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動物不會刷牙,為什么很少出現牙病呢?
牙齒上的釉質是我們身體上最堅硬的物質,但堅硬的牙齒也時常變成軟肋。哪怕我們每天都精心刷牙,牙病依舊可能會不期而至:齲齒(蛀牙)會導致牙齒破損,鈣化的牙菌斑會形成牙結石,一些中年人的牙齒會在吃硬質食物時崩壞,老人則會因為牙齒脫落而無法順利進食。
人類的牙病如此普遍,野生動物的“牙口”卻似乎要好得多,不管是食草的牛、羊,還是吃肉的猛獸,它們的牙齒都很難見到明顯的病害。難道動物們對牙齒的呵護比每天刷牙的人類還要周到?
野生動物的確有自己獨到的牙齒保健方法。譬如,喜歡用堅硬門齒啃斷樹木來構筑堤壩的河貍,它們的牙齒磨損程度遠比人類嚴重,但與此同時,它們的牙齒終生都會不斷生長,當然也就不用擔心牙病了。鯊魚的牙齒很容易在撕咬食物時掉落,但它們能長出新的牙齒替代,也就不會計較一兩顆牙齒的得失了。
牛、羊這樣的食草動物雖然以咀嚼費力的植物為食,但它們會先用胃液將植物消化一番再反芻到口腔里咀嚼,對牙齒的磨損自然就小了很多;獅子、老虎這樣的食肉猛獸長著細長的尖牙,牙齒之間的縫隙比人類的大得多,食物殘渣很難殘留在牙齒上,牙菌斑也就沒有太多生長的機會了。
反觀人類的牙病隱患,其實和我們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我們食用熟的食物較多,其中的蛋白質容易沾在牙齒上;我們吃的食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糖分,這是牙菌斑最喜愛的生長環境;人類壽命屢創新高,牙齒的磨損程度也會隨著年齡不斷積累。從這個角度看,為了避免牙病頻發,我們要更加愛護牙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喜歡用堅硬門齒啃斷樹木的河貍,牙齒會終生不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