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上我不記錄語文回家作業了,每次都是我寫,以后你叫恩恩寫吧!”兮兮的話語里,既有對日復一日重復工作的疲憊,也有對責任分配不均的微妙抗議。我望著她那雙閃爍著復雜情緒的眼睛,心中不禁生出幾分心疼與思考。的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有著各自的熱情和潛能,而班級這個大家庭,需要每個人的付出與努力才能更加和諧美好。
于是,我決定利用這五分鐘的語文課時間,給孩子們上一堂關于責任、合作與分享的生動一課。我站在講臺上,環視著下面那一張張稚嫩而又充滿好奇的臉龐,用溫和而堅定的語氣開始了我的講述:“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的班級里,有很多像佑佑、彤彤這樣的孩子,他們總是積極主動地搶著在黑板上寫古詩、寫回家作業,他們的熱情和責任感讓老師感到非常欣慰。但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的班級是一艘大船,那么每一個同學都是這艘船上不可或缺的水手,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讓它乘風破浪,駛向更遠的彼岸。”
我頓了頓,目光特意在兮兮和恩恩之間停留了一會兒,繼續說道:“兮兮同學提到了她作為課代表的辛苦,我完全能夠理解。但正如我剛才所說,班級不是某一個人的責任田,而是我們共同的家。兮兮同學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與恩恩同學坐下來,友好地商量出一個輪流負責的方案,比如這周她寫,下周恩恩寫。如果恩恩同學不同意,那我們就需要一起探討,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而不是直接將問題拋給老師,這樣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可能傷害到同學之間的感情。”
說到這里,我注意到兮兮的神情有所緩和,而恩恩也投來了若有所思的目光。我趁熱打鐵,提出了競爭上崗的想法:“為了更好地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我決定以后課代表等職務將實行競爭上崗制。只有那些做得好的、責任心強的同學,才能繼續為班級服務。這樣的制度,既是對大家努力的認可,也是對每個人潛力的激發。”
隨著我的話音落下,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第四周,我宣布了新的課代表人選——韻韻,一個字跡娟秀如畫的女孩;以及宸宸,他的作文總是那么長,字又寫得端正有力。同時,我也鼓勵其他孩子展現自己的優點,讓我也有機會發現并邀請他們參與到語文學科的管理中來。
此外,為了進一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我還宣布了一項特別的獎勵政策:“從九月開始,每個月《習字冊》寫得好的孩子,下一個月就可以免做《習字冊》上的句子練習。但請注意,這并不意味著你們可以不練字,相反,我希望你們能繼續保持這份對書寫的熱愛和專注。”
特別地,我提到了洋洋和穎穎兩個特殊的孩子。洋洋原本準備申請隨班跟讀,但他憑借著頑強的毅力,每天都在努力完成著自己的學習任務,他要向大家證明,他可以跟上同學學習步伐;穎穎則是那個家庭環境復雜,但在我的教育引導下,能夠按時完成作業的孩子。他們的字跡或許端正都說不上,但那份堅持和努力卻深深打動了我。“洋洋和穎穎,老師看到了你們的付出和進步,所以,盡管字跡上他們無法享受減免,但十月份的《習字冊》減免獎勵,依然有你們的名字。”
當我將他們叫到教室外的走廊,告訴他們這個好消息時,兩個孩子臉上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那笑容比窗外的陽光還要溫暖人心。那一刻,我深知,教育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傳授知識,更在于用愛心與智慧,點亮每一個孩子心中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