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培訓教材
- 沈強 朱青 劉繼東主編
- 1137字
- 2024-09-29 16:32:00
一、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在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過程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取得了革命與建設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偉大飛躍。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科學理論,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找到了一條正確道路。眾所周知,馬克思為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進行革命、實現全人類自由解放指出了一條光明道路,并隨著俄國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在近代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然而在一段時間內,中國無產階級照搬俄國模式走城市暴動的革命道路,屢屢受挫。毛澤東對中國國情和革命規律進行深刻研究,理論聯系實際,創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革命路徑。毛澤東首先認識到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廣大群眾遭受外來帝國主義、本國封建勢力和官僚資本主義這“三座大山”的壓迫,因此,必須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下,通過工農武裝割據,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武裝奪取政權。此外,毛澤東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結合中國具體實際提出人民戰爭、土地革命、工農聯盟、整風運動等重要思想,為推翻“三座大山”、奪取抗日戰爭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實現民族解放找到了正確方向,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的有機結合,毛澤東思想也成為黨的指導思想。
青馬速遞
毛澤東思想精髓

新中國成立以后,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關于社會主義建設、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指導社會主義初期建設。在這一時期,毛澤東提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我們黨由此制定了社會主義初期建設的政治、經濟、文化、國防、外交等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始終將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貫徹于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方方面面,實現了中華民族最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一系列歷史性成就,從一個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不僅為實現民族復興奠定了物質和制度基礎,也彰顯著馬克思主義不可動搖的真理性和與時俱進的生命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高度概括了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指出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