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月坊,陽信縣最大的風月場所,也是陽信縣最熱鬧的街。
還未到傍晚,風月坊內(nèi)已經(jīng)喧囂起來。
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
耍猴的,耍蛇的,耍雜技的隨處可見。
“糖葫蘆,好吃又甜的糖葫蘆,兩文錢一串,好吃的糖葫蘆...”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胸口碎大石,天下只此一份,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走個人場...”
“公子,要不要進來玩玩,我們錦繡樓的姑娘可是一個比一個漂亮,保證讓你滿意...”
“有小偷,快抓住他,快抓住他。”
“肉包子呢,新鮮出爐的肉包子,三文錢一個...”
林煜和冉小夭行走在路上,看著四周絡繹不絕的人群,不禁感慨,“好熱鬧啊,明明大家剛剛才經(jīng)歷了劫難?!?
“人類總是這樣,好了傷疤忘了疼,但這也是調(diào)節(jié)情緒的一種方式,過于壓抑反而不美?!?
“哼,好話都讓公子說了,我還能說啥。”
“哈哈,我們到了,開始擺攤?!?
喧鬧的坊間,書畫售賣的地方相對冷清。
這倒不是說這里的人少。
書畫買賣的地方人很多,而且是風月坊內(nèi)的消費重地。
整個風月坊,最囤積的地方無疑是那些風月場所。
而第二就是書畫售賣地。
有道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為了對得起幾十年的寒窗苦讀,無論是書籍還是書畫作品,價格普遍高昂。
當然,拋開藝術價值,書畫本身的成本就不低。
一串糖葫蘆兩文錢,一個肉包子三文錢,一斗精米四十文,而一張作畫用的宣紙就價值一文錢。
宣紙可是消耗用品,說沒了就沒了。
一個丹青名家,哪怕是天賦異稟,所消耗的宣紙也是天文數(shù)字。
這還不算筆墨的消耗。
在古代,文人墨客基本都是錢堆出來的。
寒門弟子難出頭,很大原因就是因為沒有足夠多的錢財供給學習。
林煜寒門弟子都算不上,他就是普普通通的百姓。
他能在十五的年齡考中秀才,絕對是不折不扣的神童。
而哪怕是神童,林煜的丹青和書法造詣都不高,只能算是入了門,所做字畫,就算售賣,大概率也是購買他的人氣。
字畫這東西,技藝是一方面,名氣更為重要。
名家的畫作,哪怕是涂鴉都比民間大師值錢。
如果要是死了,那就更值錢了。
言歸正傳,林煜之前的畫不值錢,就算有他名氣加成,實際也不值錢,除非他現(xiàn)在死了,作品成了孤品,估計還能賣上一定的價格。
但現(xiàn)在他今非昔比。
浩然正氣(5級):7650/10000
書法(4級):1500/5000
丹青(4級):1250/5000
四級的丹青和書法,比三天前直接提升了兩個等級。
四級的丹青什么概念,相當于是功法小成,在現(xiàn)代繪畫中,怎么也是教師級別。
但這還不夠,如果可以提升到五級,那就是名家級別。
哪個等級才有資格讓書畫大賣。
可惜時間不等人,他們家已經(jīng)要山窮水盡,揭不開鍋,他必須提前出來營業(yè)。
而為了保證畫作可以賣出去。
林煜準備使用大招。
只見他擺好畫板,卻沒有研磨,也沒有拿出毛筆,而是從帶來的背包中拿出了許多木炭。
四周圍聚了不少公子哥,當然目光都不在林煜身上,而是在冉小夭身上。
今日份的冉小夭依然穿著三娘給她的三澗裙,不過不是之前那條青色的三澗裙,而是這幾日三娘重新為她量身縫制的新裙子。
衣服也是新的,都是三娘這幾天日夜操勞,縫制而成。
款式形狀或許比不上那些裁縫大家,勝在得體合身,最重要的是充滿了溫情。
冉小夭表示喜歡極了。
如同鮮花一般的笑容在陽光下綻放,令本來就傾城的冉小夭看上去更加美麗動人。
四周的書生公子都有些走不動道,駐足之間,有人忍不住上前攀談起來。
“這位小姐你好,在下陽信書院陳一鳴,敢問姑娘芳名?”
能以地方名稱為前綴的書院一般情況下都是很不錯的書院,比如應天府的應天書院那就是大宋第一書院。
陽信屬于也許在整個大宋不算什么,但在陽信縣這一畝三分地,光是名字就令人感到榮譽。
只可惜,冉小夭并不感冒。
她生前家庭富貴顯達,什么樣的公子書生沒有見過。
對于那些只會死讀書,或者表面正經(jīng),實際滿心齷齪的男子,她一點興趣沒有。
所以對于陳一鳴的問候,她甚至連正眼都沒有看一下。
陳一鳴尷尬的站在原地,四周友人無不傳來揶揄的笑聲。
搭訕美女吃了閉門羹多少有些令人難堪。
不過陳一鳴也是玩得起的人,尷尬之余主動退下。
“哈哈,我們陳公子也有吃癟的時候啊?!?
“瞧瞧,臉都紅了,是羞澀嗎?”
“滾啊,你們幾個,有本事你們上。”
“上什么上,沒看見人家姑娘眼中只有林子陽嗎?你比得過林子陽?”
“林子陽,靈江書院那個林子陽?”
“不是他還有誰?!?
“哼,林子陽又如何,同樣是秀才,難道我還不如他?瞧他細胳膊細腿的,能來幾個回合?!?
“粗鄙,太粗鄙了,一鳴你腦子要是少一點美色,說不定早就高中狀元了?!?
“說的你們好像很正氣似的,有本事你們今晚不要去醉夢樓啊。”
“咳咳,此事怎能一概而論,你是在搭訕良家婦女,我們是正常的取材,好了,不說了,不說了,林子陽的畫似乎完成了,這么快?”
“我聽說他父親被征兵征走了,如今販賣字畫,看來是真的了?!?
“噓,別討論他父親的事,秀才被征兵,其中必有蹊蹺,我們還是少過問為好?!?
“是極,咳咳,都說林子陽學問好,經(jīng)義策論信手拈來,倒不曾聽說他在丹青上有何造詣?!?
“怎么不見他用筆,反而用炭作畫,莫非家中已經(jīng)窮困到買不起筆墨的程度了?”
林煜被認了出來。
這也是必然,陽信縣說小不小,說大不大。
說小,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過縣城。
說大,稍微有點名氣,滿城皆知。
林煜神童之名很早就有了。
十五考中秀才算是坐實他神童之名。
不過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算不上神童了。
在大宋,男子弱冠為成年,也就是二十歲。
但成家立業(yè)十五就可以。
所以林煜已經(jīng)不算是神童,現(xiàn)在的他當?shù)闷鸩湃A橫溢的天才之名。
天才之后?
那就是真正的中流砥柱,名家大師。
眾人議論間,林煜展示了自己的畫作。
眾人猜測有一部分是對的。
如果再沒有收入,他真的買不起筆墨了。
不過今日作畫使用木炭,卻是他取巧之作。
畫板翻轉,眾人定睛看去。
這一看,無不倒吸涼氣,驚愕的呆在原地。
只見畫板之上,一個美麗的女子躍然紙上。
媚眼,細眉,瓊鼻,櫻唇,五官活靈活現(xiàn),層次豐富,細膩動人,最重要的是其中光影的運用。
人們第一次在一幅畫中看到了確確實實的‘光’。
寥寥幾抹擦拭,黑與白的對比,光影效果得到最大的綻放。
此時此刻,眾人甚至忽視了畫中女子的美貌,沉浸在現(xiàn)代藝術的震撼中。
“這,這,這是怎么做到的?”
“鬼斧神工,鬼斧神工,竟然只用木炭就做出如此驚人的畫作?!?
“不可思議,竟然有如此寫實的畫作?!?
“林子陽,這幅畫你打算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