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薪火相傳:大學生課堂學習輔導
- 《薪火相傳:大學生課堂學習輔導》編寫組
- 19字
- 2024-09-26 14:27:00
學有所悟,而后篤行——趣味闖關學思踐悟
初階 “青年學”
關卡一 事件復原——瀏覽部分信息,還原完整事件
請把正確的信息填在橫線上。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21年至1949年)

1.________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開幕,會議在最后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召開。大會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選舉產生了黨的第一個中央機關。此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2.________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舉行。大會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區分了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大會制定了第一部《中國共產黨章程》,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國共產黨加入第三國際決議案》等文件。

3.國民革命,也稱為大革命、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是____年1月至____年7月之間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合作領導下進行的反對帝國主義、北洋軍閥的戰爭。

4.1925年5月30日,英帝國主義巡捕在上海開槍屠殺游行的學生和群眾,這一事件引起全國人民的公憤,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各地舉行游行示威、罷工、罷課和罷市,_______爆發。這一大規模的反帝愛國運動,在全國范圍內為北伐戰爭準備了群眾基礎。

5.1927年7月15日,武漢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正式決定“分共”,大批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汪精衛集團的反革命政變,表明______最后破裂,孫中山制定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被國民黨完全拋棄。該政變表明,南京國民政府和武漢國民政府在反共問題上已沒有分歧。

6.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在____發動了武裝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領導革命戰爭和創立革命軍隊的開始。

7.1927年8月7日,中國共產黨在漢口召開會議,糾正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撤銷陳獨秀中共中央局書記職務,臨時中央政治局選舉瞿秋白、李維漢、蘇兆征為政治局常委。八七會議確定了實行____和_____的總方針,是從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折。

8.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村召開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即_________。會議認真總結了紅軍創建以來黨在同各種錯誤思想、錯誤傾向作斗爭的過程中積累起來的豐富經驗,統一了思想認識,一致通過了多項決議案。這些決議案系統地解決了建黨建軍的一系列根本問題。

9.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________。

10.1935年1月,_________召開。會議集中全力解決了在當時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軍事和組織問題,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在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歷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1.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陜北洛川縣馮家村召開了擴大會議,即______。會議決定把黨的工作重心放在戰區和敵后,在敵后放手發動群眾,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開辟敵后戰場,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

12.________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開。大會通過了新的黨章,確定以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統一的毛澤東思想作為全黨一切工作的指針。會議總結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20多年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制定了正確的路線、綱領和策略,克服了黨內的錯誤思想,從而使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達到空前的團結。

13._______是在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戰爭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45年9月中國勝利結束,歷時14年之久。

14.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為避免內戰、爭取和平,8月29日至10月10日,國共雙方在重慶進行了為期43天的和平談判,史稱______。此次談判,國共雙方達成《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15.________發生在1946年至1950年間,戰爭摧毀了國民黨各級反動政權,從根本上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是一場事關中國前途命運的決戰。

16.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被稱為______,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相關鏈接:
“青年學”活動第一關卡“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參考答案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49年至1978年)

1.自___年___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正式施行,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基本法律。該法規定,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權利平等、保護婦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義婚姻制度。

2.抗美援朝戰爭發生于___年10月至___年7月間。經過艱苦卓絕的戰斗,中朝軍隊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對手,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實行“___”“____”“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的外交政策,與蘇聯結盟,成為社會主義陣營的重要成員,主要與蘇聯、東歐等國家保持外交關系。

4.1954年6月,中國與____、____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指的是: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5.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大會的一個重大貢獻是一致通過了_________,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

6.1956年,以________和________的實施完成為標志,整齊劃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在中國正式建立。

7.1957年2月27日,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發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重要講話,系統闡明了關于嚴格區分社會主義社會的____和____兩類矛盾以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

8.1957年冬季,全國掀起以興修水利、養豬積肥和改良土壤為中心的農業生產高潮,拉開了____的序幕。

9.1957年10月15日,建成了______。這是萬里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也是新中國成立后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

10.1961年1月,黨的______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

11.為進一步總結“大躍進”以來的經驗教訓,統一認識,增強團結,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黨中央在北京召開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又稱“_____”。劉少奇代表中央提出的書面報告草稿,總結了“大躍進”以來經濟建設工作的經驗教訓,分析了產生缺點錯誤的原因。

12.________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3.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發表________。

14.________年___月21日,《人民日報》刊發題為《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的消息,標志著中斷了10年的高考制度正式恢復。

15.________年___月10日,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刊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文章鮮明地提出,社會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對“四人幫”設置的禁區“要敢于去觸及,敢于去弄清是非”。

16.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黨的______在北京召開。全會沖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高度評價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重新確立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相關鏈接:
“青年學”活動第一關卡“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參考答案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8年至2012年)

1.1980年2月23日至29日,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主要議題是加強和完善黨的領導,其中之一是討論通過了_________。該準則的制定和實施,對健全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的建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黨在指導思想上________任務的勝利完成。

3.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連續五年發出中央一號文件,把以________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向全國。

4.1982年,黨的十二大制定了新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清除了十一大黨章中的_____,繼承和發展了七大、八大黨章的優點,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對新時期執政黨建設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5.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對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其理論上的重要貢獻,是確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_________。

6.20世紀80年代,開展了以____、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和___、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為內容的“五講”“四美”文明禮貌活動。

7.1982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鄧小平提出干部隊伍____、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四化”方針。

8.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同民主黨派“________”的方針。

9.《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國共產黨章程》都從不同角度明確規定,處理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和______。

10.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88歲高齡的鄧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視察。鄧小平的____,從理論上深刻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問題,是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向新階段的又一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

11.面對國際形勢的挑戰和國內發展的需要,1995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于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首次提出“____”的戰略。同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召開全國科學技術大會,全面部署落實這一決定。

12.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根據新的發展要求,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_____。

13.2005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十九次會議決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廢止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于1958年6月3日通過的______。

14.2008年12月15日,海峽兩岸分別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以及臺北、高雄、基隆等城市同時舉行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____的啟動和慶祝儀式。兩岸“三通”邁出歷史性步伐。

15.2011年1月18日至21日,胡錦濤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確認共同努力建設________的中美合作伙伴關系。

16.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衛生醫療領域的“四大體系”,即“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_____”。“四大體系”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構建了新的框架。

相關鏈接:
“青年學”活動第一關卡“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參考答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2012年至今)

1.2012年11月29日,剛剛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率領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在此,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提出中國夢的概念:“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_______,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2.2016年6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提出堅定“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______自信、____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把______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標志。

4.2017年召開的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經過長期努力,________,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5.黨的十九大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戰略部署,并明確以“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________五個方面,制定了新時代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目標。

6.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要求:協調推進___________、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

7.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________周年,黨和政府舉行了氣勢恢宏、氣氛熱烈的慶祝活動。

8.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9.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十年來,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____________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10.黨的二十大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_____的馬克思主義行。

11.黨的二十大指出,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________、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12.________概括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豐富發展。

13.新發展格局,就是以________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

14.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____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15.2022年11月29日,搭載________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16.2023年1月9日6時0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_______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相關鏈接:
“青年學”活動第一關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