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孩子的全科啟蒙路線圖
- 翊薇
- 1160字
- 2024-10-08 17:53:21
第2章 深度挖掘和利用繪本信息,培養綜合思維
學會分析復雜信息,才能擁有洞察力
一次只選一條信息鏈
4歲以后,隨著孩子大腦的發育,他們開始過渡到閱讀信息量更大的繪本。繪本會在場景變化及描寫人物時隱藏線索,閱讀這類繪本可以訓練大腦處理復雜信息并進行分析的能力。比如,經典的《再過10分鐘就睡覺》是一本無字書(圖29),它所有的閱讀樂趣都在圖里。讓它成為經典的,不僅是圖畫的信息量大,內容中也有大量隱藏的信息。

圖29
我帶芊閱讀這樣的繪本時,通常第一遍就是隨意看,讓芊選擇自己喜歡看的內容,做些看圖說話的游戲。
等下次再看的時候,我就會讓芊盯住某一個人看,她會先選擇盯著1號小老鼠看,結果發現1號小老鼠不管在每頁中的什么位置,都是在踢足球(如圖30)。

圖30
等她再看其他角色時,發現每個角色都有獨特的設定。比如,8號小老鼠每頁都要鉆到某個東西里,從來看不見腦袋;2號小老鼠每頁都在模仿小主人(圖31);4號小老鼠每頁都在跟雨傘較勁兒……

圖31
在信息龐大而復雜的繪本中,孩子一下子看到所有內容,會造成信息過載,大腦運轉超負荷。這時,可以引導孩子逐條處理,比如這次觀察1號小老鼠,下次再觀察2號小老鼠,或只觀察小主人和小老鼠的互動,等等。每次只觀察一個點,可以大大加快大腦對信息吸收和處理的速度。
經常訓練,增加視覺廣度
這個方法在我同事家孩子身上也得到了印證。有一次,她帶孩子做德國《邏輯狗》的練習冊,這套練習冊是特別好的思維訓練書之一,在第5階的練習冊中有這樣一個題目:請你仔細觀察下面圖中的蘋果和毛毛蟲,并從答案欄中找出一樣的圖片(如圖32)。

圖32
這道題主要考查的是孩子對錯綜復雜信息的處理能力,雖然看上去圖中右側的十張圖片沒什么區別,大致信息就是一個蘋果和一條鉆出來的毛毛蟲。但這道題我同事家5歲的孩子花了好長時間都沒有做出來,剛開始她發現毛毛蟲都一樣,蘋果葉子不一樣,等蘋果葉子終于一樣了,又發現蘋果的梗兒長得不一樣……
這道題表面看似一樣,其實細節處有著細小的差別,這造成了大腦輸入信息的復雜性。后來同事用了我上面說的方法,先從題目里找不同,即用排除法來做,先選一個細節——毛毛蟲,仔細看就可以發現,在10條毛毛蟲里,第1條的觸角分開的角度最大,第3條的頭是沖著左邊的,第10條的表情是難過,其余的都一樣,這三個答案一下子就出來了(如圖33)。

圖33
再選第二個細節——蘋果葉子,會發現第4張圖是個“胖樹葉”,其余樹葉都一樣,那么第4張圖的答案也出來了(如圖34)。

圖34
第三個細節——蘋果的梗兒,第三排中間那個蘋果的梗兒特別短,其余的都是長的,在答案欄里也很快就找到了這張圖片(圖35)。

圖35
用這種方法很快就找出了5個答案,孩子信心大增,接下來的幾個答案也很快都找到了。
經常通過繪本訓練這些能力,能增加視覺的廣度,從而更有效地訓練大腦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速度,最終提高孩子的整體洞察力,更好地進行深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