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求職就業法律常識與維權

(一)求職就業法律常識

為預防招聘陷阱,了解和掌握求職應聘時涉及的法律常識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1 先試用再簽合同,用人單位不合法

《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3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1個月;勞動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滿3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2個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1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3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2 勞動者需要支付違約金的情況

《勞動合同法》規定,當出現下列兩種情況時,勞動者須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一是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二是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若違反競業限制約定,應按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除上述兩種情況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3 違約辭退,支付補償

若用人單位違反約定,提前解除勞動合同,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經濟補償的數額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按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4 支付押金,違法行為

《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5 辭職提前說

根據法律規定,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若用人單位存在以下情形,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有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等情形。若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要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學思之窗

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解決戶口”是不少畢業生選擇用人單位的首要條件。部分用人單位雖然可辦理落戶,但大多會在協議中約定服務年限以及相應的違約金,不少求職者在約定期限內“跳槽”,往往與用人單位發生糾紛。不少求職者喊屈:與用人單位簽訂的“落戶違約金”協議本就無效;用人單位叫苦:前腳拿了戶口,后腳就跳槽,人才流失了不說,更損失了“寶貴”的落戶指標。

請思考:用人單位與求職者簽訂的服務協議中,“落戶違約金”在法律上有效嗎?職場流動訴求與遵守職業誠信,二者如何取舍?

(二)勞動爭議解決程序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協商解決,也可以申請調解、仲裁或提起訴訟。

1 協商和解

雙方通過協商方式自行和解,是當事人解決爭議的首要途徑。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但是,協商解決是以雙方自愿為基礎的,如果不愿協商或者經過協商不能達成一致,當事人可以選擇調解或仲裁等程序。

2 調解程序

當事人向用人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前提是調解程序是自愿的,只有雙方當事人都同意申請調解,調解委員會才能受理該案件。當事人也可不經過調解而直接申請仲裁。

3 仲裁程序

若經過調解后雙方不能達成協議,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直接申請仲裁。仲裁程序適用于各類勞動爭議,仲裁程序是強制性的必經程序,即只要有一方當事人申請仲裁,且符合受案條件,仲裁委員會均予以受理。當事人如果要向法院起訴,必須先經過仲裁程序。未經過仲裁程序的勞動爭議案件,人民法院將不予受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1年內提出仲裁申請。

4 法院審判程序

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法院審判程序是勞動爭議處理的最終程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边| 云阳县| 河间市| 枣强县| 盐津县| 安图县| 无棣县| 金阳县| 江口县| 滨海县| 墨竹工卡县| 兴文县| 岳普湖县| 卢湾区| 噶尔县| 元氏县| 乌拉特前旗| 宁远县| 含山县| 噶尔县| 固原市| 馆陶县| 峨眉山市| 开化县| 宁明县| 突泉县| 闸北区| 沧源| 嘉荫县| 延边| 农安县| 玉田县| 东源县| 盖州市| 平泉县| 浏阳市| 辽中县| 霍林郭勒市| 额敏县| 抚远县| 南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