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第一次財政會議,最后還是不了了之。
對于“金本位”的鈔法改革,遭到了夏原吉的極力反對。
回到家中,夏原吉在老仆的服侍下,稍微洗漱,便坐到書房中。
他的書房比起一般士大夫的書房顯得亂糟糟的。
各種書籍堆在書桌上,書桌的中間是一個工作臺,上面斜著的桌面上攤著一張草紙,紙張用木衛法畫著一張輿圖。
夏原吉翻開姚廣孝整理的《理數》,正是第九冊,講述幾何學的內容。
“這里應該這樣……”
回憶著過往治水時見到的情況,又不時翻閱著水文資料,他不時在輿圖上畫著。
還會取出宣紙,在紙上記下寫什么。
算盤也是必不可少的。
永樂元年,夏原吉以戶部尚書之職,肩負重任,治理浙西地區的水災。
他精心籌劃,動員了十五萬民眾,展開了一場規模浩大的水利工程。
工程首先從夏駕浦開始,引導吳淞江上游的滔滔江水,沿著劉家港蜿蜒流入江中。
緊接著,他又下令開鑿范家浜,使其與大黃浦相連,進而將淀山湖的水引入南蹌口,最終匯入大海。
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有效地緩解了浙西地區的水患,更從根本上改變了太湖下游的泄水道布局。
他不僅僅善于統籌,為帝國財政服務,在工程上也有建樹。
現在還是明初,大明的官員不是只會四書五經的書呆子,漢人元代百年和色目人學者爭斗培養出來的理科能力,還沒有完全喪失。
科舉僅僅是敲門磚,況且夏原吉也不是靠科舉當到戶部尚書的。
忙碌到了深夜,夏原吉稍微閉上眼睡了一會。
等到了清晨,天還沒亮,他就起身洗漱,準備今天的早朝。
明初的早朝是一個很大的活動,幾乎每天都要舉行,皇帝會在朝會上處理大部分政務,有時事情比較多,甚至會延長到中午。
到了晚上,還會有小規模的晚朝,皇帝會召見親近的臣子奏對。
不過大部分的朝會都是小朝會,只有每月的初一、十五才是大朝會,那時京城的文武官員都要參加,有的人甚至會站到門外。
今天是小朝會。
一個早上,朱棣一共處理了五十二件事。
朝會結束之后,夏原吉被朱棣請到了書房。
“臣拜見陛下。”
“免禮。”
朱棣平靜地看向夏原吉,這次卻沒有賜座,已經有了下馬威的意思。
“變鈔一事,你昨日反對了,已經過了一個晚上,現在想清楚了嗎?”朱棣問。
夏原吉深吸一口氣,站著的姿勢依然挺拔如松。
明朝選官,需要看看這人有沒有官相。
以貌取人。
夏原吉在太學的時候,就是因為端坐不動時的官相被朱元璋看中,破格提拔為了戶部主事。
“回稟陛下,臣依然反對變鈔。”
朱棣點了點頭,踱步道:“說說你的原因。”
夏原吉道:“元順帝親政之初,任用脫脫進行‘更化’,其經濟政策主要是蠲免賦稅、削減鹽額、立常平倉等。”
“但當時元朝統治已十分腐敗,加之天災連年,因此國家財政收入不斷減少,經濟狀況依然不容樂觀。”
“脫脫二次拜相之后,為了緩解大元的經濟危機,采取了變鈔與治河兩大政策。”
“對于變鈔,當時的國子監祭酒給出了三字策。”
“今日臣也給陛下。”
夏原吉對著朱棣拱手,語氣卻變得嚴肅:“行不得!行不得!”
朱棣眼神淡然,道:“寶鈔貶值嚴重,朕不得不變鈔。”
“寶鈔雖然貶值嚴重,但是陛下禁止金銀交易,寶鈔依然是實,若是發行金票,寶鈔立刻變成了虛。”夏原吉分毫不讓:“百姓必會藏其實而棄其虛,不利于國家。”
朱棣皺眉:“什么意思?”
夏原吉平靜地說道:“牛國公既然提出了‘鑄幣權’這個概念,臣也斗膽提出一個經濟概念——劣幣驅逐良幣。”
“當一個國家同時流通兩種實際價值不同而法定比價不變的貨幣時,實際價值高的貨幣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輸出而退出流通領域,而實際價值低的貨幣反而充斥市場。”
“也就是西漢賈誼所說的‘奸錢日繁,正錢日亡’。”
“一旦陛下發行金票,和黃金掛鉤的金票將變成良幣,而日漸貶值的寶鈔,將變成劣幣。”
“百姓必然會選擇收藏金票,轉而使用寶鈔。”
“寶鈔將在市面上大量流通。”
朱棣還是有些不解,問道:“這有什么不好嗎?”
他本來就是覺得寶鈔貶值嚴重,所有人都不使用,現在大家都用寶鈔了,這不是一件大好事嗎?
夏原吉冷笑一聲,直言道:“金票沒有在市面上流通,反而是寶鈔在市面上流通,那和現在有什么區別,唯一的區別只有寶鈔的貶值會更加嚴重,當寶鈔的價值低到一個地步的時候,百姓將拒收寶鈔,這將導致嚴重的錢荒。”
朱棣沉吟片刻,他處理朝政多年,也不是當年的小白,經濟上的能力雖然比不上姚廣孝、夏原吉這些人,但也可以理解夏原吉的話。
貨幣是為了市場服務的。
劣幣驅逐良幣必然會影響大明的市場。
朱棣又問:“那禁止金票和寶鈔兌換如何?”
“寶鈔立刻變成廢紙。”
“不發行新的金票,而是讓寶鈔和黃金掛鉤可行?”
“寶鈔將發生擠兌。”
朱棣眉頭緊鎖,直接問道:“那你覺得該如何?”
夏原吉沉默一陣,深吸一口氣,眼神變得堅定,道:“等寶鈔死!”
朱棣眼前一黑:“你說什么?”
“為今之計,只有等寶鈔死。”夏原吉解釋道:“臣說了劣幣驅逐良幣會導致朝廷掠奪百姓的財富,但是百姓不會坐以待斃。”
“寶鈔的最終結果就是百姓拒收,他們自主尋找合適的貨幣。”
“也就是退化成用銀銅進行交易。”
“陛下禁止金銀流通,百姓就會以糧食為貨幣,市場退化到了物物交換時代。”
“這就是寶鈔的自然死亡。”
說到這里,他頓了一下,方才說道:“寶鈔自然死亡之后,才是發行新貨幣的最好時機,市場不會引發動亂,百姓也不會人心浮動。”
朱棣瞇起眼,仔細看著下方這位他最信任的臣子之一。
“哼……你終于說了實話。”朱棣的語氣帶上了寒意:“你在戶部那么多年,全程見證參與了寶鈔的敗壞,見證寶鈔一路貶值,卻沒有給出什么建設性的想法,既沒有提議變鈔,也沒有提出維持寶鈔價值的政策。”
“原來這就是你真實的想法。”
“你想要寶鈔自然走向死亡,就像是垂垂老矣的老人安詳的死去。”
“等到寶鈔死了,再發行新的貨幣。”
夏原吉立刻跪下,低下頭顱:“臣萬死。”
朱棣也沒有責怪夏原吉,只是淡淡道:“你也是一心為國,那句話怎么說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朕怎么會怪你呢?”
孟子這句被刪去的話從朱棣嘴里說出來,讓夏原吉忍不住冷汗直流。
這確實是他真實的想法。
鈔法無論怎么變革,本質都是皇帝掠奪百姓財富的手段。
夏原吉只想讓寶鈔安詳的死去,這樣對百姓,對社稷都好。
朱棣冷哼一聲,道:“那你說說,大明回到物物交換之后,什么會變成新的貨幣?”
夏原吉沉默一陣,說出了一個讓朱棣錯愕的詞。
“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