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安史之亂
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
長安城的夜晚,一片寂靜。然而,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下,一場巨大的風暴正在醞釀。
薛雷站在皇宮的城樓上,眺望著遠方。自從秦方退休后,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在這二十多年里,大唐王朝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唐玄宗李隆基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了。他沉迷于享樂,寵愛楊貴妃,重用李林甫、楊國忠等奸臣,導致朝政日益腐敗。而安祿山、史思明等節度使則在邊疆擁兵自重,圖謀不軌。
“薛將軍,你果然在這里。“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后傳來。
薛雷轉身,看到程翔正微笑著向他走來。“程翔,你怎么來了?“薛雷問道。
程翔嘆了口氣,“薛將軍,我聽說你最近一直在調查安祿山的事情,可有進展?“
薛雷點點頭,“不錯。我已經掌握了一些證據,證明安祿山確實有謀反之心。“
程翔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憂慮,“薛將軍,那你打算怎么辦?“
薛雷堅定地說:“我打算明天就進宮面見陛下,向他揭發安祿山的陰謀。“
程翔皺眉,“薛將軍,你可要想清楚了。現在陛下最寵信的人就是安祿山。你這樣做,很可能會惹禍上身。“
薛雷嘆了口氣,“程翔,我知道。但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我必須這么做。“
程翔沉默了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薛將軍,我支持你。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幫忙的,盡管開口。“
薛雷拍了拍程翔的肩膀,“好兄弟,謝謝你。“
第二天,薛雷果然進宮面見唐玄宗,揭發了安祿山的謀反陰謀。然而,唐玄宗不僅不相信,反而認為薛雷是在誣陷忠良,將他貶為庶人,趕出了長安。
薛雷離開長安后,并沒有回家,而是直接前往范陽(今北京),打算親自探查安祿山的虛實。
當薛雷到達范陽時,安祿山已經得知了他的到來。
“薛雷,你好大的膽子,竟敢來范陽探查我的虛實。“安祿山冷笑道。
薛雷毫不畏懼,“安祿山,你陰謀造反,罪不容誅。我今天就是來取你首級的!“
安祿山大笑,“薛雷,你以為你是誰?就憑你一個人,也想殺我?“
話音剛落,安祿山一揮手,他的手下立刻一擁而上,將薛雷團團圍住。
薛雷雖然武藝高強,但畢竟寡不敵眾,最終被安祿山的手下擒獲。
“把他押下去,等我起兵那天,再拿他祭旗。“安祿山冷冷地說。
就這樣,薛雷被關押在范陽的大牢里,等待著命運的審判。
一個月后,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祿山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范陽起兵。安史之亂正式爆發。
安祿山率軍南下,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攻占了洛陽。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國號大燕。
當薛雷得知這個消息時,心中悲痛萬分。他知道,自己的預言成真了,但他卻無法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就在這時,牢門突然被打開了。薛雷抬頭一看,只見一個身著黑衣的年輕人走了進來。
“薛將軍,我是來救你的。“年輕人說道。
薛雷仔細一看,原來是他的堂弟薛天鴻。
“天鴻,你怎么會在這里?“薛雷驚訝地問道。
薛天鴻苦笑道:“薛大哥,自從你被陛下貶為庶人后,我就一直在暗中調查安祿山的事情。當我得知他要起兵造反時,就立刻趕來范陽,打算救你出去。“
薛雷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好兄弟,謝謝你。“
薛天鴻急忙為薛雷解開枷鎖,“薛大哥,我們得趕緊離開這里。安祿山的大軍馬上就要攻打長安了。“
薛雷點點頭,“好。我們這就走。“
就這樣,薛雷和薛天鴻趁著夜色,逃離了范陽。他們一路南下,打算前往長安,向唐玄宗報告安祿山的動向。
然而,當他們到達長安時,卻發現長安已經陷入了一片混亂。安祿山的大軍已經逼近潼關,唐玄宗已經帶著楊貴妃和文武百官逃往蜀中。
“薛大哥,我們現在該怎么辦?“薛天鴻焦急地問道。
薛雷嘆了口氣,“我們不能就這樣放棄。天鴻,我們去靈武(今寧夏靈武)吧。聽說太子李亨已經在那里即位,是為唐肅宗。我們去投奔他,一起平定安史之亂。“
薛天鴻點點頭,“好。薛大哥,我聽你的。“
就這樣,薛雷和薛天鴻前往靈武,投奔了唐肅宗。唐肅宗任命薛雷為平叛大將軍,薛天鴻為副將軍,讓他們率軍平叛。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薛雷和薛天鴻率領唐軍與安祿山、史思明的叛軍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戰斗。他們先后收復了長安、洛陽等重要城市,為平定安史之亂立下了赫赫戰功。
然而,就在安史之亂即將平定的時候,一個噩耗傳來:薛雷在一次戰斗中不幸中箭身亡。
薛天鴻得知這個消息后,悲痛欲絕。他發誓一定要為薛雷報仇,徹底平定安史之亂。
最終,在唐代宗李豫即位后,安史之亂終于被平定。薛天鴻因功被封為平北大將軍,世襲護國公。
然而,對于薛天鴻來說,這些封賞都不重要。他最懷念的,還是那個和他一起并肩作戰的堂哥。
第八章元和中興
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
長安城的夜晚,一片祥和。然而,在這表面的平靜下,一場新的危機正在悄然逼近。
薛克儉站在皇宮的城樓上,眺望著遠方。自從安史之亂被平定后,已經過去了五十多年。在這五十多年里,大唐王朝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時期,但在唐憲宗李純的統治下,又重新煥發出了生機,史稱“元和中興“。
“薛將軍,你果然在這里。“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后傳來。
薛克儉轉身,看到程翔的孫子程云正微笑著向他走來。“程云,你怎么來了?“薛克儉問道。
程云嘆了口氣,“薛將軍,我聽說你最近一直在調查藩鎮的事情,可有進展?“
薛克儉點點頭,“不錯。我已經掌握了一些證據,證明成德節度使王承宗和淮西節度使吳元濟有謀反之心。“
程云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憂慮,“薛將軍,那你打算怎么辦?“
薛克儉堅定地說:“我打算明天就進宮面見陛下,向他揭發王承宗和吳元濟的陰謀。“
程云皺眉,“薛將軍,你可要想清楚了。現在陛下最寵信的人就是王承宗和吳元濟。你這樣做,很可能會惹禍上身。“
薛克儉嘆了口氣,“程云,我知道。但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我必須這么做。“
程云沉默了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薛將軍,我支持你。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幫忙的,盡管開口。“
薛克儉拍了拍程云的肩膀,“好兄弟,謝謝你。“
第二天,薛克儉果然進宮面見唐憲宗,揭發了王承宗和吳元濟的謀反陰謀。唐憲宗聽完后,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薛愛卿,你說的都是真的?“唐憲宗問道。
薛克儉堅定地點點頭,“陛下,臣所言句句屬實。王承宗和吳元濟確實有謀反之心。“
唐憲宗沉默了良久,最終還是點了點頭,“薛愛卿,我相信你。你有什么建議?“
薛克儉說道:“陛下,臣建議立刻下詔,削奪王承宗和吳元濟的官爵,然后派大軍征討他們。“
唐憲宗點點頭,“好。薛愛卿,這件事就交給你了。我任命你為平叛大將軍,率軍征討王承宗和吳元濟。“
薛克儉拱手道:“臣遵旨。“
就這樣,薛克儉率領大軍征討王承宗和吳元濟。在接下來的幾年里,他先后平定了成德、淮西等地的叛亂,為維護大唐的統一立下了赫赫戰功。
唐憲宗大喜,封薛克儉為鎮國大將軍,世襲護國公。程云也因功被封為威武將軍。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天下太平的時候,一場更大的危機正在悄然逼近。
第九章黃巢起義
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
長安城的夜晚,一片寂靜。然而,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下,一場巨大的風暴正在醞釀。
薛瓊站在皇宮的城樓上,眺望著遠方。自從元和中興后,已經過去了六十多年。在這六十多年里,大唐王朝再次陷入了混亂。
唐僖宗李儇荒淫無道,寵信宦官田令孜,導致朝政日益腐敗。各地藩鎮紛紛割據自立,戰亂不斷。再加上連年災荒,民不聊生,終于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薛將軍,你果然在這里。“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后傳來。
薛瓊轉身,看到程云的孫子程飛正微笑著向他走來。“程飛,你怎么來了?“薛瓊問道。
程飛嘆了口氣,“薛將軍,我聽說你最近一直在調查黃巢的事情,可有進展?“
薛瓊點點頭,“不錯。我已經掌握了一些證據,證明黃巢確實有謀反之心。“
程飛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憂慮,“薛將軍,那你打算怎么辦?“
薛瓊堅定地說:“我打算明天就進宮面見陛下,向他揭發黃巢的陰謀。“
程飛皺眉,“薛將軍,你可要想清楚了。現在陛下最寵信的人就是田令孜。你這樣做,很可能會惹禍上身。“
薛瓊嘆了口氣,“程飛,我知道。但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我必須這么做。“
程飛沉默了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薛將軍,我支持你。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幫忙的,盡管開口。“
薛瓊拍了拍程飛的肩膀,“好兄弟,謝謝你。“
第二天,薛瓊果然進宮面見唐僖宗,揭發了黃巢的謀反陰謀。然而,唐僖宗不僅不相信,反而認為薛瓊是在誣陷忠良,將他貶為庶人,趕出了長安。
薛瓊離開長安后,并沒有回家,而是直接前往曹州(今山東菏澤),打算親自探查黃巢的虛實。
當薛瓊到達曹州時,黃巢已經得知了他的到來。
“薛瓊,你好大的膽子,竟敢來曹州探查我的虛實。“黃巢冷笑道。
薛瓊毫不畏懼,“黃巢,你陰謀造反,罪不容誅。我今天就是來取你首級的!“
黃巢大笑,“薛瓊,你以為你是誰?就憑你一個人,也想殺我?“
話音剛落,黃巢一揮手,他的手下立刻一擁而上,將薛瓊團團圍住。
薛瓊雖然武藝高強,但畢竟寡不敵眾,最終被黃巢的手下擒獲。
“把他押下去,等我起兵那天,再拿他祭旗。“黃巢冷冷地說。
就這樣,薛瓊被關押在曹州的大牢里,等待著命運的審判。
一個月后,乾符二年(公元875年),黃巢正式起兵造反,號稱“沖天大將軍“。黃巢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攻占了洛陽、長安等地。
當薛瓊得知這個消息時,心中悲痛萬分。他知道,自己的預言成真了,但他卻無法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就在這時,牢門突然被打開了。薛瓊抬頭一看,只見一個身著黑衣的年輕人走了進來。
“薛將軍,我是來救你的。“年輕人說道。
薛瓊仔細一看,原來是他的堂弟薛天鴻的孫子薛崇。
“薛崇,你怎么會在這里?“薛瓊驚訝地問道。
薛崇苦笑道:“薛大哥,自從你被陛下貶為庶人后,我就一直在暗中調查黃巢的事情。當我得知他要起兵造反時,就立刻趕來曹州,打算救你出去。“
薛瓊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好兄弟,謝謝你。“
薛崇急忙為薛瓊解開枷鎖,“薛大哥,我們得趕緊離開這里。黃巢的大軍馬上就要攻打長安了。“
薛瓊點點頭,“好。我們這就走。“
就這樣,薛瓊和薛崇趁著夜色,逃離了曹州。他們一路南下,打算前往成都,向唐僖宗報告黃巢的動向。
然而,當他們到達成都時,卻發現唐僖宗已經被田令孜控制,根本無法聽取他們的意見。
“薛大哥,我們現在該怎么辦?“薛崇焦急地問道。
薛瓊嘆了口氣,“我們不能就這樣放棄。崇,我們去招募義兵,一起對抗黃巢。“
薛崇點點頭,“好。薛大哥,我聽你的。“
就這樣,薛瓊和薛崇在成都附近招募了一支義兵,開始了對抗黃巢的艱苦斗爭。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薛瓊和薛崇率領義兵與黃巢的起義軍展開了多次戰斗。他們雖然人數不多,但個個奮勇爭先,毫不畏懼。
最終,在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黃巢在狼虎谷(今山東萊蕪境內)戰敗自殺,黃巢起義被平定。
薛瓊和薛崇因功被唐僖宗封為將軍,繼續為大唐效力。
然而,對于薛瓊來說,這些封賞都不重要。他最希望的,是大唐能夠恢復往日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