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蕭圣手酒后吐心事 黑衣人夜半卷金銀
- 曹操穿越西門慶
- 虎嗅海棠
- 2615字
- 2024-10-05 07:15:36
話說西門慶看著胖書生斂財有方,搖搖頭離開了。逛了一會兒文市,買了些酒肉,華燈初上時方才回轉(zhuǎn)小院。
不承想,胖書生又迎面而來。
秦明豹眼一翻,上前一把揪住胖書生領(lǐng)口,喝道:“賊秀才,你從陽谷一路跟隨我家主公至此,有何賊心?”
西門慶并不阻止秦明,他也想看看這胖書生是何方神圣?
秦明兩手宛如鐵鉗一般,胖書生嚇得面如土色,驚道:“朗朗乾坤,府城腳下,你要打劫讀書人不成?”
秦明伸手一晃,胖書生懷中掉落一個布包落地,四五個金錠散落開來。
秦明喝道:“賊秀才,不是賊人何來這許多金子?”
白衣秀雙手連擺,從懷中掏出一張保結(jié)文書,道:“我不是賊人,我是前來應(yīng)試的秀才。”
西門慶接過保結(jié)文書打開,正面寫得分明,此人正是梁山縣一名趕考秀才,名叫蕭讓。
“蕭讓?”這名字似曾耳聞。
西門慶細細一想,腦中突地炸起一聲雷,心道難不成是此神人?
蕭讓是誰?西門慶在江州穆家莊中,曾聽聞晁蓋講,為救宋江曾請圣手書生蕭讓和玉臂匠金大堅偽造蔡京的回文,不料用錯印章被蔡九識破,眾人只得合力劫了江州法場,這才引出宋江上梁山一事。
西門慶當(dāng)下心中明了,此人當(dāng)是書法文筆超群,極擅模仿,當(dāng)時就連蔡九也沒看出他親爹蔡京書信有假,只是用印有誤,才被蔡九識破,這般說來,“圣手書生”的外號果然名副其實。
蕭讓極力解釋,西門慶也不點破,讓秦明撒了手,只說是誤會一場,又以賠罪為由,請蕭讓院中小坐。
蕭讓見西門慶儀表不凡,也是鄉(xiāng)試考生,戒心先去了大半,遂欣然赴約。
一彎新月如鉤,小院石臺前,西門慶自報上姓名。
蕭讓大驚,納頭便拜,口稱:“西門押司贖罪則個?!?
西門慶道:“你有何罪?”
蕭讓道:“‘西門吹血’大名江湖上何人不知,小可都在販賣假書帖,當(dāng)真讓押司看笑話了?!?
西門慶哈哈大笑,為蕭讓斟滿酒,兩人把酒而談。
言談之中,蕭讓每每出口成章,西門慶心下暗贊,此人果然才華橫溢。
蕭讓心下同樣大驚,對坐西門慶看年紀(jì)不過二十來歲,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學(xué)當(dāng)真博古通今。
酒至半酣,西門慶趁著酒興問道:“今日在文市上所賣書帖,何故諷刺曹操?”
蕭讓笑道:“一部三國史,淘盡天下英雄,借蘇軾口罵一罵曹操,假書帖更顯罕見,自能賣出重金嘛!”
西門慶大笑,問道:“你對三國史頗為熟悉?”
蕭讓成竹在胸,道:“一部《三國志》倒背如流。”
西門慶有心相試,問了幾個問題,蕭讓果然精通三國史,就連三國中稗官野史也知之甚廣。
西門慶有心捉弄,問道“我只問三國一樁事,蕭兄可知否?”
蕭讓道:“西門押司只管問?!?
蕭讓笑道:“押司只管問就是?!?
西門慶道:“你可知,周瑜之妻為小喬?”
蕭讓點點頭,卻聽西門慶接著說道:“小喬之姐是大喬,大喬嫁與孫策,孫策之妹是孫尚香,孫尚香乃劉備續(xù)弦,劉備之子是劉禪,劉禪之妻是張皇后,張皇后之母是夏侯娟,夏侯涓之父乃夏侯淵,夏侯淵之兄乃夏侯惇,曹操本姓夏侯,與夏侯淳乃堂兄弟,問曰,周瑜與曹操是何親戚?”
蕭讓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回答,半晌啞然失笑,拱手道:“請押司教我!”
西門慶大笑,道:“按理,曹操可稱周瑜為大侄子!”
蕭讓撫掌笑道:“如此說來,赤壁之戰(zhàn),豈非侄子忤逆不孝?”
兩人相視大笑。
蕭讓肥胖酒量頗大,兩人邊喝邊談,又拿出數(shù)篇文章請西門慶指教,西門慶觀后,只覺得文章果真如酣暢淋漓一針見血,嬉笑怒罵中每每發(fā)人深省,果然如刀槍劍戟一般。
蕭讓又請秦明飲酒,秦明卻滴酒不沾,主公飲酒,他自要保持清醒在旁護衛(wèi)。
看著蕭讓的文章,西門慶腦中就驀地想起當(dāng)年賬帳下一大文士——陳琳。
陳琳何許人也?三國時一桿筆,堪比十萬軍馬。
當(dāng)年袁紹發(fā)起官渡之戰(zhàn),在出戰(zhàn)前主簿陳琳一篇“討曹檄文”,筆如刀、文如箭,罵得曹操狗血淋頭,聲望直落泥土,后來曹操官渡大勝,曹操愛陳琳才華而不咎,署為司空軍師祭酒,此后軍國書檄多為陳琳所作,東征西討之前,陳琳一篇檄文,時常能掀起一陣滔天輿論風(fēng)暴,讓曹操兵馬未動而事半功倍。
陳琳是建安七子之一,眼前的蕭讓與陳琳何其相似,一般文筆如刀,一般書法絕頂。
兩西門慶道:“早成者未必有成,晚達者未必不達,蕭兄大才,文筆如刀如槍,當(dāng)有出頭之日。”不過他心下明鏡一般,蕭讓雖書法絕倫,但文章卻如刀如槍,自有一股銳氣鋒芒,科舉考試講究的是文章花團錦簇、和氣文章,哪個考官愿意選一把刀筆?
至于賣些“名人”書帖嘛,不過為一家老小,也算憑本事吃飯。
這頓酒,直喝到子夜時分方才作罷,蕭讓酩酊大醉,只說回頭要送西門慶一副自己手書的蔡京真跡。
西門慶笑了笑,心道此人有趣,自己手書的還叫蔡京“真跡”?
西門慶讓秦明代為送客,誰知蕭讓就住在西門慶鄰院。兩人放聲大笑,都道實是有緣。
夜色深沉,烏云涌上,一彎新月也漸漸隱于云中。
次日日上三竿,西門慶還未起身,卻被窗外陣陣哭聲吵醒,秦明前去打探,片刻回轉(zhuǎn)稟告道:“主公,昨夜蕭秀才遭賊了!”
西門慶驚道:“遭賊?”
秦明又道:“不止蕭秀才遭賊,連排院子三四個秀才都遭了賊人,丟失金銀無算。”
西門慶聞言翻身而起,打開床頭箱柜,不禁哈哈大笑:“好賊子,一兩銀子也不給我留下。”
再看柜中,書籍紙硯俱在,唯獨包袱皮兒散開,一應(yīng)金銀盤纏無影無蹤,秦明在一旁急得直跺腳,道:“昨夜我起身小解,見一黑衣人自屋脊掠過,我還當(dāng)是江湖朋友過路,哎,哪知卻是偷兒?!?
西門慶笑道:“好手段,無聲無形就將我偷個底兒掉,哈哈!”
驀地,院外一聲慘嚎:“入你娘呀,這……這我可怎么活?”,一陣喧嘩嚎哭聲傳來。
聽聲音,正是蕭讓。
西門慶披衣而起,來到院外,院外早聚起六七個秀才,人人喝罵不止,原來昨夜都遭了偷兒的道。
片刻之間,衙門捕頭到來,現(xiàn)場查勘統(tǒng)計,眾秀才你一言我一語,咒罵者有之,痛心者有之,捶胸頓足者有之,都道東平府若追不回銀兩,就集體罷考,到府衙前靜坐。
府衙捕頭頓感壓力,鄉(xiāng)試在即,秀才失竊集體罷考,這事可就鬧大發(fā)了。
卻見西門慶一拍腦門,大叫一聲:“哎呀,我的‘傳家寶’!”拔腿向小院內(nèi)跑去,眾秀才跟著西門慶進院,西門慶卻“嘭”的一聲關(guān)上房門,任憑誰叫也不開。
盞茶工夫,房門打開,卻見西門慶穿戴整齊。
捕頭追問“傳家寶”是否失竊,西門慶拍拍胸脯,一副驚魂未定的樣子,指著房梁上懸掛的一個白瓷壇道:“此物價值連城,想來房梁過高,昨夜偷兒身手一般,這才幸免失竊。”
府衙捕頭這才松了一口氣,又對秦明喝道:“‘傳家寶’價值萬金,你就在屋門外守著,一只蒼蠅也不許放進去?!?
秦明暴雷似的唱一聲喏,門神似的立于門前。
殊不知,正是這“傳家寶”,卻引出一個江湖神偷兒來。
這正是:
東平府里秀才多,引得偷兒來做客。
房梁高懸傳家寶,曹郎引賊進老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