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兒,便是這個一直喋喋不休的人的名字,是在不知道多久之前出現在潘及城身邊的一個奇怪家伙。
他有著不可思議的本領,就潘及城所知道的,空空兒對靈能設備有著絕對的掌控力,只要它們處于開機狀態,他便可以進行操控,甚至沒有開機,空空兒也可以使用自己的能力強制開機。
例如潘及城的通訊終端,這個前租戶留下的無線音響,還有上班時候面對的顯示器,空空兒都可以操控著它們,以此來發出自己的聲音,還有發送文字信息、操控圖像顯示之類的,不斷地騷擾著潘及城——像無法驅逐的蒼蠅一樣,讓潘及城煩不勝煩。
一開始,潘及城還以為空空兒是一個高明的黑客,那樣做是來戲耍自己,畢竟本領高的人就可以為所欲為,靠著自己的技術能力,找自己這樣一個人開心也是可以的。
后來等稍微熟悉了一點,空空兒才對潘及城進行了自我介紹,他是一個修行者,因為偷了不該偷的東西,被人抓到,斬了軀殼,只留下元神,讓他投胎轉世,沒有對他趕盡殺絕。
但空空兒卻不愿意那樣做。他知道,現如今是成仙的最后機會,等到他轉世重修,破解胎中之謎,踏上修行的道路,需要耗去太多的時間,即便他修行無礙,能夠飛升成仙,到那時候已經錯過了最后的時機。
權衡利弊之后,空空兒覺得與其自己修煉,還不如找個有能力修煉成仙的人,助他修行,等到那人成仙時候掌握斡旋造化之力,為他再造軀體,來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于是空空兒沒有轉世重修,而是施展秘術,讓自己的元神遁入靈能網絡當中,讓自己可以停留在世界上更長的時間,對那個有資質的人進行教導,也就是早些年修仙文里,戒指里老爺爺的角色。
空空兒選擇的那個人,就是潘及城了,兩個人的緣分就在這里。
因為他所偷的那件東西,就是一門修行功法,他把那門功法藏到了潘及城的腦海中,有著修行資質的潘及城,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把那門功法所掌握。
出乎空空兒預料的是,潘及城聽到了他的介紹之后,馬上就被嚇到了——對于潘及城來說,如果他還是一個在校的學生,會認為這是一場屬于自己的機緣,是改變自己命運的一個機會,就像無數小說中那樣,獲得了人生中缺少一塊拼圖,人生變得完整起來。
但潘及城已經出社會了,比原本的自己要成熟了,知道機遇常常伴隨著危機到來,風險與收益相隨——空空兒這樣一個修行界的高手,都因為這一份功法被殺了,自己這個用了賊臟的,如果被那修行門派的弟子找上門來,還不知道是個怎么處理辦法。
如空空兒一般被斬,那是非常有可能的,只是偷尚且如此,更何況是修煉呢。
再者,如果空空兒被抓到是幾年前的事情,潘及城還能放心一些,把這個送上門的便宜給占了,但那就是前幾天發生的事情,讓他如何不擔心。
知道潘及城心中的想法后,空空兒卻說,潘及城是自己嚇自己,但這不怪他膽小,剛剛踏入修行的人都會這樣,因為靈力的作用,修行者的內心會變得非常敏感,心神不穩,五蘊熾盛。
這樣狀態下修行者情感會很輕易地達到極致,歡喜就比歡喜更歡喜,痛苦就更痛苦。同一件事,對于普通人來說,只是情感的起伏,在修行者這里,便是驚濤駭浪。
而這,便是修行中人的第一障,也就是自身的變化影響了對外界的感知,是由人向著修行者蛻變的一個過程,是必然要面對的事情。
出現在潘及城身上的,便是恐懼到了極致,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因此哪怕掌握著能夠成仙的修行功法,也有著不錯的資質,潘及城也一直沒有修行,只是靠著功法的主動運行緩慢地積攢出微弱的靈力。
那些名門正派,自有一套規程來解決弟子的問題,要么是一顆破障丹;要么是閉關靜修,念誦黃庭,來個百日筑基,度過這一障。
空空兒之前有幾十種辦法幫潘及城突破,但他現在沒有。沒有別的選擇,空空兒便一直在靈能網絡中游蕩,不斷地開解著潘及城,用自己的話聊來解開潘及城的心障,讓他早日踏上修行大道。
經過好長一段時間,潘及城才適應了下來——已經差不多可以忽略空空兒幾乎無時無刻對自己進行的騷擾,把他那喋喋不休的話語當成白噪音來聽了。
不過,今天的情況不一樣,潘及城明顯對修行來了興趣,很明顯,他的情況轉好。
在問出世上是否有仙之后,潘及城又問道:“那我現在修行,真的可以成仙嗎?”
聽到潘及城的問題,空空兒的聲音變得欣喜起來,急忙說到:“成仙當然是可能的,古往今來,自人們懂得修行開始,便有成仙的!”
接著,空空兒又說到:“你以前聽到我這功法是偷來的贓物,恐怕丟了功法的門派找來,把你給怎么怎么樣,怎么今天你怎么改變想法了!”
空空兒的話令潘及城嘴角開始逐漸地上揚,最后凝聚成一個夸張的笑容:“因為,今天我才感覺到,靈力這種東西,是真的很好用啊!”
“如果我沒有修行,遇到今天的事情,會怎么收尾?生活肯定會被攪得一團糟,身敗名裂都是輕的,但是有了力量,哪怕很微弱的一絲,卻能夠很輕易地解決掉一個麻煩。”
“未來的事,誰能說得準?修行能夠為我帶來眼前的便利,何必操心未來的事情。”
雖然沒有攝像頭給空空兒,讓他“看”到潘及城是怎么一種樣子,但他可以感受到潘及城的不同:“收心,收心,你剛剛踏入修行的道路,心神不穩,不要胡思亂想,你之前是恐懼,接著是因為工作而產生的麻木,現在是太過亢奮,這都是不好的。”
“不過,你終于決定要修行了,那是再好不過了。”
對于修行中人,最忌諱的便是胸無大志沒有追求,最重要的便是志氣。
修行的關鍵之一,便是心勝于物,將自己的意志作為第一推動力,把自己體內的靈力推動,那些修為有成的人物,無一不是有大毅力、大勇氣、大智慧的人,發出大宏愿的,也有不少。
例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那位。
要知道,認知自我與這個世界的過程,便是修行的過程。
人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圓圈里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圓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修行的越高深,便越發知道天地之大,宇宙之力是多么浩瀚,相對之下,人類個體是多么地渺小,讓人不由得不生起敬畏與恐懼之心,這便是天地之間有大恐怖。
因此,有著相信自己,有著戰天斗地的豪情,對于修行者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話夸張了點,但是也差不多是那個意思。
現在潘及城有了目標,哪怕只是因為修行的力量在他生活中給了他便利,只是為了力量而修行,那也比毫無志向、甚至是抗拒著修行來的好。
畢竟不久前發生的那件事,是真真正正地讓潘及城感受到了修行的便利,體會到了掌握著法術的妙處,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潘及城才能改變自己的認知。
心念一變,潘及城體內的靈力流轉,便開始變得活潑起來,一個周天循環下來,積攢的比過去幾天都要多,但空空兒卻阻止了潘及城這樣做,因為這時候的他非常容易走火入魔。
戰天斗地固然是修行者所需要的心境,但卻不是潘及城這樣的小蝦米所考慮的事情,路要一步步地走。
“那么,我該怎么修行呢?”費了些功夫,潘及城才把自己臉上的笑意給壓制下去,平復了心情。
但是讓人看他一眼,那精神煥發的樣子,就知道他遇到了喜事,在修行者身上,心境的變化是最為直觀的,是直接干涉到靈力變化。
“修行……你先去樓下,再點一些吃的,有肉的話,買一些肉的。”空空兒說到:“能量守恒懂不懂,你修行的時候積攢的靈力是從哪里來的?靠著身體從外界汲取的,但你現在沒有直接從靈能中攝取能量的境界,也沒有什么金丹靈藥給你,只能靠吃的了。”
“靈能的外在表現形式,一共有一千兩百九十六種,人體能夠直接攝取的、能夠進行轉化吸收的,只有那寥寥數種,你這里沒有什么靈谷稻米,和煉制的丹藥,所以多吃一點食物,以量補足質的不足。”
“而且今天你把積攢的靈力耗費出去不少,身體消耗大,需要多吃一點東西,補一補。”
潘及城恍然大悟,說到:“難怪,我覺得平時一份足夠的炒粉,今天吃了竟然沒有感覺到吃飽,原來原因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