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闊無垠的大海上,一支浩浩蕩蕩的船隊正破浪前行。
船只總數達到了四十八艘,組成了一個堅不可摧的陣型,船隊中央的,正是數艘閃耀著輝煌光芒的寶船。
這些寶船宛如大海中的巨獸,長度達到了七十米,寬度約有十五米。
它們采用了多桅帆、平衡舵、水密隔艙等頂尖技術,代表了這個時代航海技術的巔峰,盡管它們的定位更偏向于貨船而非戰船,但其雄偉與精密仍然讓人驚嘆不已。
然而,航行能力上的某些欠缺使得這些寶船在長途跋涉中不得不采取一些特殊的行進方式。
在某些時候,寶船會使用兩側的輪漿會,數百名船員們齊心協力,踩著輪漿,為船隊提供額外動力。
從遠處望去,這支大明船隊就像是一座浮在海面上的不夜城,燈火通明,聲勢浩大。
在鄭和的船艙內,氛圍顯得嚴肅而莊重。
鄭和端坐在椅子上,不怒自威地注視著眼前的少年——朱瞻壑。
朱瞻壑身材雖然有些瘦小,但眼中卻閃爍著聰明的光芒。
他穿著隨意,坐在椅子上有些不著調,一雙腳穿著拖鞋還在輕輕搖動。
“朱瞻壑……”
少年微微有些驚訝,嘴角勾起一絲自嘲的笑意,“我也覺得自己出身不凡,或許是某位國公府的大公子。然而現實卻給我一個響亮的耳光,我竟然是大漢王的長子,當今皇帝的長孫!”
鄭和狐疑地看著他,不禁問道:“你真的失憶了?”
朱瞻壑笑了笑,肯定地回答:“是的,我失憶了。”
鄭和眉頭微皺。
“既然失魂,為何不在家中安心休養,反而要來這海上漂泊?”
朱瞻壑眼中閃過一絲憧憬:“我在小院中閑來無事,研讀了大量欽天監的記錄,從中領悟了天體運行的規律。”
“我渴望明白天空之上的星辰是如何在無盡的宇宙中定位,如何運轉。”
“我必須考慮這或許是我此生唯一的機會。”
“因此,我想親眼見證一番——腳下的這片大地,是否真的如我所推算的那般,是一個不斷轉動的球體。”
聽到這里,鄭和愣住了。
不是因為對方的話語,而是因為對方的眼神。
那是一個少年人的眼神。
好像在哪里見到過類似的眼神。
鄭和忍不住回想,只是想起那個北平殘破城墻上,對著烏云挽弓的少年。
這樣的想法只出現了一瞬間。
“大地是一個球。”鄭和皺起眉頭,淡淡道:“這一點從郭守敬開始,還有色目人學者的研究中,都可以得到確認。”
“你所謂的推算……”
“只是拾人牙慧。”
說到這里,他忍不住頓了一下,言語變得嚴肅:“你思考問題,過去也有人思考過,不值得你夸夸其談,也不值得你在這里炫耀。”
“你應該準備下船,回到南京。”
“至于天球的經緯度,你在南京城可以看到浩如煙海的資料。”
說著,鄭和忍不住看向了遠處的渾天儀。
那是專門的觀星儀器,用來測算經緯度的儀器,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儀器,像是圭表、沙漏、牽星圖等等。
對于大明的天文學來說,世界是一個球,這是尋常的道理,他們甚至可以算出自己在茫茫大海上的經緯度。
朱瞻壑卻只是笑道:“拾人牙慧……我不否認。”
“我正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才看的更遠,但是鄭叔有一句話說錯了。”
鄭和沉默不語地看向他。
朱瞻壑續道:“欽天監的數據再多,也沒有我得出的結論重要。”
他看向鄭和。
“鄭叔,你相信引力。”
“什么是引力?”
鄭和內心稍微有些不耐煩。
現在是永樂七年,太子黨和漢王黨的爭斗已經如火如荼,就在不久前朱棣前往北方巡邊,同時帶上了漢王朱高煦陪同,命令太子朱高熾監國。
之后遇到了北方告急,又讓朱瞻基前往了順天府。
整個永樂朝的文武官員、勛貴宦官都知道,朱棣心目的理想繼承者不是太子朱高熾,而是太子朱高熾加上好圣孫朱瞻基。
太子朱高熾甚至沒有屬于太子的儀仗。
鄭和雖然遠在南京,但是也聽說北方即將發生大規模的戰爭,朱棣有意派出漢王一系的勢力。
就連鄭和這個時常在大海上飄泊的人都可以感受到……
大明朝的皇儲之爭,將在最近塵埃落定。
偏偏在這個時候,漢王的嫡長子,也是朱棣親自冊封的漢世子出現在了下西洋的船隊之中,還揚言要證明大地是一個球……
鄭和覺得頭疼。
要不是人在海上,周圍都是水,他一定把這家伙扔下去。
朱瞻壑卻像是絲毫沒有察覺到鄭和的不耐煩,反而抽出一支筆,隨意攤開草紙,在上面涂寫起來。
“存在于任何兩個物體之間的由質量引起的相互吸引力,力的作用線約在兩物體質心的連線上,其大小與兩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兩物體的距離平方成反比。”
之后他隨手寫下一個公式,并對公式上的符號進行解釋。
鄭和看完這些符號,像是m、F、G之類的符號,還有阿拉伯數字。
“這是古里和天方那邊的數字,還有這些符號,有些像是拉丁文……”鄭和眉頭微皺,想起了對現在天文學貢獻巨大的郭守敬,以及現在還在使用的阿拉伯水手的天文學,也隨之茅塞頓開。
猜測朱瞻壑現在使用的數學符號,不是來自傳統的算學,而是吸收了大量色目人的知識。
朱瞻壑續道:“所有的物體都會向著地面落下,這是因為重力的緣故。”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就像是果子從樹上掉落總是會落到地上一樣。”
“既然存在重力,那么……”
無數話語傳入耳中,其中還有大量的測量數據。
鄭和繃著臉,聽著朱瞻壑的話語。
他不覺得對方是在胡說,甚至有些如癡如醉。
從最開始的果子落到地上,以此延展出去,推測出了重力的存在,之后又從重力出發,一步步推斷出了萬有引力的存在。
“最后,如果由實驗和天文學觀測,普遍顯示出地球周圍的一切天體被地球重力所吸引,并且其重力與它們各自含有的物質之量成比例,則月球同樣按照物質之量被地球重力所吸引。”
“另一方面,它顯示出,我們的海洋被月球重力所吸引;并且一切行星相互被重力所吸引,彗星同樣被太陽的重力所吸引。”
“由于這個規則,我們必須普遍承認,一切物體,不論是什么,都被賦與了相互的引力的原理。”
“因為根據這個表象所得出的一切物體的萬有引力的論證。”
“根據以上的觀察,我做出了以下猜想。”
說到這里,朱瞻壑頓了一下,方才繼續說出了那個本應在后世百年之后,才會出現的猜想。
“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吸引力與地球對周圍物體的引力可能是同一種力,遵循相同的規律。”
“這個猜想的依據有兩個。”
“行星與太陽之間的引力使行星不能飛離太陽,物體與地球之間的引力使物體不能離開地球。”
“在離地面很高的距離里,都不會發現重力有明顯的減弱,那么這個力必然延伸到很遠的地方。”
說到這里,朱瞻壑大手一揮,隨意拿起一旁的牽星板,還有復雜的海圖、經緯圖。
以歷朝歷代收集整理的天文觀測數據為依據。
朱瞻壑在鄭和面前寫下了一個又一個公式。
先是算出長周期運行的天體運動軌道,之后是算太陽、地球等無法直接測量的天體的質量。
還解釋了月亮和太陽的萬有引力引起的潮汐現象。
最后依據萬有引力定律和其他力學定律,對地球兩極呈扁平形狀的原因和地軸復雜的運動進行了計算和說明。
鄭和面前的大桌已經發生了變化。
最大的茶壺放在中間,代表著太陽,稍微小一些的杯子放在周圍,代表著圍著太陽旋轉的行星,還有更小的鐵片代表著圍著行星運動的衛星。
“所有行星都自西向東繞太陽公轉。”
“除太白(金星)外,其余行星自轉方向也自西向東,即與公轉方向相同。”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大約需要 365天又三個時辰,自轉周期為23小時56分4秒,2個小時為一個時辰,赤道的周長為八萬里……”
朱瞻壑說到這里,忽然停下了話語,因為他根據欽天監數據計算的結果,其實和他記憶中的地球數據存在一點誤差。
那是很小的誤差。
但正是這點誤差,讓朱瞻壑在穿越后的那一天,產生了一個荒謬的想法。
自己雖然在明朝,但是這個明朝真的是自己記憶中的那個明朝嗎?
如果這個“明朝”其實是《倚天屠龍記》那樣的武俠世界,或者真的存在鬼怪妖魔的世界,那么這個世界真的是原來的那個圓球,宇宙還是自己的記憶中的樣子嗎?
或許……
這個世界是一個天圓地方的世界,天上還真的有神仙呢~!
所以,朱瞻壑萌生出了“證明世界”的想法。
穿越前世界的物理學模型,就是一道證明題,而自己要用一生去證明。
自己到底不是王公貴族,只是一個小鎮做題家。
穿越了,還是要做一道大題。
朱瞻壑忽然釋然的笑了。
他看向鄭和。
發現對方坐在椅子上,出神地望著桌子上的杯盞,不知在想什么,過了半晌,鄭和似是才回過神,只是吐出一句話:“等到了長樂,你就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