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上,正當我沉浸在講解題目的思路中時,不經意間發現穎穎和然然一直在“互動”,那眼神交流、小動作不斷,仿佛在進行一場無聲的較量。我的眼神嚴厲地掃過他們,試圖用這種方式打斷他們的互動,但顯然,我的眼神警告并未奏效,他們的行動依舊沒有停止。無奈之下,我只能暫時停下課,走到他們身邊,準備深入了解情況。
原來,這場風波的起因是然然的一句玩笑話:“穎穎啊,我看你除了語文能考1分,其它科目你也就只能考0分了。”這本是一句無心之言,卻觸動了穎穎敏感的神經,她立刻紅了眼眶,語氣中帶著明顯的憤怒進行了語言還擊:“你憑什么這么說?你以為你有多厲害?”兩人之間的氣氛瞬間緊張起來,嘴上的戰爭一觸即發,言辭越來越激烈,最后甚至升級到了互相扔橡皮擦的地步。
聽后,我先是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我首先轉向穎穎,溫柔地問道:“穎穎,你真的只是像然然說的那樣,‘語文能考1分,其它科目只能考0分’嗎?”穎穎搖了搖頭,眼眶里閃爍著淚光,堅定地回答:“不是。”聽到這個答案,輕聲安慰她:“那就好,人家隨便亂講的話,我們不用當真。記住,事實勝過雄辯。”說著,我示意全班同學安靜下來,然后請大家一起把“事實勝過雄辯”這句話送給穎穎,希望她能從同學們的鼓勵中找回自信。
我還感受到了穎穎對于然然胡說八道的不滿氣氛。為了平衡雙方的情緒,我又讓全班同學一起送給穎穎另一句話:“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明明是然然的錯誤,但生氣的卻是穎穎,這樣真的不值得。”我希望穎穎能明白,情緒管理同樣重要,不應讓別人的錯誤影響到自己的情緒。
至于倔強的然然,我則采取了更為柔和的策略。我走到他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然然,哪怕是穎穎真的有錯在先,你也要記住,‘好男不跟女斗’。男子漢大丈夫,要有寬廣的胸懷。”為了讓這句話更有分量,我再次請全班同學把這句話說兩遍送給然然,希望他能在同學們的重復聲中,真正領悟到其中的道理。
經過這一番努力,終于,教室里緊張的氣氛得到了緩解,戰火在五分鐘內被成功平息。我看著穎穎和然然逐漸放松的表情,心中暗自慶幸,同時也提醒自己,作為老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會他們如何正確處理人際關系中的沖突與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