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我瑯琊王氏先祖文獻公,輔佐晉室中興,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一句,我瑯琊王氏當之無愧,諸位高抬貴手如何?”
“放屁!你家那先祖也配這八個字?若是瑯琊諸葛氏來,我們還能考慮一下!”
“呵呵,有人還當這是在那茍安的晉室,偏安的建康呢?”
“陛下都發話了,價高者得,你那冢中枯骨,比得上陛下金口玉言嗎?”
聽著下方的吵鬧,看著因為不自量力而被臊得臉紅的瑯琊王氏家主,商慎一陣無語,你們特么別光顧著吵架,出價啊!
他忍不住敲了敲木槌,“諸位,咱們價上見真章吧。”
“兩百兩!”
有著先前的打底,這一次,沒有人會抱有僥幸之心,一開口便定下了調子。
而緊跟著,便立刻有旁人跟上。
“二百二十兩!”
“二百五十兩!”
“三百兩!”
......
站在遠處旁觀的傅崇吞了口口水,扭頭看著身旁的薛道玄,十分認真地道:“我現在懂你的感覺了。”
薛道玄也抽著嘴角,我他娘的現在自己都不懂了!
即使他已經將商慎一再高看,但他也真的沒想到商慎能把這個局面辦成這樣。
一句五百金,一共九句,囫圇一算,那就有四千五百金。
合約四萬五千貫。
這他娘的,能干多少事了!
若是旁人告訴他商慎可以這么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地輕松聚攏這個數目的金錢,他可能覺得對方是想錢想瘋了。
但當這一切,就這么脆生生地發生在他的眼前,讓他不得不信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和眼前這個看似能一眼看穿的純凈少年之間,或許差著十萬八千個心眼子。
想到這兒,薛道玄就更是惱恨自己當初一時失了智,居然為了那一點點蠅頭小利去做那卸磨殺驢的事情平白折損了情分。
人生在世,真是一步都不能踏錯啊!
他扭頭看著傅崇,“傅兄,今后......”
“你不必多言,他若有所需,你的玄真觀我不管,我的玄都觀一定竭盡全力。”
“我們還當跟門中柱石們多多言說,道門當共助之!”
“善!”
......
看著一句句詩在激烈的爭奪之后,落入各家的懷抱,李二嘴角的笑意始終似有似無地蕩漾著。
在渭水之盟的恥辱過后,大唐的國庫空虛到了何種程度,他是深有體會的。
但他李世民,不是那種心胸狹隘的人。
不會因為自己當前的困窘就去嫉妒別人的充盈。
這些世家也是大唐的合法子民,他不會因為嫉妒他們有錢就去盤剝甚至抄沒。
他只會努力讓自己變得比他們更好。
但商慎能夠通過這樣的方法,將他們的錢掏出來用于國事,他是絕對樂見其成的。
他大度,但不等于迂腐。
與此同時,他對商慎這小子也更多了幾分感慨。
在最初聽到這個計劃的時候,他覺得商慎是有些異想天開。
等他細細一想之后,又覺得有幾分可行,但需要自己多費很多心,但想到一窮二白的國庫,他也干了。
可現在,瞧著這陣仗,怕是自己沒出手,他也能把事情辦下來!
頂多是麻煩一點而已。
拍賣,呵呵,有點意思。
他伸手輕撫著自己那個盒子。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諸位,這句我扶風竇氏收下了,多謝!”
竇衍笑呵呵地朝著眾人拱手,將那個寫有【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的卷軸滿意地卷起握在手上。
似乎那足足八百金的成本,對他而言并不算什么大數目。
他扶風竇氏兩大特征,一出名將,二出皇后。
皇后的事情不好提,這一句話,他已經想好了就給自己的父親竇抗。
雖然族叔竇軌尚且在世,且功勛更甚,但誰讓那才是自己親爹呢!
竇衍看向一旁的楊恭仁,方才競爭【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輸給不顧一切的京兆杜氏的他,正一臉頹喪地坐著,目光在剩下的幾張卷軸上,猶疑逡巡。
竇衍不由心頭冷哼,這家伙,還想騙自己來吃獨食,這下遭報應了吧!
還好自己聰明,監視著他的動向!
.......
又經過了幾輪激烈的競價,在成功搶得心儀句子之人的開心大笑中,在剩下眾人的捶胸頓足中,這場激動人心的拍賣終于完成。
“恭喜競拍成功的諸位,也請其余諸位勿要氣餒,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未來也有別的機緣在等著諸位。”
“再次多謝諸位共襄盛舉,在陛下的親臨見證之下,在諸位的慷慨解囊助力之下,百業司必將不負陛下所托,不負諸位所助,凝聚百業百工之力,為大唐貢獻應有的力量!”
“今日之事,賢臣名將皆在堂,世家大族齊出力,相信必將成為世人稱頌,長久流傳之美談!”
“在下以百業司郎中之身份,在此謝過!”
言罷,商慎面朝眾人,深深一揖。
眾人齊齊回禮,一派祥和。
啪啪啪!
李二的鼓掌聲響起,他緩緩起身,“說得不錯。今日之事,的確讓朕也是大開眼界。”
“不止是百業司拿出來的這些佳句,更是諸位的拳拳為國之心!有此齊心,大唐何愁不興!”
“事情既定,朕也算做了個見證,等散了之后,你們之中的任何人都不得以權勢或情義去更改今日之結果,否則朕決不輕饒!”
眾人只當李二是在提點他們不得私下去索要名句,殊不知李二這是在給商慎上保險以確保戰果,紛紛答應。
但商慎卻在這時又開口道:“陛下,臣還有一言,請陛下恩準。”
看著今天至少入賬的幾千兩黃金的面子上,李二心情非常不錯,點頭道:“說。”
“陛下也知道,臣出身寒微,并無底蘊,那個莊子上,亦無積蓄,如今百業司壯大,人吃馬喂的,消耗甚大。臣也沒有別的門路,臣便想著,既然稍后要交割金子,干脆借這個機會,交割一些糧食以供使用。”
“如今一斗米值約一百五十文,臣貪個便宜自然要在價格上稍作讓步,就以兩百文折價,一石米折算兩貫錢,臣想換取五千石的糧食,請陛下恩準。”
商慎的話,聽起來合情合理。
而那些大族也從中瞅見了給自己省錢的機會,紛紛扭頭看向李二。
李二當然知道這小子沒憋好心,但他也不在乎,橫豎被坑的不會是自己。
“朕準了!”
“謝陛下!”
商慎大喜開口,而那些大族之人也在心頭默默附和著。
可他們不知,剛從一個圈套里跳出來的他們,即將進入商慎的又一個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