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為長樂公主退婚,皇后的憂慮
- 大唐:皇帝替身,開局安撫皇后
- 愛吃新餅
- 2072字
- 2024-09-21 14:00:40
大唐禮部尚書李道宗,作為文成公主的親身父親,將代表大唐來主持這場隆重的“送親會”。
對于這場隆重的盛會,按照以往慣例,大唐長公主長樂公主,作為大唐第一美人,民間“天女”一般的存在,也應該列席其中。
以對外展示大唐絕世風華。
然而,因為前些日子李清掌箍了長樂公主,長樂公主一直在生著李清的悶氣。
在御醫(yī)的精心治療之下,雖然李麗質臉上的傷已經完全康復。
但她并不準備出席,她決心要和“李世民”斗到底。
“父女”倆的矛盾,不但得不到冰釋,反而越發(fā)升級。
對此,長孫皇后憂心忡忡。
她可不希望看到他們父女如此僵持下去,最終他找來了李清商量此事。
長孫皇后語重心長道:
“麗質的婚事,本宮和陛下并非一定要堅持把她嫁給長孫沖,李卿前些日子的一巴掌,仿佛也把本宮給打醒了,為此,本宮和陛下已經決定,讓她自己去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對于她的婚事,我們不再做任何的干涉。”
李清道:
“既然皇后已經下定了決心,那還有什么好說的呢,把這門婚事退了即可,作為大唐皇帝和皇后的決定,難倒長孫無忌還敢抗命不成?”
長孫皇后黯然道:
“事情雖說如此,但是他畢竟是本宮的哥哥,沖兒畢竟是本宮的侄兒,本宮確實不知道如何去開這個口。此事如若處理不當,不僅會影響我們的兄妹關系,甚至還可能影響哥哥與陛下之間的君臣關系啊。沖兒又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本宮還不知道,他會因為這個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來呢…”
李清笑道:“既然皇后不好開口,微臣就代勞了。”
長孫皇后當即一驚:“你有辦法,讓他們心甘情愿接受退婚?!”
就在剛才,李清淡然的一笑,卻是讓長孫皇后的臉上,浮現出一抹異常震驚的神色。
長孫皇后之所以倍感震驚,乃是因為這件事情,其實并不好辦。
這件事情,有其他的特殊背景。
李清甚至可能都不知道他的來龍去脈。
當年,李世民為了得到長孫無忌的輔助,在李麗質還沒有出生的時候,便已經和長孫無忌許下了未來結為兒女親家的承諾。
當時李世民還沒有當皇帝。
李世民的此番舉動,將自己與長孫無忌綁定在了一起。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由此也得到了長孫無忌的絕對死忠。
這個承諾,李世民當了皇帝之后,依舊是有效的。
這才有了李世民要將長樂公主嫁給長孫沖的決定。
如果現在說出退婚,則不僅是打了長孫家的臉,讓長孫家族沒面子,也讓皇帝的顏面蒙羞。
對于退婚一事,長孫皇后感到十分棘手。
……
李清對長孫皇后道:“臣知道此事不好處理,但我有辦法讓他們欣然接受這個事實。”
長孫皇后連忙道:“什么辦法?”
李清假裝思索了半晌,方才對長孫皇后說道:
“臣有一個想法,這個想法,也是經過臣的深思熟慮之后想出來的。”
長孫皇后興趣盎然的看著李清,十分迫切的想要知道他的想法。
“李卿快說。”長孫皇后連忙道。
李清緩緩道:
“當前,陛下的諸王子,都還非常年幼。但是,他們卻已經早早的得到了封地,如今吳王李恪在益州,楚王李寬在雍涼,齊王李佑在齊地河東道,雖然美其名曰是在封地歷練,但是皇后娘娘你不覺得,陛下的這個決定,太過草率了嗎?他們都還沒有在陛下身邊學到什么真本事,就被安排出去了,這對他們的成長,萬分不利啊。”
“陛下此舉,是在拔苗助長!”
李清嘆息道:“現在,天下并不太平,各處民生凋敝,以這些王子的智力和能力,完全勝任不了一方封疆大吏啊。”
長孫皇后的眼珠轉了轉,連忙問道:
“你的意思是?”
李清慨然道:“回爐重造。”
“何為回爐重造?”
李清笑道:“就是將這些王子,全部召集到皇宮來,在成立一個太學堂,讓他們一起入學,此為‘回爐重造’,當他們學有所成,便再次派往封地不遲。”
長孫皇后眉頭皺了皺,似在思考。
李清卻是悄然的湊近了她,低聲道:
“皇后娘娘你想一想,他們現在小小年紀,就處于天高皇帝遠的地方,經營一地,有些皇子,甚至還在帶兵,等他們未來翅膀硬了,太子將面臨什么樣的局面?”
“皇后可知漢朝七王之亂,晉朝八王之亂的源頭?當前陛下還在,尚能駕馭,但是太子一旦沒有陛下的庇護了呢?試問,他如何駕馭得了?!”
李清在此,并沒有說皇帝,而是直接說太子。
果然,長孫皇后聽到此處,登時就是猛然的一驚。
她長長的倒吸了一口冷氣。
突然感覺芒刺在背。
長孫皇后的眉頭,鎖得更緊了。
作為一代賢后,長孫皇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太子李承乾能夠登基,繼承皇位。
然而,太子李承乾的天賦資質,在諸皇子中,卻可以算是比較平庸的存在了。
現在陛下還在,尚能庇護。
如果陛下一旦不在,她極為擔心李承乾的將來。
此刻,她似乎,有些明白了李清的苦心。
于是道:“李卿的意思是,將這些皇子,借這個由頭,召集在一起,嚴加控制,以免他們在地方做大勢力…”
李清點了點頭,道:“皇后是明白人。想想陛下當年是如何發(fā)家的。只要他們一到長安,就是在太子的勢力范圍內,只要他們不回封地,不領兵,就不會有軍功,就永遠威脅不到太子了。”
長孫皇后腦袋懵的一震,恍然大悟一般:
“本宮明白,太學堂,雖然名為學習之地,實際上,是為了把皇子們困在京城,不讓他們去封地發(fā)展壯大,未來我兒承乾登基,也就沒有后顧之憂了。”
長孫皇后深吸一口氣,良久方才緩緩道:
“多謝李卿指點。想不到李卿,竟然一直為著我皇兒承乾的未來考慮,我皇兒承乾,如果未來能得李卿的輔佐,必能成為一個合格賢明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