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玄關一竅
- 從十倍黃裳天賦開始劍出衡山
- 太白水星
- 2168字
- 2024-09-20 23:04:58
衡陽城。
距離劉府大約四五百步的地方,有一顆長了上百年的大槐樹。
借著槐樹枝葉遮擋,下面有處賣苦蕎茶的簡陋茶攤,生意還算不錯。
一個黑衣老者坐在茶攤的馬扎上,小口啜飲著苦蕎茶,眼睛卻是不住往劉府的方向掃。
旁邊有個不到十歲的綠衫女童,嘆氣勸道:“爺爺,你今天又已經喝了十七碗茶了,你一開口都是一股苦味兒。”
“不應該啊,我那帖的字跡,是模仿的王右軍的《想弟帖》,可謂龍飛鳳舞,妙手天成。”
黑衣老者疑惑道:“若那劉正風真的是清雅之人,怎么會不見獵心喜?到今天還沒反應?”
眼見日頭偏西,他長嘆一聲,只能收拾馬扎,帶著綠衫女童落寞離去。
……
華山,客房。
陳淵隔著劍鞘,輕輕捏了捏自己的佩劍。
他抽出劍鞘中的佩劍,精鋼制成的佩劍上,赫然能看到淺淺的指紋。
內力竟然透過劍鞘,直接印在了劍面上。
“至少從穿透效果來看,我創出的這門功法,已經有先天功的樣子了。”
先天功在攻擊手段上,主要表現為一股透勁。
王重陽用先天功配合一陽指,一招破了歐陽鋒的蛤蟆功。
后面段皇爺又能憑借先天功加一陽指,打通黃蓉經脈,足見這門神功即可用傷敵,又能輔助療傷和修煉。
昔年整個全真教中,也唯有王重陽才練成了這門神功,并借此力壓群雄。
陳淵自行創設的先天功,雖然可能跟王重陽的版本不一致,但從穿透表現力來看,至少是合格的。
日后如果能搜集到更多道藏典籍,則更能一步步改善先天功的版本,直到達到媲美原版的地步。
“可惜蒙元之后,不僅六大派的武學傳承殘缺了不少,連正常的道觀佛寺,遭受兵災后都多有損毀,不知有多少典籍毀于一旦。”
“其后又是群雄逐鹿,多番征戰,又毀了不少。”
昔年黃裳能盡情翻閱萬壽道藏的情景,在這個時代,是很難重現了。
當朝的太祖皇帝初創新朝時,因為蒙元導致的知識斷層,許多制度只能參照蒙元,從零開始摸索。
這也導致民間對古本殘篇更加珍視,官宦豪紳都喜歡藏書,一些珍貴古本是真的能當做傳家寶的。
“笑傲時代的文化傳承,實在是太貧瘠了,若是穿越到倚天時代,那才是武學盛世。”
陳淵搖搖頭,將這想法先行按下,他不是好高騖遠之人,既來之則安之。
他檢視著自己創設的先天功,心中一動,內力便沿著任督二脈開始行走。
尋常人的任督二脈薄弱,而且每過其中的穴道,氣血流轉就會稍微遲滯。
若是能將任督二脈中幾處特殊穴道打通,氣血交換能力,就能大大加強,也便是所說的“打通任督二脈”了。
陳淵這段時間以來,在鯤鵬逍遙訣的滋養下,十二正經已經暢通無阻。
如今有了先天功幫助,內力修行,便可以主要放在強化任督二脈上了。
他垂簾閉目,運行起先天功來。
先天功的內力,果然帶著一股螺旋透勁,在經脈里運行時,時時刻刻在潛移默化的清掃著經脈中的垃圾,拓寬著經脈。
“這股螺旋內力,或許就是先天功的奧妙。”
陳淵將這股內力凝聚到手中,手上的汗毛便紛紛倒伏成漩渦狀,手掌上的空氣被內力帶動,也微微形成低壓螺旋一樣的漏斗形態。
他手掌不經意掠過桌上的紫霞書冊,嘩啦啦聲音響起,那本紫霞秘籍像是被無形力量提拽,竟然有些要飛起的沖動。
內力在體表流動,引起外界變化,本是尋常事情,這并不是內力離體,而只是內力運行時,帶動空氣媒介產生的一些特異罷了。
若有人看到陳淵大驚小怪,定然要嘲笑陳淵見識短淺。內力流動時對空氣的影響,微乎其微,根本沒有什么實際用處。
但陳淵有著在藍星時的見識,在劇中見過天龍中喬大俠靠擒龍手隔空攝來阿紫的威風。
那門擒龍手雖然露面不多,而且也不如降龍十八掌戰績亮眼。
但在陳淵看來,論精妙之處,這種能隔空取物的內力運用法門,短距離之內,甚至算得上低配版的御物之術了。
“這種效果,有很大的挖掘空間。”陳淵暗想道。
他又嘗試了一下,確認這種內力攪動,引起的皮膚表面空氣漩渦,只能在三寸之內,吸攝輕質量的物體。
而且還唯有先天功這種特殊的內力運行方式,才能形成這種內力漩渦。
若是猛然間爆發兩成內力,吸攝之力能增大許多,甚至能隔著一寸,將長劍從鞘中吸入手里。
但消耗過大,只能維持一息功夫。
雖然隔空拔劍的樣子很靚仔,但一息耗費兩成內力,縱然王重陽復生,也不敢這么揮霍。
若論實戰,無論是最粗陋的雙掌相對內力比拼,還是更高效率的內力附著在劍上,大幅度增加劍招的威力與速度。
都比這項能力要強。
但陳淵卻并無氣餒之意,反而目中滿是欣喜。
這可是御劍啊!
雖然只能一寸距離,還只能一息,但終究是隔空讓劍動了。
以他的悟性,一次次改良下去,沒準哪一天,就能重現以氣御劍的法門。
“若能琢磨出御劍術,哪怕是低配版、山寨版的,在笑傲世界,也絕對足夠橫著走了。”
在五岳劍派還在琢磨劍招的時候,陳淵已經在研究,如何脫離世界的限制,在笑傲世界重現御劍風采了。
“最簡陋的御劍術,可以濃縮為兩招。”
“飛出,收回。”
有手掌表面的漏斗型氣流,一寸之內,劍是可以被吸入掌中的。
如何讓劍凌空飛出,這個問題,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哪怕一代宗師張三豐,研究太極劍時,也是在琢磨無招勝有招,以慢打快,以靜制動等道理。
幾百年來,沒有人琢磨,該如何讓劍凌空飛出傷人。
這便是思維的局限性了。
在江湖人看來,凌空傷人,不管是暗器,還是弩箭,都能做到。
何苦費盡力氣,琢磨用劍實現。
也只有陳淵腦海中,有御劍術概念,知道這門功法的潛力,才會琢磨這方面的事。
“飛出倒也不難。”
陳淵暗暗想到,“九陰真經等許多秘籍,逆練也有莫大效果,這螺旋內力反過來旋轉,產生的便是推力了。”
他有冰心天賦,不怕走火入魔,膽子也大,立刻著手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