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密謀(求追讀)
- 大漢武夫
- 關山皈馬
- 2119字
- 2024-09-29 00:00:00
光和七年七月十五,皇甫嵩的營地之中,迎來了幾位不速之客。
此時,皇甫堅壽在自己的營帳之中,正打量著一位跟隨自己的元老級人物。
他面前的李利,多少還有些青澀,褪去甲胄只看面容,分明還是個少年。
只不過生的高大健壯,更是武藝出群,才伊始就被安排做了軍侯,領著一曲人馬。
“李傕是汝的叔父?”
李利道:“回司馬的話,的確如此。”
皇甫堅壽又問:“那他知道汝在我麾下做了軍侯,如今來到冀州的事宜否?”
李利點點頭,“自是知曉。”
皇甫堅壽心中暗道,“自己初次領兵,麾下都是親爹安排的,而老爹之前就在北地郡當太守,李傕家族都在北地郡,招募到他的從侄,也是非常合理的……”
合理個鬼啊。
李傕,李稚然,那可是董卓麾下的鐵黨!
是跟隨董卓一起,在張奐,段颎麾下平定過數次羌人叛亂的強人。
莫說他的侄子,便是他的族人被皇甫家征募,不論是怎么看,都不太正常好吧!
皇甫堅壽頓時意識到,或許他對自家老爹的理解和認知,似乎從來都不夠全面。
“看來得摸查一下自己麾下最早的這些部曲,到底都是些什么成分。”
心中打定了主意的同時,皇甫堅壽又把重心放在了眼前的事情上。
“汝覺得,東中郎將派人前來,到底有什么目的?”
李利并不猶豫,又如同不知董卓和皇甫嵩之間的齟齬。
“冀州失利,定然是來求援兵的?!?
這話說的非常官方,也非常合理,并且董卓派來的人,也的確是求援的目的。
但廣宗戰局已經被董卓搞得一團糟,除非朝廷下令讓皇甫嵩總攬,否則無論如何,皇甫嵩都是不愿意輕易介入,免得自己被董卓的愚蠢所牽連到。
皇甫堅壽也是這個想法。
一場牽扯數十萬人的戰斗,無論如何,都是不可能有兩個主帥的!
權責一致,古往今來,這是不變的道理。
更何況,歷史中董卓在廣宗的戰事上,毫無建樹,他和董卓無親無故,干嘛去幫這一位?
“汝認為,我們是否應該立馬北上,相助東中郎將?”
皇甫堅壽東拉西扯了一會,不經意的問道。
李利拱了拱手,“仆只不過一介軍侯,哪里有妄論軍國大事的道理,無論進退,仆只管奉命便是?!?
皇甫堅壽點點頭,示意李利可以退下。
李利想了想,臨走前又說道:“是仆沒有早些告訴司馬,讓司馬為難了。”
李利的確是個心思玲瓏的,哪怕皇甫堅壽本來因為李利身份的問題心中正在嘀咕,但這樣一句話,誰聽起來不舒心呢?
皇甫堅壽想起來,之前在豫州戰場上,李利就既有勇武,又有心思,要是沒有李傕這重關系,無論如何,都是值得重用的。
但說到底,這李利暫時還不是自己人啊……
李利離開,孫堅,紀靈,劉辟三人立馬被喚了進來。
這三人倒是他的心腹,甫一落座,皇甫堅壽便開口道:
“董卓派人來求援,我看求援是假,試探我父是真?!?
孫堅聽聞此話,心中還在沉思,紀靈入官軍的晚,還不太摸得清這里面的門道。
劉辟這個渾人,反倒說了句大實話,“俺覺得他打不贏,想拉個墊背的?!?
營帳中既沒有酒肉,也沒有歌姬,本來就是“密議”軍中大事,但劉辟實在是犀利,一上來,就把空氣中的氛圍,徹底殺死了。
秋風恰到好處的穿過了營帳,給這幾位面面相覷的武夫,打了個圓場。
紀靈有些疑惑,“東中郎將,不是以勇武而著名么,怎得……”
孫堅看了眼并無人的帳外,又望向并無打算解釋的皇甫堅壽,道:“怎得拿蛾賊毫無辦法?”
“董并州號稱粗猛有謀,更傳言說是他年輕時能夠左右馳射,但他帶兵嘛……”
孫文臺只是搖頭,并未繼續解釋。
皇甫堅壽敲了敲案幾,見三人都看了過來。
“朝堂上的人物,不知道戰事的形式,但他們偏偏能決定諸多大事,所以家父定是要出兵的,哪怕是做出個樣子,而最好的選擇,自然是咱們這支兵馬?!?
“可既然出了兵,董卓就會想節制我等,要是他勝了,分功沒我們的事,可要是他敗了,又可以說是我皇甫堅壽不聽號令,乃有失敗……”
劉辟聽到后,嘀咕了一句,“好事都讓他占了。”
“所以,兵我們得出,令不能聽他的,而且還得能不被追責,這讓我很為難啊?!?
紀靈斟酌了一下,問道:“司馬似乎篤定,董并州必敗無疑?”
皇甫堅壽點點頭,沒有繼續延伸這個話題,總結性的說道:“這是必然,不必多加思量,還是琢磨一下我等要如何應對才是?!?
孫堅抬頭看去,見皇甫堅壽始終把注意力放在劉辟的身上,似乎想到了什么。
本來他打算立馬開口,又覺得有點不妥,便靜靜的坐在一旁,不再言語。
紀靈倒是有心再問問怎得董卓一定就會失敗,但見皇甫堅壽說的絕對,便壓下了心思,又瞥到孫堅的動作,心中不由的疑惑起來。
反倒是劉辟,這個粗獷的漢子隱約察覺到了什么,又沒能立馬反應過來,只得扣了扣自己的大腦袋,神情有些尷尬。
“是不是有啥事輪到俺了。”
“確是?!被矢詨塾行o奈,提醒了一句?!皬垖?。”
劉辟更是疑惑,但見其他三人一臉鄭重謹慎,不由的壓低了聲音。
“張寧?張寧咋啦……這幾天她雖然忙,但好像還長胖了。”
見劉辟答非所問,又看他一臉的疑惑,皇甫堅壽忍不住感嘆,人和人的差別,實在是太大了!
此去冀州,他不聽董卓的號令,又不想背鍋,顯然是需要獨自立下功勞來和董卓的戰敗分出界限,所以想要利用張寧,或者干脆借的身份和名義來“勾結”蛾賊,不論是情報,戰果,還是其他方面,只要能合作,便夠了。
但他作為皇甫嵩的嫡子,這樣的事情一旦傳揚出去,勢必為整個天下所不容。
所以,張寧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以及張寧能給他提供什么樣的便利,都是需要劉辟這個下屬去做的。
但偏偏,劉辟又是個滿腦肌肉的夯貨!
真是氣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