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董卓大軍退入長安,討董聯(lián)軍分崩離析。
所謂的諸侯聯(lián)軍,原本就是勾心斗角的草臺班子,他們哪有為國為民的心思?
最終為的還是一己私利!
六月,四世三公的袁紹袁本初脅迫韓馥,自領冀州。
韓馥憂憤不已,自殺而亡。
得了河北之地,袁紹實力陡增,他率領大軍與孔融隔河相望。
在歷史上,袁紹穩(wěn)住河北之后,第一時間揮師南下,多次劫掠北海國,孔融多次兵敗受辱!
如今,方賢橫空出世,自然不會讓袁紹輕易得手。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四世三公就了不起嗎?
想要北海國,那也得問過我愿不愿意!
方賢早將北海國看作自己的地盤,任何人都不得窺視。
幾個月之前,方賢想的只是如何吃飽飯,如何賺更多的錢,如何活的更好。
可隨著地位的上升、兵馬的增加,方賢已然有了其他的想法。
男兒當騎馬,男兒當掌權!
連賣草鞋的劉玄德都能成為一代王者,憑什么方賢不可以?
除了沒有一個劉氏宗親的身世之外,方賢甚至覺得自己更有優(yōu)勢。
劉備已經三十一歲了,而方賢剛剛十九歲。
年輕,意味著有更多的容錯空間。
歷史上,司馬懿狼子野心,熬過了曹氏三代,最終篡了天下。
如果曹操能夠多活幾年呢?
興許司馬懿早就被曹操殺死了。
幾個月的時間,方賢在夷安自給自足,徹底站穩(wěn)了腳跟。
莊聞雖然是縣令,但卻奈何不得兵強馬壯的方賢!
又過了一個月,一名郡府長史帶著隨從趕到了夷安城。
莊聞以為來了靠山,急忙設宴款待,同時召集麾下官吏在衙內議事。
方賢作為縣尉,自然也要入席。
長史是孔融的代表,需要坐在主位,莊聞是縣令,坐在次席,方賢與縣丞分別落座。
人都到齊之后,莊聞干咳一聲:“諸位,這位姜長史身負要務,爾等定要好生配合!”
“諾!”
姜長史拱手笑道:“諸位寬心,此番前來只有兩件事,不會耽擱太久。”
莊聞興奮不已,前些日子他將方賢的黑料打包送到了都昌,想來姜長史此番就是來處置方賢的!
“不知長史所為何事?”
“夷安縣尉方賢!”
“在!”
姜長史仔細看了方賢一眼,之前,管亥圍困都昌的時候,他也感受到了絕望,后來,是方賢救了他們所有人!
有了這樣一層關系,姜長史和顏瑞色道:“方縣尉抵達夷安不過半年便做了好大事,賑濟流民,穩(wěn)住地方,開墾荒田,興修水利,清剿匪患,功勛卓著!北海相已經奏稟朝廷,方縣尉這樣的人才,必須予以重任!”
啊?
還要重用?
莊聞臉色驟變,他辛辛苦苦搜集了那么多的東西,為什么姜長史只字不提?
怒火攻心之下,莊聞大聲吼道:“方賢因私廢公,早已觸犯國法,北海相難道要徇私枉法不成?”
姜長史不屑一顧:“剛才只是第一件事,接下來再辦第二件事,夷安縣令莊聞,尸素餐位,滿腹蠅營狗茍,毫無容人之心,免去縣令一職,壓回都昌處置!”
眾人面面相覷,這簡直就是峰回路轉。
一開始,莊聞何等的快意,就差將眉飛色舞寫在臉上了。
眾人還以為姜長史是莊聞請來的幫手,誰曾想,竟然拿他的煞星!
真是天道好輪回!
自作孽不可活!
莊聞滿臉的猙獰:“孔融助紂為虐,錯的是方賢,我不服,憑什么要罷免我?”
方賢正色道:“縣令倒是說說看,我錯在哪里?”
“你得了水車,為何敝帚自珍?何不上奏朝廷,造福天下?”
方賢尚未解釋,姜長史已然說道:“莊聞,你已經被嫉妒蒙蔽了雙眼,你可曾知道,方賢方縣尉早就將水車進獻給了國相?如今,都昌的水車已經投入使用,國相喜農桑,認為這是國之根本,所以才讓我來賞賜方賢!”
莊聞腦子蹦蹦跳,瞬間癱倒在地,他沒想到自己羅織的罪名,反倒是方賢的功績,這廝也太狡猾了,不知不覺的就將圖紙獻了出去!
要知道,為了獲得水車圖紙,莊聞使出了渾身解數,可在方賢的嚴防死守下,硬是一無所獲。
不,絕不能就此認輸。
莊聞依舊咆哮道:“方賢,你麾下四五千人馬,所需錢糧如何而來?”
方賢朝著都昌所在的方向微微拱手:“縣令有所不知,早在擊敗管亥之后,北海相便賞賜了大量的錢財,所以說,我養(yǎng)兵的錢財,都是國相出的!”
“絕無可能,這些日子你花錢如流水,起碼花費了一千多貫,國相能賜給你這么多錢?”
姜長史實在看不下去了,“莊聞此言差矣,黃巾四處劫掠,他們沒有固定營地,四處遷徙,所以劫掠的錢財都在身上,方游繳多次擊敗賊人,有所斬獲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北海相心知肚明,你又何須置喙?”
莊聞鐵青著臉,“好,好,好,你們都向著方賢,他只是一個鹽丁,他何德何能與我平起平坐?我不服,我要告到朝廷!”
莊聞裝牙舞抓,作勢要與方賢同歸于盡。
作為勝利者,方賢懶得理會,只是快速閃開,未曾反擊。
姜長史當然不會坐視不理,“來人吶,還不將莊聞帶下去?看好了他,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接觸他!”
“得令!”
莊聞很快被堵住嘴巴拖了下去,此獠一走,整個廳堂都安靜下來。
此時此刻,縣丞等官吏心情復雜地看著方賢。
誰能想到,這才幾個月的時間,方賢竟然就擊敗了莊聞!
這還是堂堂正正的陽謀,沒有任何的陰謀詭計,更沒有狗急跳墻的暗殺。
莊聞敗的不冤啊!
英雄出少年,古人誠不欺我!
以后這夷安城,誰還敢跟方賢作對?
不少人甚至生出懊惱之心,早知道方賢會是笑到最后之人,當時就應該多多與他交往,多燒冷灶。
現在可好,勝負已出,無法雪中送炭了,只能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