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江南鹽政求月票啊,求月票啊,求追讀,求追讀,新書期很重)
- 紅樓:開局打臉榮國府
- 墻角聽雨的貓
- 2036字
- 2024-11-15 23:30:00
隆興帝看著已經被嚇得成了一攤肉泥的王德發,不禁扯出了一個笑容對海公公道:公公你看這事兒要怎么處理?
海公公躬身回道:老奴只是替太上皇過來瞧一瞧的,旁的老奴可不敢做主!
隆興帝滿意了,于是道:好來人啊,先把這個王德發給押下去,交由大理寺審查!
然后就有幾名侍衛進了御書房,將已經成了一條死狗的王德發給拖了下去,他旁邊的另一位御史叫錢星的,此時已經把頭低到了土里面,一句話都不敢說。
但是三皇子沒打算放過他,他指著錢星道:父皇,這個錢星自己沒做什么,但是他爹寵妾滅妻,以庶子代嫡子,把恩蔭的資格留給了他。
隆興帝一聽,就是大怒,原是因為隆興帝的母妃,就是因為他外祖寵妾滅妻,讓一個庶女把他生母這個嫡女逼的走投無路,只能采選入宮,結果就早亡在了宮里。
所以隆興帝最是痛恨,寵妾滅妻,以庶代嫡。
就連他當了皇帝之后,他的外祖家都沒有受到任何奉賞,到現在還只是五品小官。
自他繼位以來,因為寵妾滅妻,以庶代嫡的官員,都不知道被他處落了多少。
這個錢星也算是撞到槍口上了,果然,隆興帝也讓人把錢星給拖了下去,押入了大理寺的監牢,等待著大理寺的審查。
然后隆興帝笑著對海公公道:讓公公見笑了,看來現在御史臺里不干凈啊!
是時候該整理整理了,不然這些言官御史們,自己都持身不正,還怎么去監察百官?
海公公聞言就是一驚,現在御史臺可是在太上皇的手里,太上皇用這些御史言官們,去牽制皇帝和那些支持皇帝的大臣們。
讓皇帝每每行事,都需要思慮再三,小心行事。
如果皇帝借著這個事情血洗御史臺可就糟了!
于是海公公立馬也露出了一個笑容躬身道:皇上明鑒!既然此事已了,那奴婢就回去復命了!
然后頭也不回地,匆匆離去了。
看著海公公匆匆而去的背影,隆興帝也感覺暢快,于是就對三皇子道:起來吧,這事兒做的不錯,還算是有腦子!
三皇子起身后笑著道:父皇如果需要這些御史們的小辮子,那就讓人知會兒臣一聲,兒臣手里還有不少這樣的小辮子,決對夠用!
這些事隆興帝,只要想查,還能查不出來?只是他缺少的是一個像今天這樣的契機罷了!
哼!別以為隆興帝不知道,今天這事兒就是齊王在后面指使,看著是沖著老三,其實就是沖著他來的!
這下好了,他搬起了自己的石頭砸了腳,看他怎么在太上皇面前交代!
隆興帝把三皇子打發出去之后,對林瑾道:如果再給你們半年的時間,還能拿出多少錢來?
林瑾想了一下道:一二百萬兩不是問題,如果皇上想要的再多一點的話,撐死三萬兩!
三萬兩,隆興帝喃喃道,還是不夠,差的太多!
林瑾聽到隆興帝這么說,就開始在心里盤算,隆興帝要這么多錢干嘛?
還沒等他想出個什么來,就聽隆興帝要他把江南鹽政是個什么情況講給他聽。
然后林瑾就把江南的鹽政是什么樣的說了。
陛下容稟!臣父近日于鹽政諸事暗訪探查,驚覺其中暗潮洶涌,官商勾連之狀,實乃觸目驚心!
想我朝鹽政,自太祖爺開中法以來,本是利國利民之策,以鹽引換糧草,充實邊儲,穩固國防。然至本朝,鹽法弊端叢生,雖陛下屢次改革,裁引目、征余鹽、設工本,無奈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奸商猾吏沆瀣一氣,將陛下苦心化作謀私之器!
就說那鹽引發放,本應是朝廷把控的命脈,可如今竟成了官員手中的搖錢樹!南寧鹽吏黃仲風之流,公然索賄,鹽商若不奉上真金白銀,鹽引便如石沉大海。
更有甚者,收受巨賄后肆意增發鹽引,某鹽商勾結戶部小吏,一夜之間多出千道鹽引,于市間翻云覆雨,壟斷鹽價,致使百姓買鹽貴如金!
逃稅漏稅之事,更是愈演愈烈。臣父暗訪揚州鹽場,見那鹽商與稅吏合謀,明面上賬本干干凈凈,實則私設暗賬。
十船官鹽出港,八船實為私鹽,經稅卡時,稅官視而不見,只因早被鹽商收買。
據臣父估算,僅兩淮一地,每年因私鹽逃稅,朝廷便少入銀七八百萬兩!此等行徑,無異于剜國庫之肉,肥奸佞之腹!
還有那市場競爭,本該憑實力公平較量,可那些攀附權貴的鹽商,卻仗著官員撐腰,肆意打壓同行。
蘇州某鹽商不過說了幾句公道話,便被人誣陷私通海盜,店鋪查封,全家下獄,家產盡被瓜分!如此亂象,讓良善者寒心,讓不法者猖獗!
陛下,如今鹽政之弊,已非一日。官商勾結,致國庫空虛,邊防軍需屢屢告急;私鹽橫行,百姓食無好鹽,怨氣沖天;市場崩壞,經濟凋敝,長此以往,恐動搖國之根基!
林瑾說完這一番話后就跪了下來,垂頭不語,上面的隆興帝也是久久不言。
有些事情隆興帝是知道的,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現實的情況竟然如此的嚴重!
良久,隆興帝才開口道:本朝建國之初,全國鹽稅還能收上來一千萬兩,到了成祖爺的時候,更是達到了三千萬兩。
到了父皇的手里面就只有七百萬兩了,而現在到了朕的手里面,堂堂正正的鹽稅,連五百萬兩都不到!
隆興帝怒吼道:這些錢都去哪兒了?!
林瑾面對隆興帝都憤怒,不敢開口,只是把頭壓得更低了。
其實隆興帝只在乎鹽稅,在乎鹽政能帶來多少稅收。
而林瑾在下面看到的更多是那些老百姓吃高價鹽,吃有毒鹽,還有那些鹽戶,拼了命的熬鹽煮鹽,到頭來連口飯都吃不上,這些人才是最苦最難的!
而現在的他即使是知道,也不能當著皇上的面說出來!
然后就聽已經平穩了呼吸,緩和了神色的隆興帝道:看來是要血洗一下江南鹽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