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凡化身與王先生相談甚歡。不多時,王先生便拜別道:“實在公務纏身,不然定要尋個地方與壯士好好相商!”
袁凡哈哈大笑:“近日得識先生實乃三生有幸,先生且去忙,我在家中靜候。”
二人拜別后,袁凡目送王先生步入郡府。瑯琊郡守陳叔寶乃武將出身,膝下素無子嗣,前日其夫人誕下一對雙胞胎。兩個嬰孩甫出娘胎便啼聲洪亮,目光炯炯似有神光,太守視若珍寶。縱是如今朝務纏身,仍每日抽空回府探望。
此二子原是豬八戒與二郎神的一縷元神轉世,只是尚未覺醒真靈。袁凡雖已覺醒前世記憶,奈何修為尚淺,亦難探查二人所在。此刻他暗施神通,化為一根青絲附于王先生發間。
王奉先匆匆趕至太守衙門,入得幕府,見主位空懸,太守尚未到來。他不禁向同僚詢問:“素日太守皆早于我等,今日已遲半炷香,莫非有何變故?”
旁座僚屬擺手笑道:“王兄有所不知,太守夫人新得麟兒,此刻恐在府中逗弄雙生子。”話音未落,忽聞門外傳來爽朗笑聲,只見陳太守闊步而入:“昨日拙荊又為某添二子,待公務稍緩,定當設宴邀諸位同慶!”眾人聞言紛紛起身道賀。
正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袁凡暗自催動神通化作發絲藏于王奉先鬢間,此時聽聞太守新添二子,更蹊蹺的是那對雙生子竟與自己生辰相同,不由暗忖:“莫非是...豬叔與二哥?“
“他二人皆以殘魂輪回,此刻想必尚未覺醒真靈。“袁凡在發絲中思忖,“且附于王先生發間,待太守設宴時再探究竟。“
公堂之上,郡守陳叔寶忽斂了笑意正襟危坐,將文書示于眾幕僚:“都城急報,國師明日便至。諸君可有良策解我瑯琊孩童牢獄之災?“
滿座幕僚噤若寒蟬之際,王奉先霍然起身:“下官以為,朝廷借監聽儀監察各州郡,實為防范仙人轉世者真靈覺醒動搖國本。然此番徹查八至十二歲孩童,想必是監天儀異動,顯示用瑯琊郡十歲左右孩童中有人覺醒了真靈!縱使國師親臨,也不過核驗戶籍名錄,與人數是否相符合而已。“
見郡守微微頷首,王奉先續道:“不若以靜制動,朝廷查出真靈自當是好事,放了其余孩童,若是朝廷既無所獲,那我們可就要多做幾手準備了!“
“王兄話太對了!”袁凡化身的發絲突然震顫不由的暗道,“若國師查無所獲惱羞成怒,屠盡獄中孩童當如何?”
太守繼續問道:“以你之見,朝庭若是查不出來,會采取什么樣的措施?”
“朝廷無道,視百姓性命如同草芥,到時候叮當會將怒火侵入這些孩童,大人不可不防啊!”
郡守手中茶盞“當啷“墜地。眾幕僚中忽有仗劍者拍案而起:“若是真朝廷暴虐至此,某愿意讓他見識一下什么叫做匹夫一怒,血濺千里!”
袁凡頗有些震驚,沒想到人族之中竟有這等慷慨激昂之士,不由對他多看了幾眼。
眾人臉色驟變,連忙勸道:“漢臣莫要激動!此事切莫如此直言。一朝天子一朝臣,若被他人抓住把柄,恐會引火燒身。”
太守與眾人不同。他面色莊重,仿佛此人的話語正合心意。袁凡暗中觀察,只見太守此刻隱而不發,似有計謀藏于胸中。
太守正襟危坐,將茶盞一飲而盡,肅然道:“君若有道,自當恪守君臣之禮;君若無道,屠戮百姓而無人敢言,便當替天行道!天子犯法尚與庶民同罪,何況一國之君?”
這番話鏗鏘如金石,直擊眾人心弦。幕僚們紛紛起身抱拳:“百姓苦于巫國暴政久矣,還請太守大人為民做主!”
太守起身還禮:“黃天在上,后土在下。望諸位立下大道誓言,今日之言絕不外傳。”眾人神色激憤,當即指天立誓。
袁凡凝視太守,忽見其胸中隱有浩然之氣流轉,暗忖道:“武將之軀竟懷儒家正氣?看來這位太守遠非表面所見那般簡單。”
議事持續三四個時辰,正當太守欲邀眾人用膳時,衙役匆匆來報:“大人,國師已至城外!”
太守輕撫山羊須:“竟來得這般快......此事果然非同小可,已驚動朝堂了。”袁凡聽聞國師駕臨,心中冷笑:“那監天儀雖探得我真靈覺醒,卻連年歲都算錯。法寶尚且不濟,國師怕也是個半吊子。”
未及多想,太守已整衣肅容:“午膳怕是耽擱了,諸位,隨我出城迎接國師!”
自昨日清晨起,瑯琊郡中八至十二歲的孩童接連被官兵帶走,盡數關押入獄。郡城早已陷入混亂,諸多權貴世家暗中調動勢力。此刻的瑯琊郡看似平靜無波,實則暗潮洶涌。
國師親率五千精兵已至城外。這位巫族轉世的重臣肉身強橫無匹,武王境的修為放眼全國亦是頂尖高手。隨行軍士皆出自監天司,專司天命推演。此番傾巢而出,誓要擒獲真靈以絕后患。
太守攜部屬疾行至城門外時,袁凡正悄然藏身于王奉先的發髻間。他屏息凝神,蓋因尚未探明國師修為深淺,稍有不慎便可能暴露行跡。
國師故意放緩行軍,正是要等太守出迎。待見郡守率眾恭候,當即催動全軍疾行,不過半柱香便至城門。太守疾步上前拱手道:“國師遠道辛勞,下官已在府中備下薄宴,還請國師移步到城中。讓屬下為你接風洗塵。”
“不必,我身負皇命。此時不敢有半分懈怠。”國師抬手截斷話頭,“五千甲士就地扎營,監天司眾隨本座直赴郡守大牢。”話音未落,玄色披風已然卷起塵煙,徑往城中而去。
太守遲疑了很久,雖然大感不妙,但是也隨著國師進入了城中,邊走邊對著王奉先說道:“城外的五千軍士便是威懾,恐怕真的如你所言了,查不到便要將這些孩童斬殺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