等卑鄙,怎會是我大明將軍的作態?”
“再說九江,左家軍在城內作惡不斷,如今的九江府潯陽江上都依舊是尸體橫浮,惡臭遍地!”
“這惡人,竟做出擄掠百姓,用作人肉城墻來抵御炮轟,這還是人嗎?”
“陛下!哪怕是闖賊,大西賊所過之處,也未必有此等人間煉獄!”
“左良玉究竟是大明棟梁還是大明蛀蟲,請陛下明辨!”
常延齡說得面色通紅,已然一副死諫模樣。
他的話,振聾發聵,在每位大明臣子的耳中回蕩。
崇禎聽后,表情也微微一變。
“是左……左良玉殺了楚王?”
對于其他的事,崇禎選擇了忽略和漠視。
但是左良玉殺掉了楚王朱華奎這件事,他決不能容忍。
“千真萬確!”
常延齡鏗鏘有力道。
“左良玉已有造反之勢,若非犬子鎮壓,恐怕日后李自成來犯,他不但不會幫忙,還會背后捅上一刀。”
常延齡再添油加醋一番。
“唉——”
崇禎長嘆一聲。
“罷了罷了,死了也好,朕只是害怕常都司也步了左良玉的后塵。”
“就這樣吧……”
“孫尚書也來信了,八月出兵,劍指潼關,屆時,必能擊敗闖賊,還我大明朗朗乾坤。”
“只是,大軍需要糧餉,各位愛卿……”
說著,又談到了孫傳庭身上。
孫傳庭的軍隊,要糧草。
崇禎上朝,最主要的還是為的這件事。
沒糧草,真打不了一點,讓孫傳庭出關,是崇禎的指令,但是打仗的消耗太多,國庫一個子都沒有,只能靠這些大臣捐錢了。
只是大部分做事的臣子口袋里都是干巴巴,而奸佞之臣又把錢藏得太深,不愿意給一點。
朝廷再度回歸了那一副死寂的樣子。
像一部黑白畫面的喜劇。
武昌,常心也終于收到了孫傳庭的信。
這位孫大人,語氣親切,表達了的對常心的贊賞,同時對常心弄死左良玉的做法保持了中立看法,信里更多的是讓常心穩住武昌、九江一帶的局勢。
孫大人太硬氣了,絲毫不提求援之事,但字里行間又都是求援的意思。
不過越是這般,常心就越是能夠感到孫傳庭的無奈。
孫傳庭真的想在這個節點出潼關嗎?
他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至少在這封信里,常心看到的是一個在狂風暴雨里艱難支撐的五十歲老頭。
身材瘦削,在殘風中孤獨堅守著這座破敗的帝國。
他指揮全局,安排各方,只求保下大明江山,守住國祚。
常心默默把信收了起了。
孫傳庭他是一定會去幫的,但絕不是現在。
“夫君,我兄長已經進城了。”
顧琴韻進屋,給常心溫了杯熱茶。
“行,我去親自迎接。”
常心雖然還有許多事要做,但是他從不喜歡怠慢客人。
更何況顧琴韻的哥哥特意從蘇州趕來投靠自己。
武勝門的街道上,雖然已經經歷兩次戰亂洗禮,如今卻也依舊修復如初,百姓來往,熙熙攘攘。
兩位書生青年詫異地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莫名撼動。
“這便是武昌府嗎?”
“兩度遭遇洗劫,百姓慘遭屠戮劫掠,卻依舊如同盛世一般,毫無戰亂痕跡。”
“看來我這妹夫除了打仗厲害之外,治理民生也是一把好手。”
“顧兄,真沒想到當世之英杰常都司竟是你妹夫,我實乃三生有幸才能結交此等人物。”
另一位青年不由慶幸道。
兩位青年跟隨著身邊的將士一直往前走。
“兄舅!有失遠迎,有失遠迎,快這邊請。”
常心很快便看到了自己專門迎接此人的隊伍,便走上前親切地將兩人拉入了酒樓內。
在武昌府,常心是支持商賈來做生意,包括餐飲、娛樂、日用、糧食等。
原來武昌本地就有不少好的地皮、街道,常心都分配了下去給自己人管理。
“實在慚愧,與琴韻成婚一年,還只見過舅兄一面。”
常心有些不好意思道。
“在下顧炎武,見過常都司!”
“這位是我的至交好友歸莊。”
青年一身儒生打扮,談吐有些拘謹,先是介紹了一遍自己,然后介紹了邊上的朋友,很是在意禮數。
很顯然,常心有官職在身,他不敢隨性而來。
等等……
顧炎武?
常心聽到這個名字,瞳孔不由一縮。
這簡直是芝麻掉進針眼里——巧到家了!
眼前這位,便是明末清初最有名的思想巨匠。
常說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觀點便是顧炎武所提出。
他又被稱做“清學開山之祖”,他的學識之淵博,足以支撐整個明末的整個學術界。
真正的大家之才。
不僅是大家之才,顧炎武更是有愛國情懷,曾在清軍攻陷南京之時加入義軍抗清。
并且在大清建立后,多次拒絕清廷用任,一身節氣,令人欽佩。
而在他邊上這位歸莊,也是明末有名的文學大家,頗有才氣。
常心突然覺得,顧炎武來到自己這里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這要是自己建國,這妥妥的國師級別的人物了。
要說顧炎武的上限是什么,常心不知道。
但是在不當官的情況下,他能寫下無數巨著,說明他已經對整個封建王朝,所有儒學經典了然于胸。
此人有些類似于大明中期的王陽明,都是思想大家,并且都帶點別的才能。
常心甚至想抽個機會和顧炎武聊聊哲學,用后世的馬原和毛概來給顧炎武帶來一點小小震撼。
不過如今說這些都太早。
顧炎武現在還處于屢試不第,另尋他路的階段,還沒變成后世那個儒學大家。
“久仰久仰!”
常心這真不是開玩笑的,臉上都很嚴肅。
不過這一下卻弄得顧炎武有些不知所措。
我就一落榜考生,有啥久仰的?
酒菜上齊后,常心和顧炎武相談甚歡,顧炎武很多的理念都和常心達成了一致。
這讓顧炎武覺得自己遇到了知己。
又只能說緣分太妙,卻又相見恨晚。
小飲幾杯后,常心帶著顧炎武和歸莊二人準備去參觀一下武昌城內的軍械廠。
現在的軍械廠是薄玨一人全權負責,關于蒸汽機的研制,也進度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