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2章 歸降

  • 宋昭
  • 不見再不在
  • 3045字
  • 2024-11-17 16:14:28

“殿下……”劉舜臣匍匐在地,身軀顫抖不已。張令徽的尸體才剛一掉落地面,營內郭藥師的親信便立刻打開了營寨大門,放營外的宋人進了大寨。

郭藥師命手下將張令徽的尸體收斂之后,面露復雜之色,望向劉舜臣:“老劉,當年饑荒之時若非俺帶你投軍,你早已餓死河畔,成為野狗之食。你且與我坦白,張令徽之叛,你是否事先知情?”

“他……他未曾告知于我,但俺心知……”劉舜臣竭盡全力,吐出這幾個字。

“為何?為了拿我的人頭在宗望那里換了富貴?”郭藥師嘆了一口氣。

“俺……從未有過加害郭大哥之念。”劉舜臣抬頭,淚流滿面,眼眶紅腫。

“那你為何不早些開寨門!”郭藥師見劉舜臣這般懦弱,更是怒火中燒,一腳將其踹翻在地。劉舜臣掙扎起身,依舊保持匍匐之姿,郭藥師繼續踹去,劉舜臣則再度起身,如此反復數次,劉舜臣終于開口:

“大哥,當初在白河北,俺怕了,俺怕死!俺不想失去這好不容易得來的富貴!”

“你與金人在河邊一交戰,俺便退了兵,只留了你一只孤軍在河邊。”

“大哥,俺有愧,就讓俺跪著吧!”劉舜臣的聲音在眾目睽睽之下坦露真相,常勝軍中響起了一片竊竊私語之聲。

郭藥師又是一腳重重踹到了劉舜臣的頭上,力度之猛,使得劉舜臣連翻帶滾了數圈才終于停住。劉舜臣再度翻起身子,雙膝跪地,頭顱低垂,不再作聲。

“大家同在一個營中睡了那么久,天下哪有不透風的墻,你和張令徽那些破事俺早就知道!”郭藥師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

“那大哥為何留我許久?”劉舜臣面露驚詫,他一直以為私自退兵的事被自己掩埋得很好。

郭藥師長嘆了一大口氣,好似一只斷了弦的風箏,不再去看劉舜臣,而是轉身向一邊正在議論紛紛的眾軍士:“當初在開戰以前,俺就看出了你和張令徽二人的怯戰之意。”

“但即便如此,俺為何還要把你們二人安置在我中軍兩翼?是因為俺相信你們這群腌臜玩意兒能在生死面前當一回好漢?”

說到此處,郭藥師先是頓了頓,隨后再度發聲:“不是的!是因為俺也怕死,是因為俺也不想失去這好不容易來的富貴!”

“俺把你和張令徽二人放到兩翼,是因為俺知道你們會退兵,你們退了,俺再退,到時候見了趙宋官家,俺也好有個說法。”

“即便是投了金人,俺也可以厚顏無恥地說俺已經盡力了,俺是迫不得已才投的金人!”

“俺本想著投了金人,只是換個門庭,富貴總還是有的。可是,弟兄們,女真人容不下我們呀!”

“所以,劉舜臣,你起來吧,今日,咱們的恩怨就算了結了,俺已經打算帶著常勝軍投了康王,弟兄們中如果有人愿意跟隨本帥,本帥定當感激,如果不想再跟著本帥,營中還有一些黃白之物,你們拿了回鄉便是。”

郭藥師說完,眾人啞然,營中寂靜了好一會兒,才響起了寥寥人聲。

“藥帥,俺爹就死在了完顏婁室手中,如果今投了宋人也好,俺可以為爹報仇了!”

“爹娘早就在荒年餓死了,如今俺哪里還有家鄉呀......”

.................

此等場景,確實是出乎劉備意料,由此看來,常勝軍中的大多數士卒,還是愿意重歸大宋的。

值此人聲鼎沸之際,一道威嚴之聲,響徹在了營寨之中。

“郭藥師,你這反復難養的小人,居然還有臉面提我大宋!”

只見一蒼顏白發,精神抖擻,正吹鼻子瞪眼,滿臉憤恨的老者闊步走來。此人,正是被郭藥師五花大綁送給金人的河北都轉運使呂頤浩。

呂頤浩從眾士卒中走出,到了劉備近前,躬身一拜:“不想今生還能再見我大宋親王!”

說到此動容之處,呂頤浩的聲音中居然是帶了些許哭腔:

“此番國難,辛苦王爺了!”

“相公身受桎梏卻依舊不改忠潔,當為我大宋士人之楷模。此番國難,相公最苦!”劉備連忙一步向前扶起呂頤浩。

“王爺,郭藥師此人生性反復,不可不察!”呂頤浩出言提醒。

“相公,如今國勢傾頹,還望相公相忍為國。”劉備握了握呂頤浩的手。

呂頤浩不再做怒,只是臉上的神色依舊難看,可見其怨恨已然郁結于心。

如何不恨?身為士大夫,遭賊人所擄,被迫送與金營;作為大宋之臣,目睹汴京被圍,國仇家恨交織心頭,心中又怎能平息這股怨氣?

“非是相忍為國!靖康恥,猶未雪,當效越王勾踐故事。”呂頤浩咬牙沉聲,艱難地吐出了這幾個字。

劉備拍了拍呂頤浩的肩膀,以示寬慰,隨后將先前向完顏宗望展示的黃麻敕令再度從胸間掏出,雙手展開,昂聲念道:

“自三國開戰以來,遼國舊將皆受此旨意!”

“末將受旨!”在常勝軍士卒尚未反應過來之際,有一道人影從劉備身后竄出,走至劉備身前,摘下頭盔,雙膝跪地,但卻高昂著頭。

“看,快看,劉晏!”

“是劉晏!”

劉晏乃常勝軍舊將,不恥郭藥師忍辱偷生之事,帶著自己的巖州營南下投了汴梁,被道君皇帝授予了從六品的通直郎,總領遼東兵,號為“赤心隊”。

郭藥師撇了劉晏一眼,一言不發地同樣摘了頭盔,跪在了劉晏身旁,只是他卻把頭砸在了地上。

見自家統帥已是接旨,又有了先前的鋪墊,常勝軍眾將士也是依次下跪,有的單膝下跪,有的雙膝跪地卻悄悄抬著頭向上看,雜七雜八,亂作一團。

劉備則看著黃麻紙,將先前背誦的旨意一字不差地念了一遍。

.....................

“今四海鼎沸,此誠朝廷用人之秋,若常勝軍重返我大宋之翼護,共擔國難,以赴時艱,往昔之過,概不追究,當共御外侮,以圖興國。

......................

待劉備念完,劉晏率先開口,郭藥師緊接著附和。

“劉晏領旨!”

“郭藥師領旨!”

除此之外,常勝軍士卒之中倒也有零零散散的附和之聲。

“你們這群腌臜畜生,是真想繼續做女真人的狗嗎?”見此情景,劉晏怒從心來。

“嘿嘿.....,劉晏,俺可和你不一樣,你本來就是宋人,只是當初被遼人虜到了巖州,但俺們可不是宋人。”

有一好事老卒,喚作董才兒,出言質疑。

“王爺,俺雖早早沒了爹娘,但卻在前年剛娶了渾家,離家之前俺小子剛出生,俺不能不回燕京。”

“王爺,俺爹娘還在平州。”

“禁軍都發不齊軍餉了,還是回燕京瀟灑....”

隨著董才兒開口,士卒中議論聲此起彼伏。

“一群恬不知恥的鳥廝,真是得寸進尺!”呂頤浩大罵。

“請王爺恕罪!”郭藥師重重一扣頭。

“無妨!”劉備揮了揮手。安土重遷,本就是人之本性,若非兵連禍結,又有多少人愿意千里迢迢遠走他鄉。

“官家口諭,在我離京之前再三叮囑,燕云之地,常勝軍家眷甚眾,康王宜謀于金國贖其家室,使其家人得以團聚,此誠為國家大計。”

“如果有心歸宋卻心憂父母妻兒,不妨先回燕京與家人團聚,之后我再跟完顏宗望將你們以及你們的家室一同贖回”

劉備笑了一下,耐心再說:“如果你們不愿歸宋,大家好聚好散,之后讓郭藥師給予你們一些金銀,返了燕京便是。”

說實話,劉備心中不免存有私念,他還是想盡可能多地收復這些士卒,常勝軍中的大多數都是十幾歲時為了混一口飯吃而投了軍營,經過數年遼金宋三國的磨煉,這些活下來的老卒反而正值壯年。

常勝軍值三萬富戶,道君皇帝還在位時大宋朝廷對于常勝軍價值的推斷確實沒有出錯。

要知道,當初他手下最精銳的一支部隊,就是從徐州以來一直跟著他的老卒——丹陽兵。

丹陽山險,民多果勁,好武習戰,高尚氣力,精兵之地,陶謙手下無強將,卻能與曹操相抗,靠的就是這只丹陽兵。

但是,出于同情,這群老卒如果想回家,那就回吧,他欠那群丹陽老兵一個交代,也就在此盡可能地挽回一些吧。

如果不是徐州被曹操殺得雞犬不寧,那群百戰老卒,又如何會隨他遠走荊益二州?他一直想帶他們回家,但他們最后都死在了麥城之下,死在了夷陵的大火之中。

當然,丹陽兵在晉朝也不行了,而謝玄則趁著坐鎮廣陵之際,廣納北方流民,就在丹陽郡的旁邊組建了后世大名鼎鼎的北府兵,不過,這都是后話了。

“本王相信中國處處人杰地靈,沒有哪處兵源最好的說法,也沒有非你們常勝軍不可的理兒,一切皆在人為,你們想走,本王不留你們。”

劉備整了整衣領,下達了最后通牒,事已至此,無需再多說什么了。

“待俺回燕京取回渾家息子,定當再歸大宋!”董才兒扣頭拜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淀区| 琼结县| 蒲城县| 彩票| 库车县| 壤塘县| 嘉祥县| 东台市| 新巴尔虎右旗| 南澳县| 长垣县| 淮北市| 康保县| 淅川县| 邯郸市| 丹棱县| 微山县| 正安县| 万全县| 水城县| 庆安县| 桃源县| 昔阳县| 桑植县| 湛江市| 海淀区| 龙里县| 建湖县| 平舆县| 马公市| 修水县| 榆林市| 宁都县| 卓资县| 洮南市| 平潭县| 张北县| 湾仔区| 嘉黎县| 禄劝| 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