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識時務
- 制霸大航海:我為大明續(xù)運三百年
- 唐宋文風
- 2418字
- 2024-09-20 12:19:10
“這位差官,您真的是搞錯了,那人真的是賊偷兒,我就是抱打不平!”
出手的姑娘眼見著兵馬司的人要拿她,嚇得小臉煞白,連連解釋。
她好心好意的幫忙,怎的反倒被當做了罪犯,周圍人也沒有一個出來作證的,她上哪說理去?
“是非對錯,去了兵馬司自見分曉!”
小校不想與那姑娘糾纏,示意身后兩名兵馬司的鋪甲上前,一左一右擒住姑娘的手臂,便要押往兵馬司。
姑娘掙脫不得,急得眼圈泛紅,淚眼汪汪,看著實在叫人心疼。
“慢著!”
一聲高喝如平地驚雷,隨即便見得部分圍觀的人讓開了一條道。
頭戴纏棕大帽,身著寶藍色羅褶,腳踩細節(jié)軟底兒鞋的宋之墨,在小廝李二的跟隨下,于眾目睽睽之中昂首闊步地走到了小校跟前,看了眼路見不平,出手相助的姑娘,正要為她說話,卻立時瞪大了眼睛。
剛才被人群擋住了些許視野,姑娘的相貌看不真切,這會兒看清了,宋之墨卻是震驚了。
抱打不平的姑娘,竟是早間那對擺攤賣早食夫婦的女兒,喚作盼兒來著。
“盼兒姑娘!”宋之墨驚訝地叫出聲。
怎么都沒想到,這長相秀麗,看似文弱的女孩兒,居然還會點拳腳功夫。
早間只以為她是因著父母被呵責才得理不饒人的,不曾想是有本事的,幾下子就把賊偷兒給制服了。
盼兒似乎也沒想到,這么快就遇上了早間令她討厭的少年。
看著淚眼朦朧的盼兒,宋之墨柔聲安慰道:“不怕??!”說著便轉向領隊的小校語氣冷淡,“這姑娘說的,我可以作證,那人就是賊偷兒,姑娘乃打抱不平,應當受嘉獎!”
盼兒淚眼婆娑地看著宋之墨,怎么都沒有想到這個令她討厭的少年居然會為她站出來。
周圍那么多成年的漢子,個個做了縮頭的烏龜,反倒是討厭的少年獨自為她出頭作證。
想想早間自己還不給他好臉色,盼兒心里頭隱隱升起了一絲愧疚。
“你們認識?”
小校沒想到還有人敢為這事出頭,陰翳的目光上下打量著宋之墨,見他的穿著打扮不似普通人,眼中沒來由的多了幾分警惕。
“見過!”宋之墨隨口答道。
“首領,這人死了!”
卻在這時,兩名鋪甲眼見躺地上的賊偷兒瞳孔擴散,蹲下身伸手探了探鼻息,又在他的脖頸動脈處摸了摸,感覺不到任何氣息。
看來是剛才姑娘還有那一群閑漢下手太重造成的。
圍觀的人頓時議論紛紛,朝著盼兒指指點點。
被稱作首領的小校神色一正,雖是搞不清宋之墨的身份,不敢得罪,卻還是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態(tài)度,朝著宋之墨微微抱了抱拳。
“小舍兒,不好意思,鬧出了人命,你又與嫌疑人相熟,所言不能作為證詞,我不敢擅自做主,人我們要帶走!”
宋之墨聽了眉頭微蹙。
被押著的盼兒更是小腦袋‘嗡’的一聲,俏麗的臉蛋嚇得毫無血色。
她怎么都沒有想到只是路過幫著抓個賊,怎就會鬧出人命來,嚇得渾身哆嗦,眼淚‘啪嗒啪嗒’地往下掉。
“大明自太祖高皇帝欽定《大明律》,對于盜竊者向來處罰嚴厲,民間百姓若失手打殺了強盜,當予以寬恕,不追其責!”
宋之墨還想為盼兒爭取一下,一個小姑娘真要被抓到了兵馬司,還攤上了殺人的案子,就算最后厘清了緣由,怕也沒臉見人了。
“小舍兒你說的有理!”首領官迎著宋之墨的目光,話鋒卻是一轉,語氣強硬,“除非有更多的證人來,現在死了人,兵馬司也沒有權利判決,得把人送到‘巡視中城察院’?!?
“鬧不好這事還會驚動應天府,甚至是南京刑部,所以某家做不了主!”
首領官嘴里的‘巡視中城察院’簡稱‘巡視察院’,乃是巡視中城御史官廨即所謂的巡城御史,與南京中城兵馬司只有一墻之隔,位于上元縣衙旁邊。
首領官搬出了巡城御史,應天府,南京刑部,倒讓宋之墨多留了個心眼。
眼前人要真是大公無私倒還好辦了,至少盼兒去了兵馬司或者‘巡視察院’人必是無恙。
可首領官看向自己的眼神除了陰翳,還帶著絲若有若無的挑釁,這倒讓宋之墨警惕起來。
保不齊死掉的那個賊偷兒跟眼前人有莫大關系。
南京城里三教九流,不論‘打行’或是‘棍徒’,與五城兵馬司,巡城察院,上元、江寧二縣,甚至應天府,南京六部或多或少都有聯系。
這幫子人無孔不入,不止上元、江寧二縣中有不少胥吏、差役就是這幫子人在擔任,甚至應天府、六部衙門里都有這些人的身影。
宋之墨手底下夫子廟那四百來號人,跟這些上了臺面的‘打行’、‘棍徒’比起來完全不夠看。
想到這一層,宋之墨看了眼渾身發(fā)抖的盼兒,不露聲色的退到了一邊。
“識時務!”首領官看了眼認慫的宋之墨,冷笑一聲,手一揮,押著盼兒就往升平橋方向走去。
“盼兒!盼兒!”
就在這時,大街上響起了‘嗚嗚’地哭喊聲,接著便見得人群中沖出來一對四十出頭的中年夫婦。
二人正是在內橋旁的王府營大街擺攤子的盼兒的父母。
他們得到消息火急火燎地跑來,就看到自家女兒被官兵押著,頓時急得大哭大喊,婦人更是嚇得哭天抹地的眼淚橫流。
“爹、嬢!”
盼兒看到自己的父母,一下子就回了神,‘哇哇’大哭,使勁兒掙扎著想要奔向自己的父母。
這一幕,看得周圍的人那是唏噓不止。
聽著盼兒一家人悲慘地哭聲,宋之墨拍了下站在旁看熱鬧的李二,嚴肅地看著他,稍作思考說道:“看看形勢,你持家里的貼子去趟南京刑部還有都察院,再從夫子廟的‘棍徒’中找?guī)讉€訟棍,把今日的事寫成狀紙,遞到應天府。”
“另外通知夫子廟的‘打行’讓他們派出人手,找到今日參與打人的那幾個漢子。”
“再給中城兵馬司的劉大有說一聲,讓他務必照顧好盼兒,辦成了我宋家記他的好。”
“少爺!”李二瞪大了眼睛看著宋之墨,壓低了聲音,“您是要插手這事嗎?靈璧侯還有胡公可是讓您近段時日低調行事?!?
“依小的看,盼兒姑娘這事不好解決,瞧那首領官的模樣,鬧不好這被打死的賊偷兒背后牽了不少人?!?
李二因著自幼機靈,早早被宋良臣安排到了小孫子宋之墨身邊伺候,這些年下來跟著宋之墨在府里聽多了朝堂上爾虞我詐,殺人不見血的斗爭。
所以瞅一眼這事便看出了些許端倪。
“哼!”
宋之墨黑著臉,冷聲道:“一個黃花大閨女,有大好的未來,不能就這般讓這些短壽命的殺才給禍害了,老子沒見到也就罷了,碰到了豈能袖手旁觀?!?
“莫再多言,照我說的做!”
見自家少爺說得如此堅決,李二不敢再勸,點頭應是。
心里頭卻是盤算著把這事給北京、中都、還有吳江那邊都遞個信,自家少爺要行好事,家里人總得知道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