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軟件測試:實踐者方法
- 孫志安等編著
- 641字
- 2024-09-19 17:31:48
2.2.1 測試的充分性
軟件測試的充分性是指在確定的環境中、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約定測試,所有問題得到有效處置,實現規定的質量目標。基于時間、成本、資源約束,制定準出準則,確定測試充分性的閾值及風險,是制定測試充分性準則的基礎。軟件缺陷理論、失效機理、環境搭建、場景構建、輸入組合、測量不確定性以及時間與資源等無一不是制約測試充分性的重要因素。下面給出了軟件測試充分性保證的基本法則,供讀者參考。
(1)基于目標驅動的測試充分性:以目標為導向,定義質量目標,確定質量目標測量、分析、評價要求和方法,如邏輯覆蓋率、功能覆蓋率、錯誤檢出率等。根據確定的質量目標進行測試策劃,制定測試充分性準則,驅動測試設計。
(2)基于能力驅動的測試充分性:基于被測系統的使命任務、系統架構、測試風險等,確定實現測試目標所需的人員、技術、工具、環境等能力需求,保證測試的充分性。
(3)基于技術驅動的測試充分性:基于確定的測試目的及質量目標,分析確定并應用特定的測試技術,確保測試的充分性。
(4)基于用戶體驗的測試充分性:邀請用戶代表及相關方參與測試大綱、測試說明、就緒檢查等評審,基于正向思維模式,深度挖掘功能需求,在各種可能不同的使用環境和測試場景中組織實施體驗式測試,驗證操作使用、運行模式、運行流程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5)基于用例覆蓋的測試充分性:單元測試用例覆蓋每一條語句,配置項及系統測試用例覆蓋每一個接口輸入參數的每種等價類,以及每個場景及系統的每一個運行流程及組合。覆蓋每個場景是系統測試設計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