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生活艱辛

劉豐一口餅下去感覺充饑了,頭也不暈了,好家伙這么大的年齡餓這么多天一口餅就能撐得住?

劉倉喊著妹妹出去挖野菜,劉豐感覺自己也應該跟著去,于是跟著劉倉和妹妹一起出去,正好有很多事情想問一下。

“對了大哥,咱這是在哪個郡縣啊。”

“中山國北平縣。”

中山國,厲害啦,這不挨著幽州涿郡嘛,涿郡可是劉備的老家,這中山也跟劉備有大關系,中山馬商張世平蘇雙當年販馬經過涿郡曾經贊助劉備起事的資金。

“哎,你說咱這劉家,是帝室之胄嗎?是皇家血脈嗎?”自己可是姓劉啊,劉備都是中山靖王之后,自己又是哪一枝?

“絕無此種可能,咱家數代為農。”

劉豐心一涼。

“不會是哪個王的庶出系,混的慘流落在這?”

看到的劉倉又是搖頭絕無此種可能,劉豐有些心碎。

不是姓劉咱好歹也得沾點帝王血統啊,這起碼將來混天下的時候也能叫出名號響當當。

人家都是孝景帝玄孫,中山靖王劉勝之后帝室之胄,自己怎么介紹自己?吾乃中山國平北縣自耕農劉豐?

自己成了那些群雄口中的鄉野村夫了。

反復和劉倉確認,確實和帝室沒有任何關系。

劉倉說天下姓劉的多著呢,是姓劉的出了帝王,又不是帝王才有的姓劉的,咱家世代都是平民百姓。

額……完了,帝室之胄的夢也破碎了,也不是什么庶出子,爽文情節也沒了,也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了,少年窮了好幾代了,隨便欺吧。

這家庭條件比人家劉備慘多了,劉備的那一支劉氏即便落寞了,但作為中山靖王的后代,人家父親起碼也是舉孝廉的縣官,自己家就是自耕農啊。

劉備的族譜可查,自己呢,沒族譜,家族太普通,不配。

劉豐認清現實之后只能老老實實的跟著劉倉挖野菜。

出身的夢破碎了,研究研究自己和家里人吧。

這妹妹叫盈,劉盈。劉豐也搞清楚了哥哥劉倉的年齡,今年十歲,自己今年八歲,妹妹劉盈五歲,記得漢惠帝名字就叫劉盈,可能過去幾百年了,也就不避諱了。

自己這村子位于中山國的北端,名叫南易村,位于易水之南,正是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易水,和臨縣范陽挨得比較近。

劉豐再想了解今年是哪一年,結果是白費功夫,一個十歲的孩子,才不知道今夕是何年。

大致的了解一下,隨后再無任何收獲,劉豐也十分迷茫,再想深入了解還能去找誰啊,父母看樣是不知道了,找機會看看村子里有沒有懂的,既然來這里了,首先得弄清何時何日,這對迷茫的自己很重要。

總不能來這種一輩子地吧,我在三國學種地,穿越三國一農夫?

那才是白來了。

既然是靈帝在位,如今也不像天下大亂的樣子,就證明黃巾起義還沒爆發,要是能夠確認年份,那就好推斷黃巾起義的爆發時間。

自己肯定是要去從軍的,還要大展宏圖呢,當然不能是黃巾軍,一定要去找劉備,最近的就是劉備,當然要去找他,自己不僅要找劉備,還要幫助劉備匡扶漢室,想想就熱血沸騰。

劉豐也是個蜀漢的鐵粉,三國只站劉備這邊,但是他不黑曹,只厭吳,厭周瑜魯肅死去之后的吳。

桃園三結義,釋何為忠義。

有無數成就江山大業者為了國家而殺害兄弟,劉備卻是為了兄弟而不惜把國家害了。

世人皆傳,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炷香。

有無數陰謀論者、黑劉備者,以各種角度解釋征吳以及托孤,但是解釋不了明明征吳只需派遣一大將即可,劉備卻要直接親率大軍征討。

文臣武將都勸不住,結果夷陵之戰陸遜營燒七百里,剛剛成立的蜀漢基業毀于一旦,國力大傷,國家日后的支柱謀士武將多亡于此役。

劉備看著這剛剛成立不久卻又陷入危機的政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矣,方有古今之盛軌,舉國托孤,將這個四面破碎岌岌可危的國家及自己年少的孩子劉禪都托付給諸葛亮。

其后便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忠臣與智者化身,蓋追先帝之殊遇,為實現興復漢室的目標,終因積勞成疾,秋風星落五丈原。

后有弟子姜維,繼恩師孔明之遺志,終難挽大廈之將傾,國滅仍有一計,欲使漢室幽而復明,一計害三賢,終成漢大將軍絕唱。

從歷史結果論的角度看,劉備和諸葛亮最終都是失敗了,但卻于歷史的長河中經久不衰,成為耀眼奪目的璀璨明星,歷代史學家為之折服,靠的不是他成就如何非凡霸業,而是英雄獨有的魅力,那百折不撓的意志,忠義無雙的品格。

忠義無雙流傳于世的關羽,卻最終兵敗麥城身首異處。

但人們忘不了他千里走單騎不肯悖兄,來時明白去時明白,無終始者非君子也。成了忠義的化身,歷朝歷代地位節節拔高,加封圣人。

歷史有時任人涂抹,但無法改變的是,其中有的人和故事歷經千年仍被傳唱。

智慧與忠誠的化身的諸葛亮,最終依舊是興復漢室的夢破滅,命隕五丈原。

單以一己之力拔高了一整個姓氏的智商,令對手司馬懿都不得不感慨真乃天下奇才也,代代文人為其流傳,千古名臣,永遠繞不過他,后世尊稱“武侯”。

這種理想主義,才是真正打動人的,三國演義看的不僅是征戰,歷代末年都不乏亂世,甚至三國沒有一個最終勝者,最后讓晉得了天下。

在那個動蕩不安、群雄逐鹿、英雄輩出的時代,看到的不光是驚天動地、氣吞山河、改變歷史進程的戰役。

而是那些書寫了歷史的古人,那些忠貞不渝、舍生取義、永垂不朽的精神,鮮明的性格、不滅的理想、永存的信念。

不是曹老板不香,而是劉備更讓人折服,必須要跟著劉備一路創業,劉備一路艱辛,自己要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幫助劉備少走彎路,畢竟自己可是對三國歷史十分熟悉。

劉備還會跟歷史一樣到處投奔群雄?完全不需要!劉備根本不會窘迫到那一步。

還能四處流浪?不可能,根本不可能,直接帶劉皇叔起飛。

劉豐又嘿嘿了起來了,給他兄妹兩人看的直發毛,悶著頭扒拉野菜不理會在一邊發癲的劉豐。

等著劉倉和劉盈挖了不少,三人一同溜達回家中,鉆到伙房里,看著土灶臺,上面有個大鐵鍋,好家伙,還是地鍋,古老的嘞,燒個柴火雞不得一絕。

“二弟,去舀水來。小妹,把柴拿來。”

“哦哦。”劉豐走到水缸前用葫蘆瓢把水舀起來倒到鍋里。

劉盈點起火來,劉倉開始忙活,舀面擇菜,一頓忙活之后蓋上鍋,幾人走出伙房等著開鍋。

待開鍋后,劉倉便帶著劉豐劉盈去田里喊父母回家吃飯。

如今正是盛夏,正到了河北大地麥子成熟刈麥之時,收割之后百姓又能夠囤積糧食。

劉豐家中正忙著最后的收割,見到孩子來喚,于是夫婦兩人從地里離開,看著劉豐也一起來了,關切的問道怎么不在家里待著,劉盈說家里還有半塊麥餅,夫婦兩人這才明白,于是五人向家中行去。

劉豐正好心里還有很多問題要問,便在路上一并問去。

“咱家有幾畝地?”

“十五畝。”

“哦呦?還不少呢。”

不會是個小富農吧,不對啊,富農的孩子怎么還會被餓暈。

“家里有幾頭牛?幾只雞?”

“哪有牛,哪有雞。”劉倉有些無語,這弟弟光說胡話。

“家里可有余糧,可還頗有家資?”

劉倉白眼:“有家資還能被餓昏過去?”

“奧奧,好吧。”得,合著什么都沒有唄,簡直是一個頭兩個大。

“這么多地怎么還能給我餓昏了?”劉豐繼續追問。

“這孩子,今天怎么這么多問題?”男子不禁笑著。

看著沒人回答他,劉豐無奈的跟著往家里走。

回到家中,眾人坐于堂內案前,劉豐直接一屁股坐了上去,女子將菜羹盛到陶盆中端了上來,一碗碗的舀去,放在各自面前,忙碌了一天的幾人都餓了,端起菜羹大口喝下。

劉豐咂么咂么味,這菜羹是真淡啊,除了磨的面和野菜,也沒有別的了,更別說肉了。

想到這種生活,可能還要持續上數年,劉豐苦著臉抿著嘴,抬頭看向房頂的木結構,無奈的搖了搖頭,真慘啊。

喝一口,不僅極其淡,而且還跟好喝不沾邊,累死也嘗出不來肉味,沒辦法,喝吧,不喝估計還得餓暈過去。

不過喝下這碗羹,倒是感覺七分飽了,或許是水飽吧,至少里面有面粉,也就是自己現在這個身體能遭得住,換成原來的身體,哪受得了這?

劉豐又想起了白天的問題,于是問起來家里的收入。

“今年的收成應該不錯,這十五畝地,大約能收成三十石糧食。折下來也就一千五百錢左右,田稅五十錢,口賦六十錢,算賦二百四十錢,獻錢三百錢,戶賦兩百錢,若是再交更賦還需三百錢。又余不下多少錢了。”女子嘆了口氣說道。

劉豐聽著這一連串的賦稅懵了,這賦稅這么重的嗎?

今年收成這么好,可是面對著如此多的賦稅,對他們家庭來說是巨大的壓力。

“要不,今年的更賦就不交了?我前去當更卒便是。”男子猶豫了一下。

“當然不行!若是恰逢耕作之時家里的地不就耽誤了。”女子十分堅定。

“口賦算賦是什么?”劉豐疑惑。

“口賦算賦皆為人頭稅,尚未成年的孩子要交口賦,每人二十錢,成年后交算賦,一人一算一百二十錢。因此家中有幾人便要交幾份錢。”男子悠悠的嘆息。

屁大點的孩子都要收稅,劉豐不知道該怎么說了。

“那獻錢呢?”劉豐又問。

“獻于天子的錢,每人六十錢。”

還要獻給天子?“那戶賦呢?”

“每戶需要交的賦,每戶每年兩百錢。”

劉豐的頭要炸了,這還能不能活了,這簡直是剝削壓迫啊,還讓不讓他們這些老百姓過了。

家里十幾畝地,五口之家,一年的收成就五十石糧食,總共一千五百錢,可是這收成的接近一半都要上交,剩下的才能留給自己,萬一碰上個天災收成不好,光是賦稅都不夠交的。

前兩年河北大地的天氣不好,收成相對較差,他們家交完賦稅之后,將許多余糧賣了來抵男人的更卒,導致家中沒有多少糧食,這才導致余糧不足,直接將劉豐餓昏了。

劉豐長嘆一聲,怪不得漢末天下大旱之后爆發了黃巾起義,地里沒有收成,老百姓飯都吃不上了,還要交賦稅,但凡有點活路也不至于造反。

感慨著生活的艱難,劉豐絕對不能就此過完一生,肯定要改變的,一邊吃著飯一邊開始琢磨起來。

吃完飯天色已經有些昏暗,幾人跑到院子里坐著,劉豐看著眾人無所事事,只覺得十分無聊。

“咱家有書嗎?”劉豐突然想到。

“啥?咱家一個識字的都沒有,你跟我說書?”劉倉瞥了劉豐一眼。

劉豐就這么干坐著,看著天空逐漸變暗:“……那咱坐在這干嘛,干瞪眼?”

“你說要干嘛?”劉倉也想知道。

“額……不知道,所以才問你們。”

“從小不就這樣嗎?”

“哦……”劉豐無語,接著又看向劉倉,“村子里有識字的嗎?”

“當然有啊,村里的老者識字。”父親思考了一下。

“那我能去學認字嗎?”

“啊?”家里四個目光都聚了過來,怎么劉豐突然要學認字?

父親感到有些詫異:“為何要學認字?”

“咱家總不能一直依靠田地生存啊,不僅我要認識,哥哥、妹妹都要認字。這樣在以后才有機會,通過讀書識字改變家族命運,能去縣里謀生也好啊。”

在這個年代,能夠從平民百姓的田間地頭脫離,似乎就是大志向了,多少人一生都脫離不了這片土地,可怕的是根本沒什么人覺得這有不妥,即便有人覺得不妥,但也絲毫改變不了什么現狀。

“或是軍功,或是學識,這兩個總能使家里現狀得到改變。”

聽到劉豐這話,夫婦兩人都愣住了,男人有些恍惚:“我兒有大志向。”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垣县| 寿光市| 大姚县| 宁安市| 蓝山县| 敦化市| 耒阳市| 杭锦后旗| 凤庆县| 许昌市| 汉中市| 临漳县| 岚皋县| 西青区| 漳浦县| 宝山区| 滦南县| 鄂伦春自治旗| 尤溪县| 丰宁| 隆林| 巴南区| 舞钢市| 信丰县| 华安县| 江陵县| 黄浦区| 保山市| 景德镇市| 普格县| 鄂尔多斯市| 东台市| 白城市| 永州市| 鞍山市| 托里县| 涿州市| 富顺县| 巴林右旗| 罗甸县|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