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郭威的遺產(2)

且說慕容彥超被圍時,曾登上城樓遙望,他見郭威居然親臨城下,冒著箭矢礌石,指揮三軍,大有一種勢不可當的氣勢。下來后,他有了憂慮,于是勉勵士兵說:"你們好好為我盡力,我庫中金銀如山,如果能保全兗州城,我全部拿來賜給你們,你們不愁富貴。"將士們很早就聽說兗州軍庫貨財豐厚,確實也來了積極性。但這時候有個老兵跟大家透露了底細,他說:"我可知道侍中存在庫里的銀錠,我告訴你們,那些銀錠都是"銀包鐵",里面是鐵胎,得到又能值幾個錢啊?沒用的!"于是守城軍開始傳揚這個秘密,人心漸漸解體,不多久,城陷。郭威進入兗州后,也聽說了"銀包鐵"的傳聞,就派人去倉庫檢驗,果然,其間銀鐵胎者占了十之七八。

這是怎么回事?原來,慕容彥超像趙在禮一樣,也是個生意將軍。但趙在禮斂財是明搶,做生意卻還算誠實,沒有聽過欺詐作假之類的傳聞。慕容彥超卻是作假高手,而且還是做假幣的高手。

此人開過當鋪,那時候叫"質庫",是唐代以來就存在的押物、放款、收息的商鋪。此類商鋪還有信用放款功能,是傳統中國最早的信用機構之一。慕容彥超卻在其間玩弄起了詐術。

最初,有市儈拿了"銀包鐵"的元寶來典當,換銅錢。多年后,管理"質庫"的庫吏,也即當鋪總經理發現了這個現象,向慕容彥超匯報。慕容彥超一聽,大怒,但略想想,忽然對庫吏說:"這事也好辦。你啊,在質庫墻上掏個洞,然后將重要的金銀器材之類轉移到安全地方,把庫里搞得亂一點,就像被盜過的樣子,然后向我申報,就說質庫失盜,我自有辦法。但要注意保密這個事!"庫吏按他說的做好后,慕容彥超向境內下令:"我作為節度使,在此管理士庶,但是不謹慎,遭遇盜賊,偷去庫銀若干。我這罪過不輕。但是我擔心百姓會說我隱藏庫銀,假稱失盜。為了證明這一點,請境內士庶三天內到府庫來,說明自己典押的東西,要說清東西的樣子,跟質庫的底單相對。符合,我自當賠償,不這樣說明的,反而是一種過錯。"士庶聽說,趕緊寫說明,我當初典押的啥啥啥,啥啥啥。就有過去典押了"銀包鐵"的市儈心想,這次又可以撈一把啦,于是來說當初的銀錠形狀。很簡單,造假市儈入網。

有意味的是慕容彥超的處理方式。他將這位市儈放到密室之中,派出親信多人,去跟他學造"銀包鐵"之術。技術似乎也不很復雜,于是,親信與這個市儈開始了晝夜打造。打造出來的"銀包鐵"元寶,用處就是"廣府庫",擴大庫銀的存量資產。

郭威看到的造假的兗州庫銀,就是這一批玩意兒。這就是慕容彥超向守軍許諾,守住兗州后,發給將士的玩意兒。他造了假,卻將真金白銀帶到自家府上收藏。紙包不住火,有消息透露出來,令守衛兗州的將士知道了假幣用途,于是有了鳥獸散。慕容彥超的機心,最終害了他自己。

"勾距之術"捉盜賊

所謂"機心",按照傳統儒學的說法就是"勾距之術"。章太炎先生認為,這是一種"陰鷙"心態。古人對此的解釋就是:市場中,想知道馬的價錢,先問狗的價格,再問羊價、牛價,最后問馬價,比較一番,而后可以推知馬的價格是否屬實。這是一種輾轉推問的功夫,為道家所擅長。典型的話語就是所謂"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想要拿那個東西,一定要先給人一點東西。

史稱慕容彥超就有這類"勾距之術"。說兗州有一盜賊,假裝大官的跟班,跨著驢,在鬧市買了價格昂貴的綾羅十多匹,討價還價,定好價格后,帶著物主來到一處宅門,把驢給這個人說:"這就是我主人的本宅。你先等在這里,我帶上東西讓主人去看,把咱說好的錢拿來。"物主答應后,等了很久不見人出來,叩門,才發現是一座空宅。于是大叫"有賊"。兗州的巡防警察來到,懷疑物主欺詐,一直帶到府中。

慕容彥超聽說后,對這個漢子有了憐憫之心,就對他說:"不要擔憂,我來為你抓這個盜賊。"于是,留這個物主在府上,將驢交給馬廄的看守,對他說:"要把這個驢高高地拴起來,不給它水草,干著它。"第二天,將這頭又餓又渴的驢子派人放到通衢大道上,對親信說:"這是盜賊的驢。一天一宿沒吃沒喝了,饑渴中,一定會奔跑回家,悄悄跟著就知道誰是盜賊了。"果然,這頭驢走入一條小巷,轉了幾個胡同,忽然有幾個小孩子在門側,看到驢就高呼道:"咱家的驢回來啦!"主人聽說,出門來看,被巡防警察按住,果然就是騙取綾羅的盜賊。

這類故實,可以當作飯后談資,也可以略作破案案例來看,但儒學不認為這類"勾距之術"可以施用于軍政管理。就有格局的政治軍事治理而言,戰略應該是光明的。作用于人心的"陰鷙"也即"勾距之術"一旦成為常態,就有了宮廷或政府內部的勾心斗角,那是人人自危也危及始作俑者的內耗局面。文明治理,如果可以用最簡單的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竊鉤"之術不足以治國;如果神往于"竊鉤"之術治國,往往距離"竊國"不遠。

當然,對慕容彥超還不足以言此。

夢祥兆城破拜圣人

說郭威征兗州,多日不能破城,曾得一夢。他夢到一人,狀貌甚為"偉異",壯偉異常,穿著王者之服,對郭威說:"陛下明天應該破城。"等到醒來,天還沒有亮,就私下對左右說:"夢中有此征兆,豈可不預作準備?"于是萬事俱備,當天凌晨即發起總攻,郭威親自督率諸軍。到了中午,城陷。郭威帶著大軍進入時,有關部門經過掐算后,認為應該從"生方"進入兗州,"生方"也許是"生門"的意思,總之,從這里進入后,一路上要由前導"鳴鞘",揮動鞭子開路。顯然,這個"生方"道路狹隘,轉過幾條街巷后,忽然看到一處門墻甚為高大,一問,原來是孔子廟。郭威對近臣說:"我昨晚的夢,那人難道就是孔夫子嗎?不然,為何要選擇這條路走呢?"他決定下車參拜。

一進入大堂,看到夫子像,正是他夢中所見的"偉異"之人。心下大喜,于是叩首再拜。

近臣中有人勸諫他:"孔子,不過是過去春秋時的陪臣,您是當朝的天子。天子不應拜陪臣?。?郭威說:"夫子,圣人也,百王取則。而又夢告寡人,得非夫子幽贊所及耶?安得不拜!"孔夫子啊,是圣人啊,歷代天子都要遵從夫子制定的規則。何況又在夢中告訴我破城之期,之所以破城,難道不是孔夫子暗中對我加持的結果嗎?哪里能夠不拜孔夫子!

拜后,郭威又下令孔廟周圍數十戶人家都為孔廟的"灑掃戶",負責孔廟的日常維護。又令孔氏后人襲"文宣王"的人作為本縣縣令。

郭威此夢或為一個推演文治的安排。郭威本人尚不足以施行文治天下,但他能到孔子儒學中去尋求治理天下的思想和精神資源,在五代亂世中,具有篳路藍縷的意義。它是天下趨于文明的一縷曙光。一直到周世宗開始興辦國子監,到趙匡胤時代開始推行太學制度,結束藩鎮的武夫治國模式,文教興國,才正式開始。

最強的文官陣容

解決了慕容彥超的問題,新興的后周朝廷,內部出事了。這事跟王峻有關。王峻的父親曾經做過官樂營使,這個職務略相當于文工團長,王峻從小受老爸影響,唱歌才藝了得,曾先后被好幾個藩帥欣賞,干了一陣子優伶們干的活兒。但這不是王峻的抱負所在。后來他又投靠了張延朗,就是后唐那個著名的財政大臣。但張延朗得罪了石敬瑭,后唐被后晉顛覆,張延朗被石敬瑭殺死,王峻被分配給了劉知遠。

石重貴之后,契丹占據中原,王峻跟郭威說:"契丹貪殘失人心,必不能久有中國。"這個戰略判斷經由郭威傳給劉知遠,堅定了劉知遠抵御契丹的決心,也使劉知遠發現了王峻的不凡不俗。

劉知遠稱帝后,王峻成為后漢一位帶兵打仗的將軍。李守貞、趙思綰、王景崇三鎮反漢時,郭威主力平定李守貞,王峻參與平定了趙思綰,從此升為宣徽北院使,負責傳達皇上的詔命。王峻從此有了可以預期的前程。

劉知遠死后,契丹侵犯河北,所過之處,殺人、搶掠,無所不為。而邊境各藩帥都只顧自己固守,并不出擊。當時契丹的流動騎兵甚至來到冀南大名附近。后漢朝廷有隱憂,于是派遣樞密使郭威督率眾將前往鄴都(今屬河北邯鄲),抵御來犯之敵,王峻則以宣徽使身份在郭威營中監軍,相當于前敵總政委。

但隱帝昏妄中派人刺殺郭威和王峻,并在京師將郭威和王峻的家屬全部殺光,這就讓王峻與郭威結成了堅定的生死同盟,一起反叛了后漢。

為了鼓舞將士反叛,王峻甚至慫恿郭威做出了大兵進入汴梁,可以劫掠士庶的殘暴決定,煽動了士卒渴望一戰發財的野蠻心理。

鄴都大軍進入汴梁之后,后漢皇太后任命王峻為樞密使,和郭威共同主持朝政。后來郭威再次領兵出京,滑州兵變,不得已返回京師稱帝,王峻則在京城極力配合郭威,匆忙中做出部署:派出郭崇威等人分別開赴宋州和許州,看守住隱帝的幾個兄弟,以防意外,這就使郭威能夠順利地控制了局勢。

王峻,對后周的建立功勛卓著。郭威于是封賞他為樞密使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即成為國防部長兼國務大臣,成為后周一等一的重臣。當時郭威立朝,有幾個很像樣的大臣,比較起來,在五代十國中應該算是最強的文官陣容了。譬如老臣馮道,此人雖然無廉恥,歷任諸朝宰輔,也沒有更多戰略遠猷,但治理邦國,他有一個長處,就是不嗜殺。他不僅自己不嗜殺,還常常勸導君王不嗜殺。這在戾氣深重的五代十國中,應該是一點祥和之氣。譬如老臣范質,此人雖然并無氣節可言,但他敏于政務,注重法制,處理政事,公允得當,有宰相之大體,在推動邦國正規化建設方面,也很有建樹。譬如老臣李谷,此人有士行,對傳統士大夫精神有堅守。當初郭威圍困河中李守貞,劉知遠已經病逝,故史稱郭威有"人望",也即被士庶所擁護,此際,郭威應該已經萌生了不確定的"異志"。他知道時任轉運使(后勤部長)的李谷是一個有知人之明的國士,就多次"以微言動之",用暗示的語言試探李谷。李谷很明白,"但以人臣盡節為對",但是李谷只對郭威談論人臣應該有的節操。這一番對話不見史錄,但可以想見當時的風景。那是當世兩個高人之間的互相捉摸和探底,來來往往,像一場智力推手,在主體和主體之間有了各自恪守底線的欣賞。史稱郭威因此對李谷特別欽佩,即位后,首先起用李谷為相。而李谷也確實不負所望,史稱此人"沉毅有器略,在帝前議論,辭氣慷慨,善譬諭以開主意",沉靜堅毅富有才器膽略,在后周太祖前議論時政,言辭慷慨有大義,并善于運用譬喻來勸諫或啟發君主的意向。

此外還有王溥、魏仁浦、竇儀等人。王峻也算是這一群文職官員之一。

王峻的戰略大局

但王峻不同于諸文官的是,他還能帶兵打仗。北漢劉崇趁后周初建,以為有機可乘,于是聯系契丹一起來攻擊后周的北部轄地晉州(今屬石家莊)。郭威即刻任命王峻為前敵總指揮,率兵救援,并下詔諸君都受王峻節制,"聽以便宜從事,得自選擇將吏",王峻可以按照戰場形勢自己做主,不必請示朝廷;還可以自己任命文武官員。王峻出征的時候,郭威還到西城率百官為他餞行。

王峻大軍到達陜州(今屬河南三門峽市)沒有繼續開拔,逗留了十多日。郭威擔心,怕晉州守不住,見王峻又不前行,就準備御駕親征,從澤州(今屬山西晉城,在晉東南與河南交界處)與王峻合兵一處,然后北上救援晉州。他派遣使者把這個意見告訴了王峻。

王峻知道后,馬上給郭威回信,大意說:"晉州城池很堅固,北漢輕易無法攻破?,F在劉崇的軍隊前鋒銳氣十足,暫時不可以力爭。我屯兵不進,就是在等待他們士氣低落罷了,不是心虛膽怯。陛下新近即位,不宜輕動。想一想,如果陛下大駕從汜水出來,那慕容彥超要是領兵進入汴京,豈不大事完啦!"郭威聽到這個意見,驚出一身汗來,不覺自己拉著自己的耳朵說:"差點壞了我的大事!"于是,取消了親征計劃。

由此可見,王峻想問題,有戰略思考,不僅僅想自己這一堆這一塊,還想到江山社稷國家局勢。但他這類戰略思考,有時也誤事。

且說王峻軍援晉州,在陜州停留十幾日后,他發現了戰機,于是火速向晉州挺進。晉州南有個地方名蒙阬,應該是晉州的南大門,形勢險要。王峻擔憂北漢兵馬在此據守,一直盯著前方戰報。當天,他聽到先鋒已經過了蒙阬,大喜道:"吾事濟矣!"我的大事就要成功啦!

這時北漢來攻晉州,已經五十多天,一直沒有攻克。此時是冬季,正趕上大雪,河北士庶互相聚集在一起,自保山寨,以至于契丹和北漢在野外幾乎無法掠奪,軍中乏食,人心思歸。尤其契丹人,更思念草原穹廬中暖乎乎的日子。所以聽說王峻大軍到達蒙阬時,一把火燒了軍營,連夜遁走。晉州南門一失,等于與中原連成一氣,相當于圍棋中的"接活",晉州圍解。

這時候,諸將發現了"犁庭掃穴"的戰略機緣,要求以晉州為大本營,馬上追擊北漢和契丹。王峻有了猶豫,但第二天天亮,他還是派出了名將藥元福等人率領騎兵追擊。藥元福等人從晉州一直追擊到霍邑(今山西霍州),長驅八百多里,縱兵奮擊中,令北漢兵死傷甚重,更多人在潰逃中墜落崖谷而死?;粢匾粠У缆藩M隘,諸將畏懦,不再敢繼續前行,藥元福在軍中還不過是個排陣使,也即帶兵列陣的總指揮,在行營中是個副職,但他表示"劉崇帶著全國兵馬、裹挾著契丹而來,志在吞沒晉州等地而后南下,但現在已經氣衰力竭,狼狽遁逃,我等如果不能乘此一舉剪滅敵軍,北漢必為后患!"但諸將都不想繼續前行。那個時代,似乎沒有幾個人愿意豁出性命為國盡忠。藥元福堅持己見,但這時候,王峻的使者到了--王峻命令諸將返回,不得繼續追擊。

一場可能的大捷半途夭亡。王峻可能有他的"戰略思考",譬如,勞師遠征容易疲憊,萬一有不測,會全軍覆沒;北漢和契丹也許有晉州之戰后的安排,根基未動,萬一與兗州和江南聯手,中原難于安定,等等。

但站在時間后面來看,王峻這類"戰略思考"實屬多余。他失去了一次可能彪炳史冊戰略大決戰的機會。

但王峻這次北征,還是取得了輝煌勝利,史稱契丹敗退到晉陽之后,檢點人馬,損失了將近一半。領頭的將軍自感無功,找了個大酋長做替罪羊,把他"釘"在集市,"釘"了十多天,然后殺了他。而北漢主劉崇則領教了后周的厲害,史稱從此"息意于進取",打消了南下圖謀中原的念頭。

為得寵王峻罷朝

北漢地方狹小,土地貧瘠,士庶貧困,但又要內供軍國,外奉契丹,所以賦役相當繁重,可稱民不聊生。晉州之戰后,逃入后周境內者有很多。

王峻援晉州,還捎帶著解決了永興(治所在西安)節度使李洪信的問題。李洪信是后漢李太后的從弟,后周建國后,他很提心吊膽,不知應該怎么辦,更不敢交出兵權。但他城中的守軍不滿千人,王峻在陜州時,打著救援晉州的名號,又從永興軍調走數百士卒。等到晉州之圍解,北漢兵遁去,王峻又派遣禁兵千余人鎮戍長安永興軍。李洪信忖來忖去,知道抗拒是沒有希望的,于是"入朝",正式歸附了后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化县| 蓬溪县| 合肥市| 信阳市| 兴和县| 高雄市| 奉节县| 绥滨县| 玛沁县| 东明县| 南皮县| 南召县| 静安区| 桃园县| 周至县| 额济纳旗| 扬中市| 获嘉县| 黔西| 兴隆县| 遂川县| 天峻县| 花莲市| 祁连县| 怀化市| 桃源县| 新野县| 永寿县| 巢湖市| 利川市| 肃宁县| 广宁县| 介休市| 巍山| 通辽市| 西丰县| 麻江县| 长沙市| 西畴县| 乐亭县| 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