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國歷史文獻記載中的臺灣

關于臺灣,最早的文字記載是1603年陳第的《東番記》,全文一千四百余字,應當算是短文。和一百年后康熙年間郁永河(5)的《裨海紀游》相比,《東番記》算是非常短的著作,但其記錄的內容卻非常扼要。陳第跟著澎湖的水師將領在1602年追逐倭寇,追到了臺灣,在大員登陸。因此,他有機會目睹了臺灣少數民族的生活。他的記載是從今天嘉義的布袋開始的,顯然,布袋就是他們登陸的第一站。從嘉義往南,一直說到今天高雄的旗津、屏東的東港,然后又追溯到臺南,最后提到的是臺北的淡水河八里。他認為這些地方有數十個聚落,這些都是當地少數民族的居住點。據他描述,每一個居民點或每一個社,人口最多不過千把人,沒有酋長,誰家的人丁多,誰家就是當地的領袖。

這些聚落各有名稱,語言也并不完全一樣。他們沒有文字,也不知道天文歷法,連年代都記不清楚。

當時臺灣土著的農業,還是粗放的刀耕火種。放火燒了植被,然后耕種,收割也只是用手來擼稻穗。陳第不知道他們在種植小米,他只提到少數民族種植稻米??墒?,他居然提到了番薯。番薯原生地是美洲新大陸,大洋航道開通之后,番薯才逐漸跟著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的足跡,傳到東方來。因此,當地人取得這種新大陸的植物,應當是比剛才所說的海上活動更早。臺灣當地人用原始耕種方式,維持他們的基本生活。除農耕之外,他們也打獵。臺灣當時有很多水鹿,這是他們相當重要的肉食來源。他們也有薏仁、小豆、胡麻、大豆……這些都是和中國其他沿海地區一樣生產的農作物。

臺灣泰雅人男子。17世紀意大利印制的以臺灣當地人為主題的圖片。當時臺灣的農業,還是粗放的刀耕火種。農耕之外,他們也打獵。

據陳第的記載,當時臺灣的少數民族曾經和倭寇有過嚴重的沖突,他們被倭寇打敗了,不得不躲到深山里面去。陳第曾經跟隨中國水師追逐倭寇,登陸驅逐敵人。為此,少數民族的領袖帶了許多禮物向他們致謝。他同時還提到,有些漳州、泉州等處的老百姓,因為經常來往于臺灣和大陸,已經懂得臺灣當地人的語言。他們帶來陶瓷、紡織品、鹽、鐵,與其交換鹿皮、鹿角等當地物產。

他所描述的海外伊甸園,沒有很復雜的組織,也沒有太大的生產能力,人們過著相當自然而簡單的生活。這樣一個島嶼,總人口也不過十幾二十萬,無法構成一個廣大的市場,因此不會吸引很多大陸人去貿易。他們的物產非常有限,能夠用來貿易的商品,也不過就是些鹿角、鹿皮,可能還有樹藤和樟腦。這個既不能提供資源,又不具備交易市場的島嶼,當然就不會吸引大陸的商販經常往來了。東亞沿海的洋流往南流,沿著南海,經過中南半島、馬來半島、文萊和菲律賓等地,一直到馬六甲。這一路上有足夠的南方居民和南方聚落、足夠的資源和商機。南方的香料、珠寶、玉石,都是貴重的商品。既然往南的道路是有利可圖的商道,大陸的商人就犯不著跨過黑水洋到臺灣尋找微小的利潤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市| 陈巴尔虎旗| 屏东市| 稷山县| 定襄县| 萨迦县| 民丰县| 陈巴尔虎旗| 宝坻区| 新邵县| 绥阳县| 潞西市| 读书| 棋牌| 朝阳区| 嘉义县| 衡水市| 会宁县| 兴业县| 通许县| 华亭县| 远安县| 繁昌县| 元朗区| 韶关市| 菏泽市| 和林格尔县| 富蕴县| 广汉市| 介休市| 岳池县| 奉化市| 什邡市| 双鸭山市| 乌海市| 收藏| 朝阳市| 汉寿县| 博客| 白河县| 固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