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是堵路的大石,后頭是來勢洶洶的官軍。
賊人狼奔犬突,自相踐踏者無數。
明明黃巾軍的數量遠遠超過官軍,可殘存的賊人統領只顧著掉頭鼠竄,根本沒人臨陣指揮。
五百官軍在方賢的統領下勢如破竹,他們吃飽了肚子,又經過充足的休整,所有人都處在最佳的作戰狀態,反觀黃巾軍,他們在凌晨倉惶集結,又追著方賢跑了幾十里路,所有人又累又餓。
之前,張饒尚存,賊人尚能維持戰陣,如今,張饒一死,寒冷、疲憊加倍來襲,賊人哪還有士氣?
逃!
哪怕山坡陡峭,無路可走之下的賊人還是爭先恐后地登山逃竄。
只是,居高臨下的裴元紹很快給他們迎頭痛擊!
蒙山一戰,方賢以千余人馬大敗張饒兩千精銳。
此役,張饒授首,三百多名賊人戰死,一千一百人投降,另有六百賊人爬山逃竄,不知所蹤。
大雪封山,沒有補給的六百人只怕根本活不了多久。
現在,夷安城已經沒了危險,殘存的千余賊寇不足為懼。
不過,送佛送到西,好人做到底,與徐庶商議一番之后,方賢決定出山再戰賊寇。
兩個時辰之后,當張饒的頭顱出現在夷安城外時,留守的千余賊軍大驚失色。
渠帥張饒死了?
兩千精銳完了?
倉惶之下,賊人毫無戰意。
趁此機會,方賢出動正兵營,突入敵營。
夷安城,徐盛本想率領兵馬與方賢里應外合,共剿敵寇。
可城內的官老爺卻害怕官軍戰敗,引火燒身。
忍無可忍之下,徐盛便帶著親信十八人殺出城外,與方賢匯合。
“可是介亭方游繳?在下瑯邪徐文向!”
方賢眼前一亮,“某便是方賢,聽說夷安能夠堅守到今日,都是徐文向之功,如今一見,果然是英雄豪杰!”
徐盛很是慚愧,“若不是方游繳仗義施援,夷安早已破城,若論英雄豪杰,也該是方游繳!”
方賢笑道:“張饒已被我麾下裴元紹斬殺,所部兩千人或死或降,余者不足為懼,眼下讓我等滅此朝食,徹底解了夷安之圍。”
徐盛嘆了口氣,方賢如此仁義,與之相比,城內的官員簡直就是狼心狗肺!
“徐文向任憑游繳差遣!”
“好,文向便與我一道壓陣吧,且看我介亭兒郎如何破敵”
徐盛雙手抱拳,主動請戰,“在下不才,也有一柄三十斤重的大刀,如果游繳不嫌棄,愿為游繳演示一番!”
“也好,某拭目以待!”
……
接下來,只見徐盛越過戰陣,一馬當先沖到了最前方,他將鐵刀揮舞的宛若風車一般。
“噗噗噗!”
碰著即傷,戳著即亡。
原本就無心抵抗的賊寇頓時作鳥獸散。
裴元紹見狀頓時喝彩:“好俊的身手,在下裴元紹,敢問壯士名姓?”
“原來是陣斬張饒的裴元紹,不才瑯琊徐盛徐文向!”
“久仰久仰!”
二人寒暄的功夫,戰事已經結束了。
一千名賊人遁逃了兩百多人,其余或死或降。
一時之間,方賢麾下的降兵數量已經來到了兩千人。
如果不能妥善處置,一旦遭遇變故,后果不堪設想。
這時,徐盛提出一個主意,可以用賊寇與夷安官員做一筆交易。
戰功分潤一些,換來亟需的軍械、糧秣!
方賢聽罷,眼前一亮:“這倒是好法子,只是我與夷安本地官員并不熟悉,不知道他們能拿出多少物資交換。”
徐盛自告奮勇,“如果游繳相信在下,我愿進城試一試!”
方賢打蛇隨棍上,“那便有勞了,我在城外敬候佳音!”
……
沒多久,徐盛再度返回夷安。
與城內的官員一番扯皮之后,初步達成了交易意向,夷安城出五百石糧秣、三百柄鐵刀、兩百枝長槍,用以交換五百名黃巾賊寇。
方賢聽到之后拍板定案,“就這么定了!”
對于方賢而言,只要有斬殺張饒這個頭功便足夠使用了,至于其余的斬獲只是錦上添花!
有了糧秣之后,方賢再度往北疾行。
沿途間,在徐盛的牽線之下,方賢用俘虜換來了各種各樣的物資。
牲畜、車馬、皮毛、藥材,甚至還有緊俏的鐵料。
當然了,除了夷安縣城之外,其余的村寨每地頂多只能置換十人。
這樣既可以防止賊寇尾大不掉,反殺鄉民,也可以防止黃巾與賊人勾結。
就這樣,四天的時間,俘虜的數量降低到了一千人,而方賢終于來到來都昌地界。
渡過濰水之后,只要再行一百里就可以抵達都昌郡城。
為了補充正兵營兵員,方賢從輔兵營中抽調兩百人,將正兵的數量擴充到了八百人,又從流民營中抽出三百人補充到了輔兵營中。
縱使這樣,流民營中流民的數量還是來到了一千人。
沒辦法,在黃巾的劫掠之下,大量的百姓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他們沒有吃食,缺乏御寒的房舍,若非方賢收留,不出兩日,這些人便會紛紛凍死!
……
方賢距離都昌郡城越來越近了,據說,黃巾賊依舊在圍困郡城,尚未破城。
也就是說,方賢緊趕慢趕,終于趕在了劉備之前順利抵達都昌。
接下來,只要解了都昌之圍,方賢的這一番征戰便可以宣告功德圓滿。
殊不知,都昌城外,看上去意氣風發的管亥其實滿腹心事。
名義上,管亥是數萬黃巾的渠帥,可他真正如臂使指的人馬只有五千人,其余人馬都是見風使舵的墻頭草。
黃巾軍雖然四處流竄,可畢竟是天下第一大寇。
當管亥喊出踏破都昌的口號之后,一時之間,前來投奔的流寇多如牛毛。
都昌之富,天下皆知。
如果能夠在破城之后分一杯羹,日后就算做個富家翁也綽綽有余!
面對良莠不齊的賊寇,管亥頭大如斗。
人多了,吃飯的嘴也多了,可偏偏能夠劫掠的村寨寥寥無幾。
根據哨探回報,方圓百里之內,只剩下三個大型鄔寨尚未攻破,初次之外再也沒有一座村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