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追夢到長安

用了一個多月,司馬相如沿著懸崖峭壁上的天梯與棧道,翻越秦嶺,終于如愿以償走在長安的大街上。

長安城就像帝國版圖上一塊巨大的磁鐵,吸引著鐵屑般紛至沓來的追夢者。司馬相如就是其中之一。他相當于先行者了。中國歷代文人,幾乎都渴望投身于當朝之文化中心,大展宏圖,或者說白了就是由烏鴉搖身變作鳳凰。司馬相如最終還真成了天子腳下的一只金鳳凰,雖非楚狂人,但作為巴蜀才子,一樣能“鳳歌笑孔丘”(李白詩句),只是他唱的“鳳歌”是很“官方”的,與漢帝國的逼人皇氣相匹配。當然,在他嶄露頭角、引吭高歌之前,也經歷幾番曲折,甚至被厄運整治得跟落湯雞似的。可一旦時來運轉,他總能重整旗鼓,扶搖直上。與生前失意乃至失敗的屈原相比,司馬相如畢竟算是得以善終的,直至生命終點仍然堪稱“成功人士”,因而羨慕者多,仿效者眾。

到了唐朝,李白也是重走司馬相如走過的蜀道,二進長安。第一次時還寫下《南陵別兒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是李白最著名的一幅自畫像。美髯飄飄的李白,揚眉吐氣地告別兒女與鄉親,準備到長安見皇帝去了。忍辱負重這么多年,還不就為等到這一天嗎?這一天說來就來了。可見李白熱愛的并不是江湖而是廟堂,時刻準備著,能夠像鯉魚跳龍門。

離我們不遠的例子還有:一九二二年,自稱鄉下人的沈從文第一次來北京,挾著鋪蓋在前門車站下火車,對眼前豁然敞開的這座古老城市表達了錚錚誓言:“北京,我是來征服你的。”這句話傳誦一時。好像很新鮮,其實是從古至今一代代文人心聲的回音。從此,沈從文這個名字便與湘西風景如畫、民俗淳樸的邊城作永遠的告別,而進入了北京城的記憶。

司馬相如,正是從邊城來到帝都的。我估計他一方面為帝都的雍容華貴所震懾,一方面并不甘心于自身的渺小,躍躍欲試地激發出類似的念頭:“長安,我是來征服你的。”

然而也是在這里,司馬相如第一次體會到夢想與現實的落差。

長安城并沒有拒絕遠道而來的司馬相如,還是給了他一個不能說不風光的位置:被任命為俸祿三百石的“郎”,不久又晉升為漢景帝的“武騎常侍”,俸祿六百石。職責是守衛皇宮門戶,乘車騎馬護衛鑾輿。

有人猜測司馬相如為郎肯定有貴人相助:郎官是皇帝的警衛隊,職責是“掌守門戶,出充車騎”,沒有定額,可多至數千人,郎官不是隨便誰都可以擔任的,它是行政官僚的一個后備隊,在朝廷充當九卿下屬,下放地方則立馬可擔任縣令(縣長),如果被皇帝看中,還可以破格提拔為將相。所以,郎官是青年才俊向往的仕進階梯,只有二千石高官子弟或皇帝身邊的近臣子弟才有資格直接為郎。地方才俊,由郡守推薦按地區分配的名額入選為郎。邊郡青年才俊多以騎射為郎,如飛將軍李廣就以騎射為郎,內地則“以貲為郎”。

司馬相如是蜀郡才俊,當是由蜀郡太守文翁推薦為郎的。文翁,不是一般人,名列《漢書·循吏傳》第一:“文帝末”即為蜀守,他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開辦地方官學的人,時在景帝之初,比漢武帝建元五年(前136)置博士弟子、開辦京師太學早二十年。文翁重視教育,不僅使蜀文化騰飛,而且影響及于巴郡、漢中郡,受到景帝嘉獎,至漢武帝則在全國推行地方郡學,以文翁為之始。文翁終于蜀,吏民為立祠堂,歲時祭祀不絕。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傳說中推薦司馬相如去長安當官的文翁,是繼李冰之后為四川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的封疆大吏,其主要政績除了維修、擴建都江堰之外,就是修學官于成都市中,大力興辦學校(現在成都名校石室中學就是在文翁辦學的遺址上建立、發展起來的),招下屬各縣子弟為學官弟子,發展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質,改變蜀中的社會風氣。文翁尤其重視對各級官員的培訓和考察,曾選派蜀中聰敏好學的張叔等十八人赴京師進太學學習,既學五經,也學法律,學成歸來后,被文翁任命擔任各種官職,干得最好的官至郡守刺史。

文翁化蜀與司馬相如成名幾乎發生在同一時段,又似乎有因果關系:司馬相如的成功,怎么看怎么有文翁化蜀的影響,甚至堪稱其最大的成果之一。文翁作為司馬相如所在蜀郡的父母官,又是改革派的教育家,發掘人才、愛護人才既是其職責,更已成其本能。他是第一個慧眼識英雄、發現司馬相如潛質的人,也正是他,把尚且暗淡無光的司馬相如扶上戰馬,使之凌空一躍奔向輝煌的前程。

文翁辦學,一大舉措就是派遣蜀中青年十余人去京師學習儒家經典,司馬相如是這群幸運兒之一。司馬相如,“文翁教蜀第一批高材生中最優秀的一個”,正是借蜀守文翁派遣之東風,東受七經,還教吏民,開蜀學風氣之先,使蜀學比肩于齊魯。

司馬相如被蜀郡公派去長安“留學”(相當于讀大學),走過成都的升仙橋時才會有那樣的底氣,發出錚錚誓言:“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汝下。”那時他眼中只有詩與遠方。而恩師文翁已把他送上一條金光大道,直通長安。

司馬相如學業完成后沒有還鄉,而是準備扎根長安:捐資入仕,“以貲為郎”,隨即又做了景帝的武騎常侍。這一切,全虧文翁最初的鋪路搭橋。否則一個無名青年很難進入朝廷的視野。

但我仍然覺得,司馬相如初出巴蜀投奔長安,與其說可能源自文翁的推薦,不如說是被自身的夢想所驅動。這才是確定無疑的。長安既是帝國的政治中心,又是文化中心,巴蜀與之相比,就像是荒郊野村,許多方面尚處于未開發或半開化狀態,頂多算江湖。司馬相如想成為長江,就必須流進大海。他行走在蜀道,就是為了尋找自己的入海口。當他遠遠看見長安的城門,相信由此進入就能打開另一片天地。

長安有什么啊?有皇帝。是別處所沒有的。司馬相如不滿足于只被郡縣的長官賞識,他有更大的目標:要讓皇帝知道自己是誰。用現在的話來說,司馬相如一開始就決意走“上層路線”,甚至是“最上層路線”。蜀道雖難,在天地之間彎彎繞繞,對于司馬相如卻相當于最大的捷徑。

事實證明,蜀道無情又有情,確實把司馬相如帶到了最想去的地方,見到了最想見的人。但是否能就此過上最想過的生活,還得打一個問號。

司馬相如一生被兩位皇帝錄用過,一位是漢景帝,一位是后來的漢武帝。

漢武帝帶給司馬相如的影響太大,這一對著名的君臣經常被后人談論,人們反而忽略了最初是漢景帝對司馬相如敞開宮廷的大門,改變了一介書生的命運:由江湖之遠而晉升為廟堂之高。其實,這個景帝并不簡單,使漢朝真正崛起的“文景之治”,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極高的盛世,為后來漢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漢武帝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使漢朝實現了騰飛。只是跟好大喜功的武帝相比,景帝低調得多,并且這未影響他的務實且有效。據說到景帝后期,國家的糧倉全部裝滿,由于糧食陳陳相因,致腐爛而不可食,府庫里大量銅錢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錢的繩子爛了,散錢多得無法計算。

日日常伴君王側,別人高興還來不及呢,司馬相如卻悶悶不樂。他是因劍術超群而被選為武官的,而他自己更看重的文采卻未得到景帝賞識。

其實,這也不能怪景帝看走了眼。景帝天生就不是文藝愛好者,對司馬相如最拿手的辭賦之類根本就沒興趣,他整天關心的是如何可以國富民強,抓經濟,促生產,提高硬實力。至于軟實力,一時半會兒還顧不上。在這種不喊口號只圖實干的“領導”面前,司馬相如一類渴望以筆墨指點江山的文人,反而覺得無用武之地。你忽悠不了景帝。景帝也不需要你替他忽悠別人。

《史記·索隱》對“武騎常侍”的解釋,聽上去還比較威風,“秩六百石,常侍從格猛獸”,是皇帝的隨從兼角斗士。但漢景帝的隨從并不全是角斗士,也有充當儀仗隊員之類的人。據考證,司馬相如就是儀仗隊的一名隊員,而且他的具體工作不是手執大刀、金瓜之類的兵器充作前導,而是執“虎子”后行。什么是“虎子”?可不能望文生義,以為是老虎的崽子:小老虎。不是的。所謂“虎子”,其實是皇帝的玉便壺,因其表面彩繪猛虎圖案,故有此雅號。

司馬相如一點也不喜歡這份工作,骨子里的清高甚至使他覺得攬了個委屈的活兒。但這畢竟是家中父母花盡積蓄才為自己換來的工作,相當于全家豪賭了一把,如果未來能升遷自然算賺了,可要是現在就棄職不干,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

為了避免讓老家的親友失望,司馬相如寫信時總報喜不報憂,說自己在長安一切都好:是的,長安很好,我也很好。

司馬相如作為“武騎常侍”,參加了景帝的幾次出巡,排在隊伍的后面。他不僅沒體會到啥榮譽感,反而下意識地低著頭,怕被人認出似的。其實在長安城里哪有啥熟人啊,分明是過不了心理這道關:司馬相如知道自己是誰,不是誰。手捧的“虎子”,似乎有千斤重,壓低了他的頭,壓彎了他的腰。

司馬相如來到天子腳下,最起碼該干個文秘什么的才專業對口,卻由腦力勞動者變成體力勞動者。為皇上捧便壺,頂多也就相當于勤務員,比沏茶倒水的宮女又強到哪里?文人的自尊心也受不了啊,能不視為侮辱就算有涵養了。

加上景帝從沒正眼看他,視之為千軍陣中的普通一兵,司馬相如自己知道升官無望,熬也熬不到捧硯臺、伺候筆墨的角色。就這樣下去,別夢想當藺相如了,充其量也就評個勞動模范。怎么能讓理想變成泡影呢?可就是這么一份工作,也是花了家里的錢找的,如果輕易不干了,不就讓以前的花費全打水漂了嗎?打掉牙也只能往肚子里咽呀。誰讓自己一開始高興得太早了?

這就是長安給司馬相如的第一個教訓:你以為你是誰啊?誰到了這里都得先當孫子。你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還別不知足,能待下來對許多人都算是福氣了。

這頭一份差使,使司馬相如以切身體會理解了春秋戰國時期某些不得志的門客:“長鋏歸去兮,食無魚,出無車。”可他連彈鋏而歌的勇氣都沒有。歸,往哪里去?總不能白來一場吧。那也太對不起父母的投資、文翁的舉薦。更對不起自己。自己過升仙橋時不是立誓不發達不回頭、不衣錦不還鄉嗎?怎么能這么快就打自己嘴巴呢。

得,還是先走著瞧吧,就當騎驢找馬。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铜峡市| 格尔木市| 松潘县| 西乌珠穆沁旗| 兴城市| 徐水县| 天柱县| 寿宁县| 秦安县| 东平县| 仁布县| 鱼台县| 红桥区| 会东县| 珲春市| 鄂州市| 巩留县| 正定县| 巴里| 二连浩特市| 深州市| 依兰县| 循化| 赫章县| 高清| 华坪县| 甘泉县| 铜梁县| 安义县| 丰原市| 维西| 文昌市| 阿拉善右旗| 怀仁县| 驻马店市| 长海县| 三台县| 民丰县| 胶州市| 视频| 通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