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給幾位皇子講故事
- 我,大唐異姓王,從揭皇榜開始
- 孟七年
- 4261字
- 2024-10-22 23:52:42
深夜,如墨的天空中掛著一輪皎潔的明月,銀輝灑落在大地,給世間披上了一層靜謐的輕紗。
顏府內,一片寂靜,唯有偶爾傳來的蟲鳴聲。
幾名侍女在庭院里忙忙碌碌。
顏末獨自一人,手里拿著一壺酒,悄然爬上了屋頂。他輕輕地坐下,雙腿隨意地垂在屋檐邊,眼神有些迷離地望著那輪高懸的明月,陷入了沉思。
都說伴君如伴虎,顏末對此深有體會。
李世民讓他當李承乾的老師,這是皇命,他無法反對。
身為顏家人,當以教育天下人為己任,這是顏家老爺子的教誨。
來到大唐,顏末還沒見過顏家老爺子,只是聽過他的傳說,據說天下讀書人,老爺子的輩分很高。
高到很多人都要叫他老祖宗。
這在大唐,好像也屬正常,畢竟儒家思想深入人心,當年老祖宗顏回,可是孔門十哲之一,孔門七十二賢之首,儒家五大圣人之一。
即便過去了那么多年,到了顏孔歸這一代,顏家在讀書人的心中依舊如此重要。
顏末微微仰頭,喝了一口酒,甜甜的味道在口中散開,卻無法驅散他心中的憂愁。
就在這時,一旁響起了熟悉的聲音。
“怎么了,如此憂愁。”
顏末側臉望過去,借著月光,終于看清了來人正是顏子善。
顏末的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他把酒葫蘆扔給顏子善,笑著說道:“你怎么來了,你不應該在老爺子那嗎?”
顏子善接過酒葫蘆,打開喝了一口,才說道:“老爺子看我在家待不住,就讓我來尋你。老爺子還說你有出息,未來顏家家主之位當是你的。”
他又把酒葫蘆扔給顏末,說道:“你這酒不夠辣,還是在東突厥境內,喝的那個酒讓人舒服。”
在東突厥時,顏末提純了一些北恒酒,度數沒那么高,但不多,卻深受大家伙喜愛。
當時什缽苾更是揚言,那就是天底下最好喝的酒。
顏末說道:“等過段時間,我在釀造一些,到時候分你一些就是了。”
顏末知道顏子善嘴饞。
顏子善坐在顏末身旁,看著顏末手中的酒葫蘆,舔了舔唇角。
顏末問道:“老爺子怎么突然要把下任家主之位給我?”
按理來說,下任顏家家主應該是顏師古,畢竟在顏家,他是長子,同時也是一位大儒。
顏子善搖了搖頭,說:“不知道。反正老爺子那么說,父親也沒反對,反而很高興,說顏家在你的手中肯定能發揚光大。”
顏末長嘆一口氣,身上又多了一個擔子,好在兩個擔子持平,不然一頭重,一頭輕,很容易壓彎了腰。
“聽說陛下讓你做幾個皇子的侍讀?”顏子善突然問道。
顏末點點頭,說道:“沒錯,我不想做侍讀,奈何陛下給我下套。”
一想到李世民給他下套,顏末就氣不打一處來。
顏子善大笑道:“哈哈,也就你敢那么說陛下。”
顏末斜視他一眼,說道:“聽進你耳,你不說,別人又不知道。”
顏子善突然面色凝重,說道:“做了侍讀,多小心一些。外面那群達官貴族可不是善茬,喝人血,吃人肉,往往最可怕的就是他們。”
顏末又喝了一口酒,說道:“我又何曾不知。你放心,該怎么做,我心里清楚,實在不行就摸魚。”
顏子善有點懵,這又是一個新詞。
自從去了東突厥,顏子善已經跟顏末學了不少新詞。
噢耶、酷斃了、爽死了……
“摸魚是什么意思?”顏子善好奇地問道。
顏末解釋道:“就是偷懶。”
顏子善聽了,瞪大了眼睛,說道:“你可別亂來,這可是教導皇子,要是出了差錯,那可不得了。”
顏末微微嘆了口氣,說道:“我知道,但我實在是不想卷入這宮廷爭斗之中。現在看來沒什么,那是皇子都還小,等他們在一些,就知道那個位子有多誘人。你覺得到時候,他們還能聽我的嗎?”
“不能。”顏子善拍了拍顏末的肩膀,說道:“既來之,則安之。你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顏末沉默了片刻,然后說道:“你說得對,現在也只能這樣了。不過,我還是要想辦法盡量避免麻煩。能躲就躲,實在不行就給他們講故事,教他們算數。”
顏子善點點頭,說道:“你要小心那些達官貴族,他們肯定會盯著你。要是你有什么差錯,他們肯定會趁機落井下石。”
顏末說道:“我會小心的。不過,我也不會怕他們。要是他們敢惹我,我也不會客氣。”
有仇不報非君子,顏末可不會給他們機會。
兩人沉默了一會兒,靜靜地看著月亮。
“你打算怎么教導皇子們呢?”顏子善打破了沉默,問道。
顏末微微皺了皺眉頭,說道:“我還沒有想好。還是剛才那句話,實在不行就講故事。”
顏子善說道:“這是個好辦法。不對,我咋不知道你會講故事?說來我聽聽。”
顏末皺著眉頭,現在講故事?
他在腦海里快速搜索,最后鎖定在《水滸傳》,顏末選了一章。
顏末說道:“那我給你講一個武松打大蟲的故事。”
“打大蟲?他能打的過嗎?”
“你聽不聽?”
“聽,怎么不聽。”
顏末清了清嗓子,開始娓娓道來:“話說在一個叫景陽岡的地方,那里山林茂密,常有猛獸出沒。有一位好漢,名叫武松。他身材魁梧,力大無窮,且生性勇敢無畏。武松一日路過景陽岡,在岡下的酒家喝了許多酒。”
“酒家見他要過岡,便好心提醒他,這景陽岡上近日有一只兇猛的大蟲,已經傷了許多人性命,勸他等明日與其他人結伴而行。然而,武松仗著自己酒量過人,又有一身好武藝,根本不把酒家的話放在心上,執意要過岡。”
顏子善見顏末停下來,急切地詢問,“后來呢?”
顏末白了他一眼,繼續說道:“武松走上景陽岡,此時太陽漸漸西斜,岡上寂靜無聲,只有風吹樹葉的沙沙聲。走著走著,武松酒意上涌,便找了一塊大石頭,躺下來準備休息一會兒。就在這時,突然一陣狂風刮過,伴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大蟲嘯。武松瞬間驚醒,只見一只巨大的大蟲從樹林中竄出,張著血盆大口,向他撲來。那大蟲身形龐大,威風凜凜,一雙眼睛散發著兇狠的光芒。”
顏子善皺著眉頭打斷了顏末,“你確定那是成年大蟲,不是幼年大蟲?”
“確定。”
“不可能,那武松再厲害,也不可能打的過大蟲。”
顏末喝了一口酒,大吼道:“我說能打過,他就能打過。還有,你聽不聽,不聽我回去睡覺了。”
“聽。”
“你聽個屁。”顏末起身,從梯子上爬了下去,又抬頭看了一眼顏子善,“滾到你屋子睡覺,等我心情好了,再講給你聽。”
顏子善應了一聲,直接從屋頂跳了下來。
翌日清晨,陽光透過薄霧灑在大地上,喚醒了沉睡中的長安城。
顏末早早地便起床了,他身著莊重的朝服,神色略顯凝重。
坐上前往皇宮的馬車,車輪滾滾,發出輕微的聲響。
馬車在皇宮門口停下,早有太監在此等候多時。
太監見到顏末,連忙上前,恭敬地行禮道:“顏大人,陛下命奴才在此等候多時了。請隨奴才來。”
顏末微微點頭,跟著太監向皇宮內走去。
他們穿過一道道宮門,走過長長的回廊,最終來到了東宮。
一路上,顏末的回想起昨夜講的故事,他便打算今日也給那些皇子講故事。
來到東宮,顏末并沒有先去見李世民,而是直接被太監領到了一個偏殿。
當他走進偏殿時,只見李承乾、李泰、李恪幾位皇子已經等候多時。
幾位皇子身著華麗的服飾,面容稚嫩卻又帶著一絲好奇。
李承乾作為太子,坐在最中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沉穩和自信。
李泰則顯得有些活潑,眼神中閃爍著靈動的光芒。
李恪站在一旁,神色冷峻,給人一種堅毅的感覺。
顏末走進偏殿,恭敬地向幾位皇子行禮道:“臣顏末,見過各位皇子。”
幾位皇子也紛紛起身回禮。
李承乾微笑著說道:“顏大人不必多禮。父皇命你來教導我們,以后還請顏大人多多費心。”
這個時候的李承乾還是懂事的,顏末倒也沒什么心理負擔,畢竟都是一群小孩子。
而且顏末非常喜歡小孩,不過是小女孩。
顏末連忙說道:“殿下言重了。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的重托。”
李泰好奇地看著顏末,問道:“顏大人,聽聞你才華出眾,不知你都擅長哪些方面呢?”
顏末微微一笑,說道:“二皇子過獎了。臣略通詩書、歷史、九章算數等方面。以后會與各位皇子共同探討學習。還有,臣也會講一些故事,若是幾位皇子想聽,臣也可以給你們講故事聽。”
李恪則一直沉默不語,只是靜靜地看著顏末。
顏末看著幾位皇子,這一群小屁孩,隨便拿出一些現代的東西,就能把你們治的服服帖帖。
不過,顏末還是覺得應該先把李世民那一關應付了,不然怪罪下來,他可吃不消。
顏末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然后說道:“各位皇子,陛下命我來教導你們,是對你們寄予了厚望。希望你們能夠勤奮學習,修身養性,為將來治理國家做好準備。”
李承乾點點頭,說道:“顏大人所言極是。我們定會努力學習,不辜負父皇的期望。”
李泰也說道:“沒錯,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的。”
李恪雖然沒有說話,但眼神中也透露出他這個年紀不該有的堅定。
不是嫡出的皇子,永遠和那個位子無緣,顏末倒是挺同情李恪。
顏末繼續說道:“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思考和判斷。在學習的過程中,你們要敢于提出問題,勇于探索真理。”
幾位皇子認真地聽著,不時地點點頭。
接著,顏末開始詢問幾位皇子的學習情況和興趣愛好。
李承乾正準備回答顏末的問題,李泰卻搶先一步,急切地問道:“顏大人,你說你會講故事,不知道都是些什么故事呢?”
李承乾身為皇長子,眉頭微微一皺,立馬站出來指責道:“青雀,顏大人是父皇請來為我們講課,不是講故事的。”
李泰聽了,臉上露出不服氣的神情,正欲反駁。
顏末見狀,微微抬手制止了他們,語重心長地說道:“兩位皇子莫要爭執。你們是兄弟,當兄長的理應讓一點弟弟,當弟弟的也應多尊敬一些兄長。”
說罷,顏末看向李泰,李泰此時滿臉期待地看著顏末。
顏末微微一笑,說道:“既然你想聽故事,那我就給你們講故事,不過有一個條件。”
李泰一聽顏末要講故事,激動地說:“顏師盡管說。”
顏末鄭重地說道:“等我講完,你們要寫一份聽后感,所謂聽后感,就是你們聽完我講的故事后,所受到的啟發。”
李泰毫不猶豫地點頭,說道:“沒問題。”
李承乾也同樣點頭表示同意。
李恪依舊如此。
顏末清了清嗓子,開始講述起來:“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美麗的國度。這個國度里有兩位王子,他們年齡相差不大,自小一起長大。哥哥勇敢善良,弟弟聰慧活潑。他們在王宮里一同學習騎射、詩書,一起在花園中嬉戲玩耍。無論是遇到困難還是挑戰,他們總是相互扶持,攜手共進。”
幾位皇子聽得聚精會神,仿佛被帶入了那個遙遠的國度。
顏末繼續說道:“有一年,這個國度遭遇了一場嚴重的旱災,百姓們生活困苦。哥哥看到百姓們的疾苦,心中十分不忍,他決定帶領士兵們去尋找水源。弟弟雖然心中擔憂哥哥的安危,但也明白哥哥的決心,于是默默地為哥哥準備行囊,為他祈禱。哥哥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一處水源。他帶著士兵們努力開鑿,終于讓清澈的泉水流淌進了干涸的土地。百姓們歡呼雀躍,對哥哥充滿了感激。”
“當哥哥帶著勝利的喜悅歸來時,弟弟早早地在城門口等候。他們緊緊相擁,眼中滿是喜悅的淚水。從那以后,他們更加珍惜彼此,一起為了國家的繁榮和百姓的幸福而努力。”
顏末講完故事,靜靜地看著幾位皇子。
過了一會兒,李泰欲要回答,卻被顏末抬手阻止。顏末笑著說道:“回去之后,把聽后感寫下來,等我下次來交給我即可。”
幾位皇子齊聲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