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請奏荊州牧
- 三國:西涼武人,請王赴死
- 仲夏夜的貓頭鷹
- 2462字
- 2024-10-01 12:00:00
何太后豐腴的美體這般貼近。
韓起可是堂堂虛歲十八的硬漢,多少有些頂不住,開始心猿意馬。
“嗚嗚嗚……韓郎……”
何太后施展著女性魅力,鉆他懷里在哭泣。
韓起本能環顧一下四周,見內殿已無其他宮女,這才安心。
他可不想有誰碎嘴子,把當今這場面傳到天子劉辯耳中。靈帝駕崩還沒一年呢,這何太后就投懷送抱了……
這誰說得清楚吶!
轉念一想,自己的標簽有「人妻殺手」……
好吧,認了。
韓起直言:“太后,臣來請奏。”
何太后擦拭眼淚,嫵媚注視著韓起,喃喃撒嬌:
“奏什么奏,今晚,留下陪陪吾……”
哈?
韓起硬是沒想到,進度這么快,自己沒用什么美男計吧?
“太后!”
他臉色一沉,直接站起來,嚴肅盯著太后。
“怎地?”
何太后立即變成星星眼。
韓起嚴肅反問:“你這可是求人的態度?”
何太后急了,嗚嗚欲哭:
“那你要吾怎樣?董卓那廝,隨時可能進宮欺辱吾,韓郎你就不擔心,吾哪天,遭了董卓毒手嗎?”
呃……
韓起一臉尷尬,沒想到這何太后還這么自戀。
關于董卓淫亂后宮一事,歷史上他與何太后,是清清白白!
畢竟他們倆是絕對的政敵,何太后代表外戚勢力,而董卓在歷史上廢立少帝后,迅速毒殺何太后,是為了向士族集團表達自己的合作意向。
董卓睡宮女、睡公主,絕對不會招惹何太后。
一旦牽扯什么關系,那士人集團如何看他?下一個何進嗎?
韓起收斂思緒,直言:
“太后,如今董卓之危害,須聽起之計策。”
何太后見他一臉嚴肅,原來是過來商討辦法,當下點頭:“行行行。你怎么說,吾照做便是……”
“一,封起為荊州牧。”
“荊州牧?”
“正是。”
何太后急了:“遠水救不了近火。”
韓起正色道:“太后照做,那董卓定然不敢再進皇宮。”
“當真?好好好……”
何太后聽得董卓不敢來,當下應承,催促后續,“那第二步?”
韓起繼續布局:
“第二步,否認關東聯軍。定性他們為叛軍、犯上作亂的諸侯!”
“好,依你。”
何太后繼續追問,“第三步呢?”
韓起沉聲應道:
“密詔皇甫嵩之部曲,徐榮領兵五千,進弘農,屯兵函谷關。截斷董卓補給。”此時徐榮乃是皇甫嵩之部曲,尚未歸屬到董卓麾下。
何太后明白,這一步是防止董卓遷都。她點頭道:
“好,依你。”
她繼續追問:
“萬一,董卓那廝不遷都,要逼宮,逼天子退位于他,何解?”
“耍賴啊!”
韓起覺得這都要人教,真是麻煩,耐著性子道,“倘若他真的逼宮,你且作出妥協,先封他做尚父。”
“尚父?”
何太后無奈點頭。
韓起繼續道:“若尚父都拖不住,就假說還要請示王室宗親劉虞劉伯安。”
“幽州牧?”
“正是。”韓起點頭。
何太后明白,雖說劉虞和靈帝的血緣關系很遠,這都不要,一切都是緩兵之計。
韓起在何太后面前反復踱了幾步,思索片刻,交代道:
“太后,若董卓等不及劉虞,執意逼宮,那就把地點定在白馬寺……”
“可以推脫,揚言陛下要出家,出家后才禪讓給董卓。甚至陛下,可以直接躲進白馬寺。”
躲進白馬寺?
何太后這下可鬧不明白:
“出家?”
由于佛教傳播有限,何太后聽不明白可以原諒。
韓起繼續用謎語人的口吻回答:
“太后!荀攸刺殺失敗,就是說得太多……”
這一下立即刺激到何太后,她嚇得趕忙坐下,緊張單手捂嘴,眼神惶恐不安。思前想后,她決定等下就讓宮女收拾,提前搬去白馬寺。
韓起催促何太后盡快完成密詔,匆忙出宮。
其實現在荊州刺史仍是王叡。
韓起拿荊州牧的表奏,算是為將來鋪好了自己的后路。
屆時董卓真的火燒雒陽、天下大亂,他完全仿效劉表,單騎入荊州。何況他并不是單騎,完全可以帶上張遼、于禁、徐晃等武將。
奪取荊州,大業可成!
至于后續第二步、第三步,也不是他韓起能左右的。
過了幾日,韓起收到楊脩的書信。
「牧遠兄敬啟」
第一件事,報告有三批涼州軍士約一萬人過了函谷關,進入雒陽。
第二件事,河東裴氏的商隊在雒陽被劫掠。
第三件事,匯報弘農新增流民之狀況。
最后,楊脩詢問未來動向。
董卓軍補充了兵源一萬人……
大手筆!
韓起盤算一番,董卓討滅蓋勛,折損估計有五千至六千,補充一萬人,也是情理之中,算上張濟、胡軫回防的禁軍一萬。
董卓目前至少總兵力在三萬人左右,若臨時抓壯丁,可估算至三萬五千人。
他回到書房,提筆回信,只談及第二件事。
「煩請轉告裴氏一族,經商自有風險,單次失敗,望吸取教訓。可重新組織商隊,雇請游俠擔任護衛,向漢中、蜀中聯絡,購買蜀錦。」
蜀錦的聲譽響徹關中、關東,如同野王的漆器一般聞名遐邇。
韓起又簡要幾筆,向楊彪問好,維系雙方關系。
封存書信,命人往弘農送去。
他正準備更換吏服,下人來報:
“府君,蔡邕求見。”
“請蔡博士稍等片刻。”韓起淡然吩咐。
“諾。”
今日,他原本是打算會一會王允,不如叫上蔡邕一同去。
***
***
雒陽,大牢中。
荀攸、何颙被關在相鄰的套間,隔著木柵欄閑聊。
何颙嗚呼哀哉:
“聽說了么?張伯慎被董賊拷打致死,死狀甚是凄慘……據說,他與袁公路串通,哎……”說著說著,他險些哭喊出來,無法想象那種可怖場景。
荀攸淡然:
“嗨,何人死相容姿乎?不都一樣……”
其實,張溫之死,源自一位太史觀察云氣,向董卓稟報,會有大臣受戮而死。
董卓沒鬧明白,因刺殺一案,牽扯的大臣可多了去了,受戮的大臣不勝枚舉,可這一波牽扯的大臣,并沒有張溫。
那不行……
田儀獻計,污蔑張溫與袁術串通。
張溫死不承認,活活被打死。
這一死,在監獄里關著的大臣倒消停了許多。
何颙至今沒想明白,刺殺計劃到底是誰泄漏出去的?當然,只有兩個人知道,一個是鄭泰,一個是王允。
至于參與聯絡線人的鐘繇,并不知道具體行動時間。
不過聽說也被抓了,關在其他舍監。
“公達,你說,會不會是……”
“別亂猜。”
荀攸呵斥道,吐了一口氣,“事已至此,成王敗寇了……汝還指望,我等出去后是清白之身?”
何颙一聽,愈發害怕,想自己以“清流”自居,沒想到落得如此下場。
“痛哉!惜哉!嗚嗚嗚……”
腳步聲臨近,牢頭送來飯菜。
“起來起來,開飯了!”
說罷,開了兩人的牢房,分別放置了一盒豐盛的飯菜。
荀攸淡然觀察,等牢頭走后,奇道:
“喲,不錯。今日甚是豐盛……”來了精神,開始大口吃飯。
何颙哇呀哭了出來,嚇了他一跳。
荀攸奇道:
“你哭啥……”
“公達!你真是不知嗎?”何颙抹著眼淚,“這餐如此豐盛,定是那斷頭飯!”
荀攸壓根不放在心上,大不了一死。
我等清流,何懼生死……
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