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美學口袋書:敦煌紋樣
- 紅糖美學
- 379字
- 2024-09-13 17:05:35
回紋
紋樣簡介
因紋路走勢反復旋折,類似漢字中的“回”字,故稱回字紋,簡稱回紋。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中國傳統紋飾,新石器時期的陶器和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上就有回紋邊飾。歷經千百年演變,發展出了單回紋、正反回紋、曲折回紋、三角回紋以及鉤連回紋等多種變形回紋。
結構
單體回紋以間斷排列的形式為主,以直線或曲線轉折形成連續幾何形串聯,使單元紋形成二方或四方連續。通常用多向串聯的形式形成多體回紋或用正反向串聯的形式形成正反回紋,有連續、繁復但不顯累贅的幾何形獨有的規律之美。

回紋邊飾
西夏·榆林窟 二窟
連續不間斷的直線轉折在一個固定的范圍內形成單元回紋,并以二方連續的方式首尾相連。線條寬而大氣,又不失精密,回紋的線條完全對齊、平行。線條用色固定一側從上往下,逐層加深,產生立體感,顯得沉靜、莊重。此邊飾畫于榆林窟二窟頂部藻井四周,與藻井中所畫的蟠龍圖案相對,一靜一動,相得益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