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賢現(xiàn)有正兵八百,輔兵九百,流民一千二百,降兵一千七百,其中,裴元紹為正兵營統(tǒng)領,徐盛為輔兵營統(tǒng)領,方遠為流民營統(tǒng)領,而周倉便是降兵營統(tǒng)領。
大軍開撥時,輜重軍械由輔兵營掌管,一旦遇敵交戰(zhàn),流民營也需加入?yún)f(xié)防。
至于降兵營,方賢將老卒安插在其中,協(xié)助周倉掌管兵權。
初平二年,正月初七,管亥所部人馬強攻都昌城。
城中守軍誓死抵擋,多次將登上城頭的賊人趕盡殺絕。
戰(zhàn)況緊急,在城樓坐陣的孔融如坐針氈。
賊人攻勢迅猛,這樣下去,郡城早晚要被攻破,到了那時,城內百姓又該如何自處?
都昌城外,黃巾大營連綿起伏,五萬黃巾軍將這里當成了狩獵場,而郡城就是他們狩獵的最為肥美的一個獵物。
只要攻入郡城,黃巾軍缺糧的窘境將得到極大的改善!
就在郡城戰(zhàn)事激烈的時候,一支頭纏黃巾的兵馬出現(xiàn)在黃巾軍的輜重營外。
“打開寨門,分發(fā)糧食!”
自從大營缺糧的消息傳出,前來討糧的人馬來了一批又一批。
守營的賊軍不敢怠慢:“各位兄弟,糧秣發(fā)放數(shù)量那可是渠帥親自定下的,我等守戶之犬如何說了算?還請諸位莫要與我們?yōu)殡y。”
這時,一名滿臉絡腮胡子的大漢大喝一聲,“別他娘的廢話,要么將糧食交出來,要么老子自己去取!”
守營小校板著臉:“傳令下去,誰敢襲營,亂箭射殺!”
虎背熊腰的黑臉漢子非但不懼,反而嗤笑一聲,只見他揮起一柄巨斧,一斧便砍向木質轅門。
“砰!”
轅門遭此重創(chuàng),險些攔腰斷開。
守營的賊人目瞪口呆,“你這黑廝真敢動手,快,殺了這混蛋!”
怎么殺?
黑廝就在門外,弓箭已然用不上了。
“長槍兵,快,捅死這黑廝!”
“砰砰砰!”
黑漢不管不顧,又是三板斧下去。
這一次,堅實的轅門斷開,大門開了一角。
“兒郎們,沖進去!”
黑漢丟了大斧,取出一柄丈八長矛,只見矛如雷霆,瞬間便挑飛了兩名賊人,“大風起兮云飛揚,今日殺賊定四方,啊呔,燕人張翼德在此,誰來送死!”
沒錯,黑漢不是被人,正是張飛張翼德。
小小一座輜重營如何能攔得住張飛?
只見張飛將手中長矛輪的宛若風車,所過之處,賊人紛紛殞命。
不遠處,長臂過膝的劉備手按雙劍,搖了搖頭,“翼德只顧著埋頭沖鋒,已然深陷敵陣,云長,你且去助他一臂之力!”
紅臉關羽瞇縫著眼,微微頜首:“兄長寬心,我去去就來。”
“噠噠噠!”
馬蹄聲若雷鳴,馬上的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快似流星。
沿途,賊人試圖將其砍落下馬,可關羽只是略略抬刀,大好頭顱便滾落在地。
“攔路者,死!”
黃巾賊見狀無不駭然,他們做夢也想不到世上竟有這般勇猛的大將。
輜重營守不住了,逃命去吧。
頓時,不少賊人四散而逃。
沒多久,關羽便與張飛并肩作戰(zhàn),“翼德,我來助你!”
張飛十分不爽,“二哥不地道,這里的賊人根本不夠殺,你卻還來搶我的買賣!”
關羽信馬由韁,傲然說道:“翼德,我可不是見獵心喜,是大兄見你沖的太快,怕你孤軍深入有了閃失!”
張飛心中不爽,不再多言。
這時,方賢也帶著人馬來到了此處輜重營,“前方是何人在攻打敵營?”
“將旗上繪著平原相劉的字眼,應該是劉備劉玄德!”
方賢吸了口冷氣,劉備動作好快,自己一路上半點也不敢耽擱,沒曾想,還是差點讓他搶了先。
“豎旗,自右側突入敵營!”
“得令!”
……
眼下劉備所部人馬正在擴大戰(zhàn)果,兩千精銳在關羽和張飛的帶領下大開殺戒。
如果沒有意外,無需一炷香,整座輜重營便可以宣告易手。
只要奪下輜重營,將糧秣焚燒,無糧可用的管亥必然退兵,到那時候,“劉玄德馳援孔北海,兩千精銳退管亥”必將成為一段佳話!
劉備素來“好名”,若能達成這樣的結局,必然可以進一步提升他的聲望。
大事成矣!
劉備心中舒爽,不曾想,身后傳來急報:“報,劉使君,一支官軍自右側殺入敵營!”
這都昌城外還有其他的官軍?
劉備臉色瞬間陰沉下來:“他們有多少人馬?誰是統(tǒng)兵大將?”
“小人看到一桿“方”字將旗,他們約莫有兩千兵馬”
劉備忽露笑意:“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沒想到我與這方姓將軍竟然都想到了一處,這便是緣分。來人吶,擊鼓助威,別讓人小瞧了咱們!”
方賢聽到戰(zhàn)鼓聲,同樣笑了起來:“劉玄德只怕并不歡迎我們。”
徐庶擰起眉頭,“游繳說笑了,劉玄德素來仁義,都是為了救援孔融,都是為朝廷鎮(zhèn)殺賊寇,他與你把酒言歡還來不及,怎么會心生不滿?”
方賢并不爭辯,“希望如此吧!”
……
輜重營中,關羽、張飛正在大開殺戒,忽而戰(zhàn)鼓聲響起。
在軍中,這有催促之意。
張飛頗為不解,“難道還有變故?”
下一刻,大營另一側的“廝殺”聲清晰可聞。
關羽雙眼微瞇,一縷殺氣一閃而過:“翼德,快快動手奪取大營,這是有人想要虎口奪食!”
張飛暴怒:“誰敢如此?”
……
賊營外,正有一名身挽大弓,手擎鐵槍的男子在打量整個戰(zhàn)場。
在視野中,劉備的兵馬進展極快,途中遭遇的賊人幾乎沒有一合之眾,可另一側的官軍同樣不凡,他們步履矯健,軍陣穩(wěn)如泰山,正逐步將賊軍蠶食干凈。
“劉使君的兵馬非同凡響,可這方將軍也不是等閑之輩啊!”
“啊呀,不好,張三將軍性子莽撞,只怕待會兒不肯善罷!”
想到這里,男子不敢遲疑,他沒去尋劉備,而是奔著方賢大旗所在的位置策馬狂奔:“還請通秉一聲,北海相帳下太史慈在此,不知方將軍何在?”
軍士查驗過太史慈的印信之后方才答應通秉。
沒多久,方賢策馬而來:“可是單騎出都昌的東萊太史慈?”
“正是在下!”
太史慈翻身下馬,抱拳作揖。
方賢急忙下馬攙扶,“盛名之下無虛士,子義果然勇武不凡!”
太史慈弓馬熟練,箭法精良,是東萊郡第一大將!
十日前,孔融為了守住都昌,派太史慈出城求援,期間,無數(shù)黃巾群起攻之,可太史慈卻穩(wěn)如泰山,他箭如連珠,彈無虛發(fā),只把賊人射的膽戰(zhàn)心驚,再也不敢阻攔。
此役,甚至可以與張翼德喝退曹軍、趙子龍七進七出相媲美!
若能得此人相助,此番也算是不虛此行。
太史慈沒想到自己竟然得到這么高的贊譽,他急忙謙讓,“方將軍過譽了,太史慈愧不敢當!”
“子義休要過謙,在下只是一介游繳,并非大漢將軍”
太史慈瞪大了眼睛,旋即心服口服:“如果大漢游繳都能像方游繳這般盡忠職守,何愁賊人不定?”
方賢正色道:“不錯,如果人人能夠盡職盡責,賊人必滅,對了,平原相劉備可是子義請來的救兵?
“是呀,劉玄德義薄云天,聽聞賊寇兵圍都昌,二話不說便隨我領軍來援,這等高義,我定要如實向孔北海稟報!”
方賢心思通透:“子義話里有話,你是怕我與劉玄德起沖突?”
太史慈有些尷尬,他故意給劉備抬高帽,就是不想看到兩支兵馬起了沖突、
要知道,張飛魯莽、關羽桀驁,如果方賢這里同樣針鋒相對,只怕一場爭斗是避免不了的。
“都是朝廷的兵馬,眼下賊人未除,還是以和為貴!”
“只要劉使君能夠穩(wěn)住自家兵馬,我部兒郎絕不會多生事端!”
得到方賢的應允,太史慈松了口氣,“方游繳,都昌城外尚有數(shù)萬賊人,這里大火一起,不小片刻,賊人援軍必至!”
方賢微微頜首:“傳令下去,燒掉輜重,不要耽擱!”
“得令!”
很快,一把把大火將為數(shù)不多的糧食焚燒一空。
太史慈松了口氣,沒了輜重,管亥撐不了多久,都昌之圍解開了,自己也算不虛此行!
此時,不遠處的張飛數(shù)個回合便殺死了營中賊將,為了盡快瓦解賊人抵抗意志,他將賊人首級高高挑起:“賊首已死,降者活,頑抗者,死!”
賊人大駭,紛紛跪地求饒。
劉備見狀鋝須輕笑,此番,名利雙收,不虛此行!
只可惜,竟有人虎口奪食,搶了自己的風頭,著實可惡!
劉玄德郁氣難消,張飛同樣怒火高漲。
賊人的輜重營占地有限,在兩支兵馬同時沖殺的情況下,張飛很快便遇到了裴元紹。
“爾等何人,為何要擋我前路?”
裴元紹并不畏懼:“某乃介亭方游繳帳下裴元紹,兀那黑廝,報上名來!”
張飛嗤之以鼻,他挑了挑長矛:“某乃燕人張翼德,讓你家游繳過來,我要問問他意欲何為!”
裴元紹冷哼一聲,“想見游繳?先過了我這一關!”
張飛再也按捺不住:“啊呔,狗賊,吃我一矛!”
太史慈打馬如飛,試圖攔下張飛,“張三將軍不可!”
然而,張飛早就蓄勢待發(fā),下一刻,他的長矛已經(jīng)飛到了裴元紹眼前。
劉備與關羽飛快對視一眼,關羽握緊青龍偃月,隨時準備放手砍殺,而劉備的說辭很快醞釀好了……
張飛虎背熊腰,看上去便是一員猛將,與這樣的大將對敵,必須慎之又慎。
裴元紹有著充足的廝殺經(jīng)驗,張飛雖然來勢洶洶,但他也非等閑之輩。
一個鐙里藏身,張飛這一招便落了空。
“好身手,再來!”
張飛不喜大言不慚之輩,卻喜歡與真本事的人較量!
方賢拍馬前來,“裴元紹且慢!”
“三弟不可!”
劉備也做出滿臉焦急的模樣,試圖制止張飛。
太史慈板著臉,他對莽撞的張飛十分不滿,“張三將軍,方游繳的兵馬也是為了救援都昌而來,眼下賊人未滅,鷸蚌相爭,豈不是讓親者痛,仇者快?”
游繳?
劉備心中不爽,他沒想到竟然是一介游繳壞了自己的好事,“平原相劉備見過方游繳!”
看上去彬彬有禮,讓人挑不出半點毛病。
可侍立一旁的關羽卻流露出不屑的目光。
很顯然,方賢的官職太小了,沒人瞧得上。
“劉使君折煞在下了!”
此時,營內的廝殺徹底停止了。
這種賊軍做夢也想不到會遭到關羽、張飛、裴元紹、徐盛的連番絞殺,這樣的待遇,只怕管亥也遭受不住!
“報,十里外有三千賊人正在趕來!”
哨探傳來的消息瞬間緩解了緊張的氣氛。
劉備深吸一口氣,如果是在大戰(zhàn)之前,面對三千賊軍,他雖有兩千兵馬,卻也不懼一戰(zhàn)。
可現(xiàn)在,為了突入輜重營,關羽、張飛已經(jīng)率軍廝殺了一陣,體力難眠下降,這時候孤軍對敵,殊為不智。
可就此退卻,豈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方游繳,不知你意下如何?”
適才由于賊人的注意力都被劉備的兵馬所吸引,所以徐盛、裴元紹突入敵營的時候更輕松些。
只是,方賢也不想拿自己的兵馬與賊人對拼。
兩千對三千?
即便勝了,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這不符合方賢的心理預期。
一家兵馬是兩千,可如果是兩家合軍呢?
四千對三千,官軍將毫無壓力。
在太史慈面前,方賢放下面子,主動求和:“劉使君,眼下都昌之圍未解,若能絞殺這三千敵軍,必能緩解守軍的壓力,我們兩家任何一方單獨對敵即便獲勝,也要付出代價,可若是我們二人合力殺敵,豈不是手到擒來?”
劉備心中警惕,方賢這廝真是拉的下面子,不可小覷啊!
“方游繳所言甚是,殺賊解圍才是大事!”
關羽不置可否,倒是張飛躍躍欲試,他揮舞長矛,大聲請戰(zhàn):“某愿作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