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一日無君
- 三國:西涼武人,請王赴死
- 仲夏夜的貓頭鷹
- 3421字
- 2024-10-07 08:00:00
尚書臺的火勢還好發現得及時。
據說是一伙歹人所為。
抓不到任何王允的把柄……
韓起只好把他們全部下獄。
抓捕董卓一系的工作還正在進行,什么董旻、董越、董璜、楊定、胡軫、張濟等等等等,包括董氏宗親,在朝中封大官的,統統落網。
文人士大夫最喜歡的清算!
這次,韓起要親自作主。
清晨,他沐浴更衣……
自殺死董卓后,他整個人的體魄更加厚實,若把董卓比作巨熊,韓起已是猛虎。反倒是殺死袁基所提升的視野,讓他更為欣喜。在視野上,他的能力突破原本所管轄的整片河南尹地域。完全可以看到相鄰州牧的狀況。
向西,可俯瞰雍州。
向北,可俯瞰并州、南匈奴地界。
向東,可俯瞰冀州、豫州。
向南,可俯瞰荊州、益州。
韓起整理好衣襟,繼續處理雒陽后事。
咚——咚——咚——
悠遠洪亮的鐘聲再度響起。
十月初。
韓起身穿便裝,帶著手下侍衛,進入白馬寺。
“阿彌陀佛……”
住持念空給韓起行禮,“貧僧念空,見過韓施主?!?
韓起開門見山:“大師,他還好嗎?”
這自然是在問劉協。
念空臉色一沉,搖搖頭。
?
什么情況……
韓起快步進入殿堂,聽到咚咚咚的木魚敲擊聲想。繞進后院,見到許多僧人還在清理昔日破敗的圍墻。有哽咽聲從屋內傳出。
不……
不!
不?。?!
他走進一看,那是一具棺材。內里金黃軟絲墊底,平躺著一位八九歲孩童的身軀,身軀上披著紅色的袈裟。
韓起顫顫巍巍掀開袈裟一看,當真是劉協,臉色慘白如玉,已沒了呼吸。
念空走進來,感慨道:
“韓施主切莫悲傷……此乃沙彌自己決定之事……”
“為何如此?”
韓起的計劃再度落空了,劉辯駕崩,這劉協化作小僧人也死在這場戰亂之中。
念空幽幽嘆道:
“沙彌曾言,你說他不穿上那件袈裟,世人怎知他塵緣已斷,金海盡干。故……”
韓起沖著里面深深一拜:
“阿彌陀佛?!?
念空也禮貌性回了一句:“阿彌陀佛”。
韓起看著披著劉協身上是袈裟,神色低落,踉蹌走出了白馬寺。
念空走向棺材,小沙彌突然騰的一下坐起:
“師父,他走啦?”
“嗨!”
念空只是搖頭嘆息,“出家人不打誑語。你這小滑頭,騙得了他一時,能騙得了他一世?”
沙彌稚嫩臉蛋上恢復血色,調皮竊笑。
他恭敬行禮: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念空不知是悲是喜……
十月初五。
董卓一系宗親、相關部曲及家眷,全部捉拿歸案。
韓起點名留下兩人,董卓之母“池陽君”,董卓孫女董白“舞陽君”。
“其他的女眷、奴婢,但凡女性,全部關入平陽苑。”
“已照辦!”
韓起領著于禁、張遼、徐晃、高順等人,正好在平陽苑的內殿,看著這些女眷全部跪倒拜服于他們面前。
董卓之母,年愈八十的“池陽君”被好生請回了韓起的府邸。
隨行的自然有董白。
她膚色潔潤,如粉雕玉琢,滿臉是稚嫩,眼底藏不住的驚恐。
韓起拍拍她的小腦袋,安撫道:
“好好孝順祖奶,知道嘛?!?
董白什么都不敢說,只是害怕地點點頭。
等她們被護送走后。
韓起輕咳一聲,冷漠地瞥了一眼剩余的女性,轉而對徐晃、張遼等人道:
“諸位將軍皆是起之功臣。請吧,喜歡誰就挑誰,挑完了,起自會賞給其他將士?!?
諸將一聽,心有體會。
徐晃其實年過三十,對男女之事已不甚在乎,笑道:
“府君,你知道……晃家那口子……”
“母老虎是吧?”
韓起笑笑,擺擺手,隨他。
“文遠呢?”
張遼行禮,上前挑了一個中意的姑娘,領走。于禁和高順也不遑多讓,挑了兩個順眼的姑娘走。
他們也知道,這是涼州軍的一貫做法,自然得跟隨領導,不要作什么清高。
殿外的將士早已等候多時,全部沒穿甲胄,有些更是赤膊上身,顯出一身腱子肉。
韓起封賞的第一輪,是內部的涼州軍。
這批涼州軍是虎牢關從樊稠那邊拐走的,一路跟著他殺過河內郡,解決了張楊的叛亂,又一路折返回雒陽。
這點賞賜,是必須的……
他朗聲宣布:
“諸位,起還是老規矩,你們兩千人,在此地玩樂一天。禁止內斗,搶奪?!?
眾將樂得眉開眼笑,大吼道:
“諾!吾等誓死效忠韓公!”
年輕的女眷是最受歡迎的,這些經歷數月磨難的軍士,早就憋壞了。董卓這些招來的婢女、仆人,還有那些相關宗室、家眷招來的,統統被關在平陽苑,充當“軍姬”。
“啊!不要啊……”
女子尖叫著,慘叫著,無濟于事。
她們被瘋狂掠奪,越年輕越好,有幾分姿色更好,沒有也沒關系,只要是女的就行。
這幫將士并不貪圖姿色,紅著眼睛就沖過去,把她們身上衣襟撕爛,享受著痛苦的聲音和微不足道的反抗,發出十分猙獰的笑聲,像野獸一般發泄著獸欲。
成王敗寇,這就是戰爭!
許多女子被搶到手,直接被扛在肩上就跑,在大殿上,在走廊上,直接開始……
韓起暗暗咬緊牙,攥著拳頭,轉身大步出了平陽苑。
后續第二波賞賜還有蓋勛的舊部,還有河東郡的將士……
徐晃一路跟著韓起,什么都沒說。
韓起直言:“公明,說吧……想要什么獎勵。你不說點,起都心中有愧。”
“嘿嘿……”
徐晃憨憨傻笑,“有些事兒,晃不說,府君自會操心……就是晃以為,得消停消停,不能再打了。”
“那是肯定的?!?
韓起明白徐晃的意思。
雒陽一戰誅殺董卓,他們自家將士損失也慘重。
張遼從河東郡帶了一萬將士,6000步卒死傷慘重,最后幸存者只有2000人左右。4000騎兵跟了韓起,反倒只折算1000多人。
徐晃負責的是蓋勛舊部,4000多將士打倒還剩下1200人,也是死傷慘重。
反倒是于禁守北門的3000兵卒,死了1500人,傷亡率控制在一半。
最近統計下來,很多因為傷口過大,或者感染無法搶救,又死了500人。
現在唯一損失較小的,是跟著韓起直屬的三河騎士,這一波是河東郡4000騎兵加上河內郡的1000騎兵拼湊而成,滿打滿算,還活下3200多人,已是萬幸。
這一戰,打得韓起元氣大傷。
雒陽城有西園禁軍,有俘虜可以提供兵源補充。
可那都是需要耗費時間進行整頓,需要籠絡人心,還要經過嚴格訓練以后……
他對徐晃吩咐道:
“公明,把你家眷,還有起的家眷,都接來雒陽。”
“諾!”
韓起笑道:“得讓他們見見這東都,見見世面。”
“好嘞!”徐晃樂呵呵笑著,立即去辦。
韓起心中暗自品評他們四人:
張遼、于禁、高順、徐晃四天王中,他還是最喜歡和徐晃閑聊。徐晃年歲偏大,情商很高,當過官吏,平時雖然有些老油子,可辦事很認真,會扣細節,也會討領導歡心。
至于高順、于禁嘛,這兩家伙,喝酒能把人悶死……
“哎?!?
他搖搖頭,準備去皇宮與何太后談談國葬一事。
十月初七。
雒陽北宮,何太后的宮中。
韓起見到了失魂落魄的何太后。
她一身白衣,穿著素雅,卻難掩其曼妙身材。倒是韓起已全然沒了心思在看,這天子駕崩有許多正事需要商榷。
何太后一見面,滿臉寫著要哄。
她嘟囔小嘴道:
“韓郎,你舍得來見本太后啦?”
不是,太后……
這幾日是真的忙??!
你喪子負責哭就是了,而起為臣下,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去了。這里里外外還要收拾局面,時不時還要被人放火燒尚書臺……
“微臣,見過太后?!彼缓枚Y貌客套說話。
何太后走進韓起,急道:
“韓郎,快說說,眼下天子駕崩,后續可怎生是好?”
韓起冷道:
“定日子,發國葬?!?
“你怎生如此冰冷態度,就不會安慰安慰吾嗎?”何太后惱起來。
韓起也急了:
“安慰……你要圖個安慰,怎會把天子單獨放在白馬寺?”
“吾放的?還不是當初聽你之建議,這才讓陛下……現在倒好了,吾再也不是母儀天下的太后了!”
何太后強詞奪理,聲音卻萎了下去。雙眼泛出淚花……
韓起雙眼冒出怒火,狠道:
“那太后是責怪臣下?”
何太后一想,始終是那董卓殺死劉辯,憤恨道:
“便是那董賊該死!殺千刀的……”
“吾聽說,你單獨留了董卓之母,與董卓之孫女?韓郎??!董卓弒君,株連九族!他們家,一個都不能活著!你必須給本太后殺干凈啰!”
“這事由不得太后您了!”韓起正面硬剛何太后。
嗯?
何太后睜大雙眼,發現被懟了,氣急敗壞:
“好啊,韓郎!你定是瞧那孫女長得有幾分姿色!是與不是?”
“好好好,你們臭男人,都一個樣……嗚嗚嗚!”
說著,掩面而泣。
韓起頭一次心中惱怒,叱道:
“哼,太后……你好自為之!”
兩人在北宮里不歡而散。
畢竟死了劉辯,大家心情極度的差。在韓起看來,董卓是他斬殺的,雒陽城是他搶回來的,攻城掠地之后,這些統統都是戰利品,怎么分配必須是他來決定。
還輪得到你這太后來指手畫腳?
最終,國葬之日定在十月二十一。
“報!”
張遼策馬奔馳來,連連行禮。
“哎喲,什么事輪到文遠這般急促?”韓起奇道。
張遼差點結巴,努力壓制聲音:
“府君!你還記得張濟那波降兵嗎?”
“記得。”
韓起點點頭,張濟這一波降兵是在他們急襲雒陽之后,被打個措手不及,直接投了。眼下正被他們關在南宮里。
張遼神色慌張,湊到韓起耳邊道:
“他找到了玉璽!”
哈?
傳國玉璽?
這……
韓起愣了愣,恍然回到當時董卓進京之際,雒陽皇宮大火……
確實,當時沒深究這傳國玉璽一事,因為一直是劉辯當天子,劉協被他藏了起來。
好像歷史上,傳國玉璽確實是這時候丟的。
怎么被張濟找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