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符逃離官軍大營的事,絲毫沒有掀起波瀾。
不知是朱儁裝作不知,還是故意為之。
反正,當皇甫酈前去調查的時候,朱符營中,已經人去帳空。
但皇甫堅壽心中清楚,這件事遠遠沒有結束。
盡管朝廷三天兩頭大赦天下,但今歲朝廷明確表示,參與蛾賊動亂的人,不在赦免的行列。
“兄長就這般放朱符走了?”
皇甫酈跟隨孫堅立了芝麻大的功勞后,這次升為軍侯又回到皇甫堅壽的麾下,籌備覆滅波才的事宜。
“阿酈莫不是在說笑?”
皇甫堅壽握住了自己的手腕,道:“孔夫子都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不論他有什么想法,那可是要害我,怎會就如此輕易放他走呢?”
說到這里,皇甫堅壽神色間帶上了幾分笑意。
“孫文臺執意報恩,更是行動在先,我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
“陳王當時在我軍中,受朱符所累,后來更是被他捕獲,還勾連陳國的國相,安能咽下這口氣?自然是會處理此事的?!?
“原來如此。”
說到底,皇甫堅壽之所以不能當下動怒,在中軍大帳公然掀開此事,無非便是因為朱儁本人的右中郎將罷了!
漢末雖亂,但此時此刻,天下大勢依舊牢牢的掌握在漢廷的手中,他想要殺一位中郎將的嫡子,無論如何都是要走政治程序的!
否則,便是被統治階級不容!
而東漢的政治,人治遠大于法治。
用腳后跟想也知道,即便他公然道出此事,但朱儁的人脈和威望,只會使死刑轉為流放,流放轉為赦免,反倒生出更大的禍患。
還不如暗地里告訴老爹,然后派人去做,最后推在蛾賊的頭上!
所謂的陳王劉寵,只不過是個明面上吸引注意的罷了。
而朱符的逃遁,恰好給了皇甫堅壽這個機會。
想想,外出的李利也是時候返回了。
……
五月的下旬天氣晴朗,官軍們在陳國,汝南一帶的掃尾工作,更是如火如荼。
皇甫堅壽腿上有傷,行動雖有不便,但皇甫酈暫代他親自領兵,短短的幾日,便追上了波才,這位給官軍帶來了不少麻煩的渠帥,終究是山窮水盡,已經是一具尸體了。
話說,如今停留在豫州的官軍,已經達到了五萬之數,波才,彭脫,均已經伏誅。
皇甫嵩重新整頓人馬,接下來自然是往北往東,途徑兗州,進入冀州,參與到對張角的合戰中去。
豫州的戰爭,他如今作為統帥,自然大方面的功勞都要落在他的頭上,而在他之下,最亮眼的,自然是他的獨子,以及洛中來的曹阿瞞。
表功,然后請賞,這都是按照慣例,走流程。
不過幾家歡喜,幾家憂。
朱儁的日子,愈發凄苦。
歷史上,汝南陳國的賊寇剿滅之后,皇甫嵩親自給朱儁極力請功,朝廷才沒有追究他在長社的罪責,并且還給朱儁進爵西鄉侯。
但眼下哪怕皇甫嵩再顧全大局,對方長子的所作所為,便是有天大的功勞,在朝廷大事的面前,都顯得無足輕重。
因此,皇甫嵩整頓兵馬的時候,朱儁不得不拉下顏面,來求取一些人馬,試圖走南陽,配合地方軍,擊破自稱“神上使”的張曼成。
無論如何,他朱儁畢竟是個體面人,眼下他所能做的,就是找個軟柿子,去捏一捏,給自己丟失的顏面,貼上些許功勞罷了。
除去皇甫嵩即將和盧植合戰的張角,也就只有盤踞宛城的張曼成,有十多萬的部眾,配得上他這個中郎將前往!
當然,朱儁到底有如何作為都是小事,
皇甫堅壽心中記得清楚,皇甫嵩往北進入冀州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那便是北中郎將盧植,因為“討伐不利”,檻車入洛,被董卓所替代,乃至于盧植在冀州經營的大好局面,險些葬送一空!
不過,他如今初出茅廬,正是需要機會,大展拳腳的時刻。
所謂,風浪越大,魚越貴!
馬蹄陣陣,兵車轔轔。
一路無話,不過一旬,官軍們便北出陳國,進入兗州。
不過,想要從兗州進入冀州,還有一個小小的難題。
那便是兗州的東郡,已經為蛾賊侵占,此地的匪首,喚作卜己。
戰爭一觸即發。
官兵們從豫州的大戰中錘煉而出,對于不過三五萬人的卜己,自然不會放在眼里。
此番沒等眾人開口,皇甫堅壽便率先請命,帶著本部人馬率先進駐倉亭。
“阿酈,東郡人才濟濟,你且持我父的名帖,去東阿縣尋一個喚作程立的,征辟他來,此人頗有謀略,以一己之力保全了數縣,莫要失了禮數!”
甫一入駐地,皇甫堅壽便喚來皇甫酈,去做收攏人才的事情。
不過他也清楚,在這個時代,人才是個很奇怪的資源。
所謂君擇臣,臣亦擇君。
不是你身份高,名氣大,去征辟對方,人家就必須答應。
相反,絕大多數人都會率先投靠他們的鄉黨,其次根據他們的師承,最后才會考慮其他途徑……
邁入兗州之前,皇甫堅壽清楚,豫州人是不會理會他這個涼州來的“野蠻人”的。
潁川的荀家,陳家,鐘家,汝南的袁家……都是政治資源頂級的士族。
因此,出了豫州,他就打聽了此時兗州“在野”的厲害人物。
隨后程立這個名字就立馬就沖入了面門。
一開始他還沒意識到這個程立是誰,直到他聽說程立少年時經常夢到登上泰山雙手捧日,這才反應過來。
這不就是前世互聯網上的吃人狂魔么?
程昱,程仲德??!
讓他感到意外的是,他還以為程昱早就改名了,怎么到現在一把年紀(43歲)還頂著程立的名字?
雖然明知道這位仁兄,作為一個東郡人,輕易不會選擇其他主公。
但此時此刻,自己作為前來討賊的官軍,強行征辟過來,試用一下這種高級人才,又有何妨?
只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
卜己聽聞皇甫嵩掛帥,不出一月平定了豫州,早就亂了陣腳。
眼見官軍入駐倉亭,把兵鋒頂在了他的嗓子眼上,卜己連忙放棄了自己的大本營,一路往北,打算當個流寇!
如此一來,無論皇甫堅壽如何期待程昱,都不得不尾隨追擊,防止放虎歸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