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覽萬世百家之喜悲
- 歷史長河:從問道伏羲開始
- 風天玄
- 2065字
- 2024-10-03 07:25:45
最后,導游姑娘指向一位小姑娘:“就由你來介紹吧!”
小姑娘的笑臉紅撲撲的,滿是興奮。
她用青澀甜美的聲音回答道:“伏羲老爺爺制定了嫁娶禮儀,發明了漁網、古琴。還有畜牧業,發現了我們這個星球的運行規律,分陰陽,定四時,更重要的是發明了陰陽八卦思想。這些都是我媽媽告訴我的!并且告訴我我們永遠不要忘記自己是華夏人!”
“好!好!后生可畏!”
伏羲與姜旭站在旁邊,不禁相視而笑。
此時,無論是旁邊的游客,還是屏幕前的眾多觀眾,聽到小姑娘最后一句話,都不禁大聲拍手叫好!
“這就是我民族不息之動力啊!子子孫孫,生生不息!”
“萬物生生不息!人亦生生不息!”
“此世誠如百年前梁公所言!奇花初胎,矞矞皇皇!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諸位先輩!你們可以瞑目了!我們....不再被外族欺負了!”
虎鯊辦公室里,王總監激動不已,“嗷嗷”叫著打了一套自創拳法,才抒泄完心中那股熱血。
他氣息粗重,兩眼通紅地打電話給同樣在辦公室打了一套家傳拳法的劉經理。
“節目結束以后,你馬上聯系姜旭!告訴他!下期節目,需要什么支持!我們全部滿足!”
“不為別的,就為兩個字!華夏!”
劉經理沒有絲毫猶豫就應下,并感嘆道:“此等人杰!經緯古今!果然是為中華文明正本清源!其行可敬!其心可開扉于千萬人!”
隨后,姜旭又利用系統,帶著伏羲在現世快速穿行,觀世間百態。
伏羲看到了夕陽下的漁舟唱晚,那畫面美輪美奐,金色的陽光灑在湖面上,漁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緩緩搖曳,仿佛一幅美麗的畫卷。
他還見到了草原上的風吹草低見牛羊,那廣闊的草原,綠色的草地如同大地的毛毯,牛羊在其中悠然自得地吃草,微風拂過,草浪起伏,美不勝收。
接著,姜旭又帶著他在街頭巷尾閑逛。
他們來到一處酒店,此時酒店正在舉辦中式婚禮。
新娘鳳冠霞帔,美麗動人,新郎英俊瀟灑。
他們又來到一處鄉村,此處宗祠正在舉行一場葬禮。
眾人披麻戴孝,表情肅穆,有人胸戴菊花,靜靜地站立著。
伏羲與姜旭皆無悲無喜,就這樣靜靜地觀察著,感受著這個時代的悲歡離合。
【他們在干嘛?怎么突然不說話了?不過緩緩也好,剛才太激動,我家狗被我騎的要離家出走了。】
【我覺得這個鏡頭更有深意。剛才是姜旭問道伏羲,現在是伏羲觀道我們現在的生活,挺有意思的。無論我們生活中科學技術怎么先進,其實本質都是與人的互動,每個人如何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打交道,也許就是伏羲現在觀察的地方吧。】
兩人默默站在角落里,仿佛只是兩名匆匆而過的過客。
他們去了很多喜宴,又去了很多葬禮。
而很多喜宴的家庭后來辦了葬禮,而很多葬禮的家庭后來又辦了喜宴。
他們還去了殯儀館,那里彌漫著悲傷的氣息;又去了婦產科,那里充滿了新生命的希望。
觀眾們從最開始的情緒感染喜與悲到后面漸漸沉默了。
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好像感受到了一些說不出來的感悟。
“原來你們這個時代,一樣幾家歡喜幾家愁啊。”
“無論哪個時代,天氣都會有陰晴圓缺。”
伏羲點點頭:“不錯,天道與人道,到底走哪條路,就是你們后輩自己的選擇了。”
一個時辰的直播時長馬上就要到了。
伏羲走出葬禮,沐浴在八千年后的陽光下。
那陽光溫暖而明亮,似乎和八千年前沒什么不同。
他抬起頭,看了看天,然后望向姜旭:“姜旭,謝謝你帶我觀道八千年后的世間,現在我要回家了,族民還等著我呢。”
姜旭再次向伏羲鞠躬做揖,動作莊重而虔誠:“今日問道風先生,受益良多。先生所傳中華絕學,姜旭必與后輩同志繼承發揚,為后代萬世傳火!”
此時,那條神秘的道路再次出現,遠方可見八千年前那個山洞前的村落,此刻已在第一縷朝陽的照射下,開始了新一天的與天爭命!
“風先生,保重!”
屏幕前的眾人也神情肅穆,情不自禁地站起身來向屏幕行禮!彈幕絡繹不絕,萬語千言終成一句。
【風先生,保重!】
伏羲淡然點點頭,最后望了一眼姜旭:“我們都只是盡責任。”
隨著他踏上道路,在漆黑如墨的背景中,這個背影回到了他的那個時代,繼續著未來的過去。譜寫著過去的未來。
【我有個問題啊,為什么老祖宗留在這個時代?明明現在生活這么便利,不是比以前條件好太多了?】
當姚老頭看到這個評論時,他終于第一次正兒八經地搶到了回答的機會。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有的先賢使命是開創,有的先賢使命是守護,而伏羲作為我華夏文明之開創者,他的心中古今中外一覽可見,又怎會執著于個人?這也是圣賢與英雄的區別。英雄征服世界卻征服不了自己的欲望,圣賢不征服世界卻征服了自己的欲望。】
隨著畫面一暗一明,姜旭穿著淡青色唐裝的身影重新出現在了書架旁邊。
仿佛經歷了一次穿越八千年的時間長征,各位觀眾都有著恍如隔世的感覺。
明明只有兩個小時,怎么感覺經歷好多年?
“遂古之初,何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每一位先賢的思想,都是他們對于人生的感悟和對大道的感悟。”
“經緯古今,問道先賢。”
隨著姜旭厚重而充滿人文氣息的聲音落幕,鏡頭從書架慢慢后退。
空曠陰暗的講堂、朱色褪盡的楹聯、灰塵蒙落的書院匾額和六角琉璃宮燈。
不僅如此,除了破敗的藏書樓。
隨著鏡頭推遠,蒙灰的祭祀堂、荒廢的射圃、陽光透過破碎磚瓦照在臺前的書齋......書院的細節此時一一顯露于直播間的觀眾眼中。
就像一院即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