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顏家主母
- 我,大唐異姓王,從揭皇榜開始
- 孟七年
- 3214字
- 2024-09-23 00:13:38
二人相談甚歡,不知不覺間,日已高懸當空。
李靖本欲留顏末共進午膳,奈何李世民緊急召見,只得匆匆離去。
臨別之際,顏末自懷中取出精心準備的信箋,恭敬呈予李靖,道:“伯父,此中尚有未盡之言,乃晚輩淺薄之見,望將軍閑暇之時,不吝賜教。”
李靖略感意外,接過信箋,笑中帶慈,輕拍顏末肩頭:“你這孩子,當真細心周到。我定于途中細細品讀。”
言罷,他大步流星步入中堂之外。
顏末望著李靖離去的背影,嘴角揚起一抹自信微笑,既然李靖都那么說了,那自然會做到,而他所要做的,無非就是等。
既然來到大唐,總要做點什么,留下點什么。
與此同時,顏府之內,顏相時正焦急期盼著顏末歸來,畢竟顏末還是第一次去拜訪李靖,去拜訪其他人,顏相時還沒那么擔心。
當顏末面帶喜色踏入家門,顏相時心中憂慮瞬間消散。
“末兒,此行如何?”他急切詢問。
顏末遂將與李靖會面之事娓娓道來,顏相時聽后,臉上洋溢著欣慰與驕傲。
曾幾何時,他一心想讓顏末拜李靖為師,奈何顏末無心仕途,更無意軍旅。
于是,此事只好作罷。
未曾想,這件事在顏末落水之后,又要被提上日程。
“末兒,你果然成長了。”顏相時拍了拍顏末肩膀說道。
顏末望著父親,堅定道:“父親,孩兒不是小孩子,時候到了,自然知道該做什么。”
陽光穿透雕飾繁復的窗欞,灑落在顏府庭院之中,斑駁陸離。
微風輕拂,樹葉沙沙作響,間或夾雜著鳥兒歡快的嘰喳聲。
顏末端坐于庭院,沐浴著和煦陽光,目光悠然,追隨著忙碌于庭院整理的丫鬟。
幾乎每一個丫鬟臉上洋溢著歡愉笑容,彼此談笑風生,一派和諧景象。
在顏府巍峨的大門處,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緩緩停下。
管家早已恭候多時,他迅速上前,將精心準備的車凳穩妥置于地面,隨后退至一旁,靜待主母。
隨著車簾輕輕掀開,一名身著丫鬟服飾的女子率先步出。
她微笑著向管家致意,并細心地維持著車簾的開啟狀態,直至一位氣質雍容、儀態萬方的女子緩緩走出。
此人正是顏府的當家主母——王沁,亦是顏末的母親。
王沁出身名門望族,自幼接受正統教育,其言行舉止無不透露出深厚的教養與高貴的氣質。
歲月似乎對她格外寬容,未能在其容顏上留下過多痕跡,唯有那微蹙的眉宇間流露出的憂慮與眼中的深切關懷,彰顯了她對顏家的思念。
王沁看著管家問道:“我回家省親這段時日,家中如何?”
管家心中暗自斟酌,猶豫是否應提及顏末落水之事,然面對王沁那洞察一切的眼神,他深知此事已無法隱瞞。
“夫人,”管家上前一步,語氣中帶著幾分沉重與自責,“公子他,前幾日不慎落水了。”
言畢,他竟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聲音哽咽,滿是痛心。
聞聽此言,王沁臉色瞬間失去血色,身體微微顫抖,仿佛遭受了晴天霹靂般的打擊。
她未曾料到,自己歸家之初,便遭遇了如此令人心悸的消息。
心中涌動的恐懼與不安如同潮水般將她淹沒,她難以置信,自己最為珍視的孩子竟會遭遇如此不幸。
“快,速帶我去見少爺!”王沁的聲音急切而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她的步伐也隨之加快,滿心只想著盡快見到顏末,確認他的安危。
與此同時,顏末已回到房中,安然坐于椅上,思緒卻飄向了落水之后那段如夢似幻的經歷。
大唐的盛世景象歷歷在目,曾經只能于夢中勾勒的繁華,如今卻真實展現在他的眼前。
然而,對于歸途的念想卻漸漸淡去。
或許已無法再回到那個世界。
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漣漪,不知那邊的朋友們如今可好?
在那個世界,他雖為孤兒,卻擁有一群真摯的朋友,那是他寶貴的財富與回憶。
門外驟然響起一連串急促而有力的腳步聲,顏末不由自主地微微一怔,心中莫名地泛起一陣緊張之感。
他雖不明就里,卻只能保持靜默,靜待事態發展。
緊接著,房門被猛然間推開,王沁一臉焦急與關切地出現在門檻之外。
她的目光中滿溢著憂慮,剛一見到顏末,淚水便不由自主地滑落臉頰。
“末兒,你感覺如何?可有哪里不適?”她疾步上前,緊緊握住顏末的手,聲音中夾雜著難以抑制的哽咽。
顏末通過原主的記憶迅速辨認出,這位溫婉的女子正是自己的母親。
望著王沁,顏末一時不知該如何對待,但他能深切地感受到了那份源自母愛的擔憂與呵護。
這份情感給予了他前所未有的安心。
“母親,我并無大礙,請您放心。”顏末輕聲細語,試圖以此安撫母親的情緒。
這是在他懂事之前從未做過的事情。
也不知道這樣安撫有沒有效果。
顯然,王沁的憂慮并未因此消散,她仔細審視著顏末,生怕遺漏任何細微的異常。
“你怎可如此不慎?落水之事非同小可,若有個閃失,你讓為娘如何是好?”她的語氣中既有責備之意,又蘊含著深深的疼惜。
顏末聞言,微微低下頭,愧疚萬分。
都說有媽的孩子是塊寶,顏末現在終于體會到了。
“母親,是孩兒疏忽了,讓您擔憂了。往后我定會更加小心謹慎。”顏末誠懇地表達了自己的歉意與決心。
王沁輕嘆一聲,溫柔地撫摸著顏末的發絲,眼中滿是慈愛與疼惜。
“末兒,你是娘的心頭寶,娘只盼你能平平安安。得知你落水的那一刻,娘的心都碎了。”她的聲音柔和而深情,字里行間透露出對顏末無盡的關愛。
顏末抬頭望向母親,心中涌動著難以言喻的感動。
長久以來,他似乎已淡忘了母愛的滋味,此刻卻在這份溫暖中找到了久違的歸屬感。
“母親,請您放心,我會好好照顧自己,不讓您再為我操心。”顏末說道。
母子倆相對而坐,彼此間流淌著無言的溫情。
隨后,王沁關切地詢問起顏末落水的經過,顏末則一五一十地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知了母親。
在講述的過程中,顏末心中暗自思量,這次意外讓他深刻反思了許多,也更加珍惜眼前這份來之不易的親情。
顏末神色凝重,轉而展露笑顏,言道:“我深感自己不應再虛度光陰,需有所作為。”
王沁凝視其子,心中滿溢欣慰之情,其子已成長,心懷壯志與理想。
“末兒,你有此等覺悟,為娘甚感欣慰。然切記,行事需謹慎,勿輕易涉險。”她叮囑道。
顏末頷首以示理解,母親雖心存憂慮,卻亦會全力支持他的決定。
此刻,他自王沁的眼神中,僅捕捉到深深的憂慮之情。
為緩解氣氛,顏末轉而詢問:“母親,此番省親之旅,一切是否順遂?”
王沁溫婉一笑,答道:“一切安好,唯念你父子二人甚切。”
她輕招手,四名侍女魚貫而入,各執食盒一列排開。
“此乃娘親故里所制糕點,由你舅舅特選,欲讓你品嘗一番。”王沁取出一盒糕點,輕啟盒蓋,露出內里精巧細致之糕點,“這些皆是你兒時所愛,因歸鄉漸少,或許你已淡忘其味。”
顏末感激接過,輕嘗一口,頓覺滋味非凡,不禁贊嘆:“果真好吃!”
王沁含笑靜觀顏末享用完畢,隨后關切詢問:“是否欲再嘗一塊?”
顏末毫不猶豫地應允,邊吃邊笑道:“母親,待孩兒日后定當盡心侍奉您。”
王沁聞言,搖頭輕笑:“傻孩子,你無需為娘操心。只要你平安順遂,娘便心滿意足。”
……
金碧輝煌的大殿之上,氣氛凝重而肅穆。
李世民高坐龍椅,神色凝重地看著殿下站立的諸位重臣。
李靖、尉遲恭、程咬金、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等人皆面色嚴峻。
東突厥寇邊之事非同小可,關乎著大唐的安危與社稷的穩定。
陽光透過大殿的雕花窗戶灑進來,卻無法驅散這壓抑的氛圍。
眾人沉默不語,仿佛空氣都凝固了一般。
李靖微微皺著眉頭,他看了一眼眾人,率先打破了沉默,聲音沉穩而有力:“陛下,東突厥此次寇邊,來勢洶洶,不可不防。臣近日偶得一本手札,或許對破解此次危機有所幫助。”
此言一出,眾人的目光紛紛聚焦在李靖身上。
李世民微微頷首,示意李靖繼續說下去。
李靖接著說道:“這本手札乃是顏相時之子顏末所作。臣觀其內容,上面寫著關于破解東突厥入侵的策略,臣以為值得一試。”
李世民神色一動,立刻吩咐太監將手札呈上來。
太監恭敬地從李靖手中接過手札,快步走到李世民面前,雙手呈上。
李世民接過手札,仔細地翻閱起來。
他的眼神專注而認真,時而微微點頭,時而陷入沉思。
時間仿佛在這一刻靜止了,大殿上只有李世民翻閱手札的輕微聲響。
許久之后,李世民的臉上露出了興奮的笑容。
他抬起頭,目光掃視著殿下的眾人,說道:“此手札所言甚妙!若能依此而行,定能破解東突厥之危。”
李世民立馬吩咐一旁的太監,“速去顏府,將顏末請來。”
眾人聽到李世民說了一個“請”字,都十分震驚。
可見手札上的內容,該有多么驚世駭俗。
“遵命。”太監應了一聲,急匆匆快步走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