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段位:贏家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名: 戈旭皎本章字數: 1137字更新時間: 2024-09-18 17:24:37
未雨綢繆,有備才能無患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沒有人能預知自己的未來,不論是機遇還是危險,總是要事到臨頭才能真正確定。那么,要怎樣才能比他人更容易抓住機遇、規避危險呢?只有提前做好準備。
看見陰天,就要做好迎接降雨的準備;嗅到危險的氣息,就要準備好應對危機。有些時候,即便你沒能做出最好的選擇,只要比其他人領先一步,也能取得優勢,獲得成功。
戰國時期,強大的齊國南征北戰,在重丘擊敗了楚國,在觀津擊敗了魏國與趙國,滅掉了中山國,擊垮了宋國。齊國的強大讓齊湣王可以與秦昭王一爭高下,各國也覺得齊國更強,紛紛投靠齊國。
齊國雖然強大,但也不是無懈可擊的。齊湣王為人殘暴,性格傲慢,國內百姓對他非常不滿。燕國雖是一個小國,但國君燕昭王眼光非常敏銳,認為擊敗齊國的機會已經到了。
燕昭王派遣名將樂毅聯合趙國、楚國、魏國、韓國和燕國,向齊國發動攻擊。齊湣王率軍抵擋,沒多久就敗下陣來,逃回都城臨淄。樂毅認為,齊國此時已是強弩之末,應該乘勝追擊,于是率領大軍,直逼臨淄。齊國貴族、官員紛紛逃到臨淄附近的安平。沒想到,樂毅很快就攻占了臨淄,直逼安平,逼得齊國人再次出逃。
就在身邊其他齊人紛紛收拾財物,準備駕車逃亡的時候,日后的齊國名將田單卻在命令族人做與其他人完全不同的事情。他沒有抓緊時間收拾財物,反而要族人爭分奪秒地鋸斷車軸,讓車軸盡量短。隨后,又命人用鐵皮將車輪包起來。族人雖不明白田單的舉動有什么意義,但還是遵照他的命令對車子進行了改造。
等到聯軍士兵攻來的時候,田單才命令族人駕車逃亡。在逃亡的路上,田單的布置發揮了巨大作用。原來,安平只是一座小城,比不上臨淄道路寬敞。在逃亡的過程中,很多車輛在狹小的道路上發生碰撞。車軸越長,就越容易與其他車輛相撞,不少車輛在碰撞后損壞,整車人都成了聯軍的俘虜。
田單的車輛因為鋸短了車軸,很少與其他車輛碰撞,再加上包了鐵皮的車輪,田單一族成為少數能順利逃出生天、抵達即墨城的齊人。

世事無常,人的一生究竟會有怎樣的際遇,誰也說不準,我們能做的只有未雨綢繆。輕裝上陣固然能先出發,走得更快,但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能在第一時間拿出解決方案,也就不能建立領先地位。遇到的問題越多,與事先做好準備的人差距就越大,被人超過只是時間問題。
有人或許會問,沒人知道以后會發生什么,難道要為每一個可能出現的危機做準備嗎?當然不是。做準備,不是要面面俱到,也不是為每一件可能發生的事情準備預案。每件事情發生的概率是不一樣的,做準備也要量力而行。
越是容易發生的事情,就越要提前做好準備。為那些發生概率極小的事情做準備,性價比太低。當我們有為某件事情做準備的資源時,就可以順手而為,以盡量小的代價為自己提供一份保障;如果為某件事情做準備要花費非常多的資源,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