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預示?
書名: 秦食明月作者名: 馬云云馬本章字數: 3409字更新時間: 2024-09-11 17:03:46
雁門關上,凜冽的寒風呼嘯而過,吹得旌旗獵獵作響。
城樓上的氣氛卻比這寒風更加凝重。
匈奴使者的叫囂聲猶在耳邊回蕩,秦明和趙月心中都明白,和平的假象終究被打破了。
“報——”一名斥候快步登上城樓,單膝跪地,向秦明和趙月稟報道:“啟稟大人,匈奴使者求見陛下,說是有要事相商。”
秦明和趙月對視一眼,趙月秀眉微蹙,低聲問道:“秦大哥,怎么辦?”
“去看看吧。”秦明沉吟片刻,說道,“看看這匈奴使者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兩人來到議事廳,只見一名身材魁梧的匈奴使者傲慢地站在廳中,他身披厚重的皮裘,腰間懸掛著彎刀,眼神銳利如鷹隼,透著一股野性和侵略性。
“大膽匈奴,見了陛下為何不跪?”趙月上前一步,厲聲喝道。
那匈奴使者冷笑一聲,用生硬的漢語說道:“我大匈奴只跪天地,跪長生天,豈會跪你們秦人?”
秦明制止了準備發怒的趙月,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說道:“使者遠道而來,不知有何貴干?”
那匈奴使者斜睨了秦明一眼,傲慢地說道:“我家單于說了,秦國新立,根基不穩,我大匈奴愿意與秦國永結友好,但秦國需每年向我大匈奴進貢黃金千兩,絲綢萬匹,牛羊十萬,如此方顯誠意。”
“你……”趙月聞言大怒,剛想開口怒斥,卻被秦明攔住。
秦明深吸一口氣,壓抑住心中的怒火,冷冷地說道:“使者說笑了,我大秦如今兵強馬壯,國富民強,豈會向爾等蠻夷進貢?”
“大膽!”匈奴使者勃然大怒,“你敢拒絕我大匈奴的善意?”
“善意?”秦明冷笑一聲,“我看是貪婪吧?我勸你們還是趁早退兵,否則,我大秦鐵騎定踏平爾等草場!”
“你……”匈奴使者被秦明的氣勢所懾,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
就在這時,一陣爽朗的笑聲從門外傳來,“哈哈哈,好一個踏平草場!說得好!”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嬴政身穿黑色龍袍,龍行虎步地走了進來,身后跟著扶蘇、蒙恬等一眾文武大臣。
“陛下!”眾人連忙行禮。
嬴政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免禮,目光落在匈奴使者身上,沉聲問道:“你就是匈奴使者?”
“正是!”匈奴使者雖然心中有些忐忑,但還是強作鎮定地回答道。
“好!”嬴政點了點頭,眼中精光一閃,“朕今日就告訴你,我大秦的疆土,一寸也不能少!想要我大秦進貢,除非從我的尸體上踏過去!”
說罷,嬴政猛地一揮手,高聲喝道:“傳朕旨意,命蒙恬為將,率領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犯我大秦者,雖遠必誅!”
“臣領旨!”蒙恬轟然應諾,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匈奴使者見狀,頓時面如土色,他知道今日之事無法善了,只能灰溜溜地逃出了議事廳。
嬴政看著匈奴使者狼狽逃竄的背影,眼中閃過一抹寒芒,沉聲說道:“秦明,趙月,你們二人隨軍出征,務必協助蒙將軍,徹底解決匈奴之患!”
“臣等領旨!”秦明和趙月齊聲應道,心中都充滿了期待和興奮。
雁門關外,黃沙漫天,秦軍大營巍然屹立于荒野之上。
此處距離匈奴腹地尚遠,但凜冽的寒風卻已透著幾分肅殺之氣。
“秦先生,您看這個方子真的可以預防風寒嗎?”軍醫張仲景手持一張寫滿藥材名稱的布帛,眉頭緊鎖,眼中滿是懷疑之色。
秦明接過方子,上面清晰地寫著:生姜、蔥白、紅棗、桂枝……皆是些尋常可見的藥材,只是這搭配組合卻聞所未聞。
“張大夫,這些藥材雖然普通,但若按此方子煎服,卻可驅寒發汗,增強士兵們的抵抗力。”秦明微笑著解釋道,穿越前他曾熟讀中醫典籍,對于預防風寒自有一套方法。
張仲景半信半疑,但出于對秦明的信任,還是按照方子抓藥熬制,分發給士兵們服用。
果然,幾日后,原本不少士兵因天氣寒冷而患上風寒,但服用過秦明提供的“預防湯”后,竟奇跡般地痊愈了。
“秦先生真乃神人也!”張仲景由服氣,對秦明佩服得五體投地。
“張大夫過譽了,我只是盡我所能,保護我大秦將士罷了。”秦明謙虛地笑道。
除了預防風寒,秦明還利用現代醫學知識,對軍營的衛生環境進行了整治,并傳授士兵們一些基本的衛生常識,大大降低了疾病的發生率。
而在后方,趙月也為前線的勝利默默付出著。
她組織百姓籌集糧草輜重,確保前線軍隊的后勤補給。
同時,她還密切關注著民間的疫情防控,防止瘟疫等災害影響到前線戰事。
“公主,這是各地送來的最新疫情報告。”侍女將一卷竹簡遞給趙月。
趙月仔細查閱著竹簡上的內容,秀眉微微蹙起。
盡管她已經盡力做好防控措施,但北方氣候寒冷,百姓生活條件艱苦,疫情依然時有發生。
“傳令下去,各地官員必須嚴格按照秦先生教授的方法,加強疫情防控,如有違抗,嚴懲不貸!”趙月放下竹簡,語氣堅決。
“諾!”侍女領命而去。
前方戰事吃緊,后方疫情未平,秦明和趙月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然而,他們心中都充滿著必勝的信念。
這天,一匹快馬飛馳而來,打破了軍營的寧靜。
“報——”斥候翻身下馬,單膝跪地,高聲稟報道,“啟稟陛下,蒙將軍率軍與匈奴主力遭遇,雙方激戰數日,互有勝負!”
嬴政聞言,眼中閃過一抹精光,沉聲問道:“戰況如何?”
“我軍士氣高昂,但匈奴人驍勇善戰,一時之間難以決出勝負。”斥候如實稟報道。
“好!”嬴政點了點頭,眼中充滿了自信,“傳朕旨意,命蒙恬將軍務必一鼓作氣,徹底擊潰匈奴主力!”
“諾!”斥候領命而去。
望著斥候遠去的背影,嬴政眼中閃過一抹深邃的光芒,這場戰爭,關系著大秦的未來,他絕不允許失敗!
捷報頻傳!在秦明與趙月的支持下,蒙恬率領秦軍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
匈奴人久經沙場,卻也難以招架秦軍的凌厲攻勢,節節敗退。
一封封捷報,自遙遠的北方傳來,咸陽城中,百姓歡欣,朝堂之上,君臣振奮。
嬴政龍顏大悅,對秦明與趙月贊賞有加。
“秦卿,趙姑娘,”嬴政在朝堂上公開褒獎,“你二人為大秦立下汗馬功勞,朕心甚慰!”
秦明謙虛道:“陛下過譽了,臣等只是盡綿薄之力,一切皆是陛下英明神武,將士用命之功。”
趙月也盈盈一拜,柔聲道:“陛下,能為大秦盡一份力,是臣女的榮幸。”
然而,在喜悅之余,秦明與趙月卻多了一份擔憂。
連年的征戰雖然擴大了秦帝國的版圖,卻也帶來了新的問題。
“秦大哥,你看,”趙月指著案上的奏折,秀眉微蹙,“各地戰后重建的任務繁重,百姓流離失所,如何安置也是個難題。”
秦明接過奏折,仔細翻閱著,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地的情況,觸目驚心。
“是啊,”他嘆了口氣,“戰爭就像一把雙刃劍,既能帶來勝利,也會帶來傷痛,如何撫平戰爭的創傷,實現長治久安,才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
夜深人靜,秦明站在院中,仰望著滿天星辰,心中思緒萬千。
秦明徹夜未眠,趙月案上的奏折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
他深知,戰爭的勝利只是開始,如何撫平戰爭的創傷,建設一個繁榮昌盛的帝國,才是更大的挑戰。
翌日清晨,秦明與趙月一同求見嬴政。
他們帶來了精心準備的改革方案,涵蓋農業、教育、醫療等多個領域。
“陛下,”秦明拱手說道,“連年征戰,百姓疲憊,國庫空虛。臣以為,當務之急是休養生息,發展生產。”
他接著詳細闡述了農業改良的計劃,從推廣新作物品種到興修水利,力求提高糧食產量,改善百姓生活。
趙月則從教育和醫療方面補充了他們的方案。
“知識可以強國,教育可以興邦。臣女建議在各地興辦學堂,普及基礎知識。”她目光堅定,“同時,也要建立完善的醫療體系,讓百姓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嬴政認真聽取了他們的建議,龍顏漸漸舒展開來。
這些年來,他勵精圖治,南征北戰,為的就是讓大秦更加強盛。
然而,他心里也清楚,武力征伐只是手段,最終目的還是要讓百姓安居樂業。
“好!”嬴政一拍龍椅,贊嘆道,“秦卿與趙姑娘所言甚是,朕心甚慰!”他當即下令,采納他們的建議,并責成扶蘇協助他們推行改革。
得到嬴政的支持,秦明和趙月信心倍增。
他們馬不停蹄地投入到改革的浪潮中。
從田間地頭到學堂書院,從醫藥作坊到百姓家中,都留下了他們忙碌的身影。
在他們的努力下,大秦帝國逐漸走出了戰爭的陰霾,迎來了新的繁榮。
百姓安居樂業,國力蒸蒸日上。
然而,就在這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背后,一股暗流卻在悄然涌動。
數年后,大秦帝國在他們的努力下煥然一新。
道路兩旁,農田阡陌縱橫,百姓安居樂業,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咸陽城內,更是車水馬龍,商賈云集,來自各國的奇珍異寶匯聚于此,昔日戰爭的陰霾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蓬勃的生機。
然而,就在這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背后,一股不安的暗流卻在悄然涌動。
一日,秦明正在書房中研究新的水利工程圖紙,忽覺一陣心悸,手中毛筆掉落,在潔白的圖紙上暈染出一團墨漬。
他心中一驚,一種莫名的不安涌上心頭。
是夜,月黑風高,秦明無法安眠,獨自一人來到院中。
他抬頭望向夜空,卻見一顆流星拖著長長的尾焰劃過天際,最終消失在遠方。
就在流星消失的地方,天空仿佛被撕裂開一道口子,一個奇異的光團緩緩浮現,散發著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