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術健身:導引養生功十二法
- 劉艷君 牛愛軍編著
- 833字
- 2024-09-13 17:13:36
導引養生功十二法的來源
隨著健康和健身知識的普及,人們對通過科學鍛煉提升健康水平越來越重視。其實古人也非常重視通過身體鍛煉治療疾病,改善健康,導引術就是古人經常采用的鍛煉方法。要知道,導引術并不是古人隨心所欲編創出來的,而是基于對人體和疾病的認識所編創的。中醫認為“上工治未病”,意思是能在一個人還沒有得病的時候,就幫助他把可能導致得病的隱患消除掉,這才是最厲害的醫生。從這個角度來講,導引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通過鍛煉身體強健體魄、預防疾病的作用。
據成書于戰國末年的《呂氏春秋》記載,早在堯帝時代,由于連年洪水泛濫,人們不得不長期生活在陰冷潮濕的環境中,身體受到了損害,導致很多人得了關節炎。于是,人們開始用“跳舞”的辦法來治病。有學者認為,“跳舞”作為一種身體活動,就是“導引術”的萌芽。
《黃帝內經》也提到,古時中原地區人們生活的地方平坦而且潮濕,因為不必勞作得太辛苦,加之食量大而且食物種類多,容易得“痿厥寒熱”之病,而導引術就可以治療這些病癥。
晉代的李頤把“導引”解釋為“導氣令和,引體令柔”,即使氣息和順,肢體柔活。唐代的王冰把“導引”解釋為“搖筋骨,動支節”,即肢體筋骨的鍛煉。由此可見,導引術就是一種鍛煉身體的方法,是古代的“體育”。在經驗累積的基礎上,并隨著中醫的發展,古人創造出成套的動作進行鍛煉,也就是產生了套路。這些套路大多簡單易行,所以流傳的時間和范圍都非常廣,如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等。
自20世紀70年代起,北京體育學院(1993年更名為北京體育大學)的張廣德教授在武術動作和套路基礎上創編而成一系列養生功法,統稱為“導引養生功”。2008年,張廣德教授從1974年起編創推廣的50余套導引養生功法中精選了12式動作,集為“導引養生功十二法”。這是一套以臟腑經絡學說、陰陽五行學說、氣血理論為指導,把導引與養生、肢體鍛煉與精神修養融為一體的功法,集修身、養性、娛樂、觀賞于一體,動作優美,銜接流暢,簡單易學,安全可靠,適合于不同人群習練,具有祛病強身、延年益壽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