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宗正
- 紅樓宗室子
- 二也是素數
- 2048字
- 2024-11-22 18:42:26
在書好“曬鹽法”這個標題之后,劉剡另取一張白紙,緩緩寫下:
第一步:納潮
此曬鹽第一步也,引海水入鹽田,......
第二步:制鹵
......
劉剡不緊不慢地在潔白的宣紙上留下一個個烏黑的字跡,把曬鹽法“納潮、制鹵、結晶、收鹽”幾個步驟娓娓道來,詳細又具體,在某些地方,甚至畫了一個簡單的草圖,幫助讀者理解。
其他人看了這一篇詳盡的曬鹽法會如何,林安不知,但是看著那一個個黑字在劉剡筆下成型,老管家覺得,按著公子寫的這一個方子,便是從未接觸過這些的人,都能很容易把鹽制取出來。
在曬鹽法的后面,劉剡順手添上了粗鹽重結晶的簡單方法,這對于經歷過后世教育的人來說,實在算不得什么,在這個時代卻是足夠驚艷。
最后,劉剡又簡單介紹了曬鹽法的兩個類型,即灘曬法和池曬法。
顧名思義,灘曬法,便是在海邊的涂灘上,利用地勢之便建造鹽田,利用廣闊的涂灘面積進行海水的蒸發和結晶。這種方法成本較低,能夠大規模生產鹽。
池曬法,則是利用人工建造的水池來曬鹽,水池的大小形狀可以根據使勁情況進行設計,更好地控制曬鹽的條件。
兩種方案各有優劣,劉剡簡單地分析了一遍其中的優缺點,在宣紙左下角標好頁碼,將手中的毛筆擱到了筆山上。
呼~
少年長出一口氣,小心翼翼地用鎮紙將尚未干透的宣紙壓好,等其自然晾干。
欣賞了一會兒自個兒的墨寶,少年將干透的紙張按順序一張張收好,轉身看向身后的林安,不禁唬了一跳:
“林叔,麻煩你把‘曬鹽法’交上去了,嚯!林叔...你怎么了?”
老管家一雙已經開始昏花的老眼,亮得驚人,炯炯有神地盯著眼前的少年,仿佛要透過少年清俊的面容,看穿這具身體底下的靈魂,又像是透過劉剡,在看別的人。
見劉剡轉過身來,方才如夢初醒道:
“沒,沒事......”
心事重重地自劉剡手中接過這輕飄飄的幾頁紙張,老管家卻覺得手中的宣紙重逾萬鈞,毫無疑問,便是對鹽政毫不了解的林安,也能夠明白“曬鹽法”的重要。
華夏大地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民以食為天,鹽,則是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劉剡給出的“曬鹽法”若是可行,于社稷將是一大功績,只是換賈攸以應有的品秩下葬,實在是過于奢侈了些。
可老管家不能理解的是,王爺怎么敢把這么重要的東西,告訴不過五六歲的公子?哪怕大爺從小便顯露出過人的聰慧,可再如何,在知曉此法的時候,他也不過是個年幼的孩子。
或許這“曬鹽法”,乃是昔年東宮即將推行的新政,只是不待正式實行,忠義老千歲便薨了,自家王爺也隨之薨逝,因此此等良方,才會蒙塵多載,直至今日劉剡寫出來......
不得不說,短短時間,老管家便在腦海中補齊了其中曲折,看向劉剡的眼神更添一分慈愛:
“大爺,此等‘曬鹽法’,可還有旁人知曉?”
“沒有,只有我一人知曉。”
此間的穿越者,大概只會有自己一人,自然不會有旁人知曉“曬鹽法”。
根據劉剡的了解,此時人們食用的食鹽,采用的都是“煮鹽法”,相較于“曬鹽”,“煮鹽”所需的人力物力成本要高許多,并且制出來的鹽產量不高。
因著煮鹽所需的人力成本,長久以來,沿海地區,便產生了一群世代以“煮鹽”為業的百姓。
他們工作環境十分艱苦,需要長時間守在爐灶旁,添柴加火,以維持煮鹽的熱度,爐灶的高溫、濃煙對身體損害極大。并且煮鹽工作不分晝夜,又因為煮鹽乃是一項需要經驗和技術的工作,這項技術通常是由家族或者師徒相傳。
若是曬鹽法能夠更加高效、成本更低地產出更多的鹽,或許鹽價能夠降一些,哪怕只便宜一文錢,對普通民眾來說,都是好的。
而對于朝中諸公而言,這可是送上門的政績,不論誰去主持曬鹽法的實行,都是白撿的政績。
“大爺,這個方子,還是得您親自獻上去的好,老奴陪你往宗人府走一趟。”
林安雙手輕輕摩挲著手下的紙張,思量再三,還是把這一沓寫著“曬鹽法”的紙張還到了劉剡手中。
劉剡雖是宗室子,可身上無官無爵,自是不能進宮面圣,如今的宗正,禮親王劉濤,乃是當今的兄長,昔年與劉剡之父延平郡王在時,與其略有幾分交情。
憑著這點子昔年的香火情,要劉濤幫什么大忙,是不可能的,帶劉剡進宮,且對自己沒什么危害的小事,想來他不會拒絕。
“好,林叔稍等。”劉剡握緊手中的紙張,隔著窗戶看了一眼屋外的天色,黑沉沉的云層,稀稀落落的白色雪花悄然落下,“我去換一身出門的衣裳,估摸著今晚有一場大雪,咱們早去早回。”
“老奴使人去準備馬車。”
林安應了一聲,轉身出了書房,下去準備馬車以及炭火等物。
下雪的天氣,騎馬怕是不好走路的,劉剡年方十歲,雪天騎馬也不安全,馬車雖慢些,卻是暖和得多。
不多時,劉剡換了身素凈的衣裳出來,坐上了老管家準備好的馬車。
雙騎馬車外面瞧著并不起眼,內里鋪陳錦繡,因著賈攸仙逝,華麗的裝飾盡去,換成了素凈不打眼的花色,坐墊上鋪著蜀錦,上放半舊的蘇繡引嚢,車內燒著炭火,雙層月白軟簾隔絕了車外的冷風。
一上馬車,便似進了室內一般溫暖,安靜燃燒的木炭不帶一絲煙氣,劉剡坐在軟墊上,背靠引嚢,鼻尖還能聞到淡淡的果木香味。
“林叔,進來坐吧,我還有些事要請教您。”
見林安坐在馬車外的車轅上,不打算坐進來,劉剡伸手掀開軟簾邀請道。
讓老管家這個年歲的老人,坐在外面吹著冷風,自己舒舒服服地坐在車內,劉剡實在是做不出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