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營莊制
- 我真沒想當太孫
- 非有常非無常
- 2648字
- 2024-10-21 19:00:33
朱瞻壑在繪制地圖,以及粗糙的地質勘探時,根據盤古大陸學說,將原本的亞洲命名為“中洲”,印度次大陸命名為“婆羅多洲”,澳洲大陸則命名為了“黃金洲”。
此外還有以地中海為分割的歐洲和昆侖洲。
昆侖洲也就是“非洲”。
黃金洲富含大量礦產,被稱為“礦車上的大陸”。
優質的鐵礦、煤礦足以支撐起大明的工業革命,更不要說金礦、銀礦這些大明經濟最缺乏的貴金屬。
而且,黃金洲的主要礦藏都在海岸線上,讓船隊運輸起來,也算方便。
至于帆船時代的運輸不方便……
黃金洲離大明很遠嗎?
甚至挖礦的人周圍都不缺。
從昆侖洲進口工具都省了。
至于殖民……黃金洲不太適合殖民,但是適合漢人帶著土著挖礦淘金。
從美洲、歐洲運送一船船的金銀來中國交換一船船的茶葉、瓷器、絲綢,和從黃金洲運送一船船的礦石換取茶葉、瓷器、絲綢、工業品,后者或許更加容易。
朱棣疑惑道:“那個黃金洲開采礦石很容易嗎?”
“隨便往下一挖,就是大明不敢想的富礦。”施夢生坦然。
朱棣思考一會,方才說道:“挖礦不是你們貿易公司考慮的,朕會組建專門的礦業公司,雇傭人手去黃金洲挖礦,你們南洋貿易公司負責海上的事情就行。”
施夢生道:“臣遵旨。”
大明的海上貿易分成了陸地商人和海上商人。
陸地商人會在大明各地收集貨物,將其帶到港口,將這些貨物交給海上商人,海上商人則會在港口收購貨物,再將其帶到西洋各國出售。
南洋貿易公司的壟斷權,其實就是大明海上商人的壟斷。
朱棣道:“該說說壟斷權的事情了。”
“壟斷權也意味著議價權,你們壟斷了所有海船,大明又實施海禁,內地商人無法出海,只能將貨物運到市舶司,將其出售給外國海商,或者……”
朱棣指了指施夢生。
“你們。”
這個“你們”帶著一股刺,既是在說現在的南洋貿易公司,也是在說過去的海盜、倭寇。
漢人海商向來是商人、強盜一體的。
在經歷多次打擊之中,海商不成氣候,再加上有歐洲商船惡性競爭,導致了議價權全部落入內地商人的手中。
施夢生直接說道:“陛下是不想給我們西洋的壟斷權嗎?”
朱棣道:“到馬六甲為止。”
“黃金洲可算在內?”
朱棣點了點頭,算是同意南洋貿易公司的壟斷權包裹了黃金洲。
換言之,南洋貿易公司壟斷西洋航線到馬六甲海峽為止的海上貿易。
“除了每年給內官監的分紅,你們還要額外出一筆錢,從朕這里購買壟斷權。”朱棣沉聲道。
施夢生心里感嘆朱棣的貪婪,但臉上還是掛著笑,等待朱棣往下說。
“這個數。”
朱棣伸出了五根手指。
施夢生微微頷首:“五百萬兩白銀,倒也不算多。”
見對方如此干脆的同意,朱棣頓時覺得心痛。
自己是不是要少了?
施夢生根本不在乎這點錢,她只是淺笑嫣嫣,說出了她的要求:“請開市舶,易私販為公販。”
朱棣淡淡道:“海禁乃是太祖之法,不可變。”
施夢生笑道:“臣并非是要陛下允許大明內地百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而是在舊港也設立一個市舶司,允許南海漢人進行貿易。”
朱棣嗯了一聲,瞇起眼睛看向她。
施夢生續道:“南海漢人多來自于元朝,他們是南宋遺民,為了逃離蒙古人的統治,而來到了海上,也在海上扎了根。”
“也有一些來自元末的亂世,他們因為大明的海禁政策,而無法回到大明,也在海外扎了根。”
“還有一些,則是因為其他原因……”
說到這里,她稍微頓了一下,見朱棣沒有在意“其他原因”,才繼續說下去。
“海上漢人大多以貿易為生,少部分以種田、手工業為生,現在若是陛下愿意在舊港建立市舶司,允許漢人自由進行貿易,在市舶司官員的見證下,組建公司,交易證劵,必可讓漢人歸心。”
朱棣攏起袖子,腰肢挺直,看向施夢生,道:“你這個市舶司,倒是和內地的不一樣啊。”
施夢生反問:“交趾市舶司可和其他市舶司一樣。”
“說說吧,你們的想法。”朱棣輕輕嘆了口氣。
他已經確信,施夢生是在朱瞻壑的授意下來南京的,目的就是為了“開海”。
或者說,為大明將南海漢人編入戶籍,像是貴州般改土歸流,或者像交趾一般建省。
這需要解決這些漢人的身份問題。
他們到底是不是“逃民”?
以及如何“編戶”?
施夢生道:“大明市舶司的主要作用是朝貢貿易,來到大明的外國船只可以在市舶司和朝廷指定的商人進行貿易。”
“臣希望舊港市舶司可以給商人這個‘指定’。”
她垂著的頭,此時眼中流露出了興奮,那是商人經歷漫長布局,終于做成一筆大生意時的神采。
“臣希望陛下允許漢人在舊港建立私人公司。”
聽聞此言,朱棣忍不住陷入沉思。
這是“編戶齊民”。
何謂“編戶齊民”,就是以戶為單位來管理人民,是謂“編戶”。
同時廢除過去封建體制下地方上原有的貴族、長老、族長等地方領袖,所有人統統是國君的臣民,是謂“齊民”,總稱“編戶齊民”。
此時施夢生提出的私人公司登記制度,則是以公司為單位,詳列鄉貫、姓名、年齡、丁口、田宅、資產等,逐一登記在冊。
朱棣敏銳地抓住了什么,直接問道:“你們要建立什么公司?”
“朕應該問,內官監可以組建公司,其他宦官機構也可以組建公司,持有公司的股份,作為法人之一。”
“你們舊港宣慰司,想要建立什么公司?”
聽到這個問題,施夢生的腦中一直存在的巨大棋盤,無數作為棋子的銅板,終于走到了關鍵的一步。
施夢生道:“舊港莊營總公司。”
這就是朱瞻壑和施夢生商討出來的,舊港宣慰司殖民南海各國的方案。
舊港宣慰司是一個軍事組織。
既然是軍事組織,那么自然可以組織屯田。
漢人要在海外扎根,也需要種田,只是海外置辦田產,遭遇的阻力很大,南洋諸國都已經發展出了成熟的政治體系。
“我們將授權總公司強制購買漢人擁有田地的經營權,以宣慰司之名收攏田地的使用權,只保留地主的所有權。”
“將舊港屬軍民田地分為營莊,各設管莊一人。”
“管莊負責田地的經營,包括雇傭佃農、提供種子耕牛等農業生產的必需品等,在收獲的時候,五成屬于佃農,五成由管莊征收,再從這五成里分出一成給地主。”
施夢生詳細說明了舊港將要施行的屯田制度。
稍微總結一下,就是建立公有農業集團,專門負責農業生產,從地主手中強行收回土地的經營權,也會負責開墾新的田地。
聽到這個田政,朱棣稍微愣了一會,忍不住在心里回味這個制度。
營莊制的內核和朱瞻壑的公司制一脈相承,也就是將所有權、經營權、使用權分開。
“或許可以用在屯田上……”朱棣沉吟片刻,覺得這個制度不錯,可以有效防止勛貴、軍官兼并官田。
因為靖難的原因,朱棣一直對軍官和勛貴在地方上兼并土地的行為睜一眼閉一眼。
現在似乎可以防止屯田的敗壞。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朱棣問:“你和那小子打算用什么人去施行。”
事情還是要人去做的。
莊營制需要“管莊”去施行,大明的官員總有辦法將上面的好政策變成壞政策。
施夢生微垂的俏臉上露出一抹笑容,之前的鋪墊就是為了這句話。
她緩緩吐出了一個詞。
“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