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入城布局
- 三國:西涼武人,請王赴死
- 仲夏夜的貓頭鷹
- 2326字
- 2024-09-29 17:00:00
雒陽,董卓的相國府上。
眾人還在匯報昨日之戰損情況。
呂布并州軍折損士卒2638人;李傕部曲折損士卒1965人;郭汜部曲折損士卒2187人。
他們三人并不清楚昨日蓋勛折損多少士卒,只能通過割下的頭顱、耳朵計算,有八千之余。
那傷亡兌換,則是六千多比八千左右。
可謂兩敗俱傷!
董卓臉色凝重,為了提振士氣,朗聲一番夸贊:
“兒郎們,做得好!”
“哼……也多虧李儒之計策,誘他出兵,在北邙山下三路合圍,才能大敗之……今日,咱家輕率五千精銳,破他蓋勛大營,定要他人頭落地!”
李儒謙虛道:
“那是董公洪福齊天,兒郎們拼殺兇猛,是為報答董公之恩情。”
三人一聽,均是對李儒擺著臭臉,不屑于他這種迎奉溜須拍馬之徒。
“哈哈!”
董卓聽得開心,哈哈大笑。
他感言:
“昔日蓋勛在涼州平王國之叛亂,一人率部五千,奮勇殺敵,威名響徹涼州。想不到,咱家與他,非要刀兵相見……”
“報!”
“何事?”
李儒急了,甩著臉色,這通報之人真沒眼力見。
“報,河南尹韓起求見。”
董卓聽后,一拍桌子:
“他還有臉來見?”
“報……聽說,他提著蓋勛的人頭來見。”
“啊?”
“什么!”
在場之人無不大驚失色,蓋勛此等名將,被韓起殺了?
這這這……
他們你看我、我看你,皆是一臉不敢相信。
李傕、郭汜紛紛想起昨日連續幾次突進蓋勛陣中,想快刀取他首級,皆是被他擋下。蓋勛快五十歲之人,依舊老當益壯。
就這般,被韓起給殺了?
李儒警惕問著:
“他帶了多少兵馬?”
“沒帶兵馬,就他一人。”
李儒饒是一驚,他單槍匹馬就來拜見董公?
董卓直言:
“請他進來。”
他亦是不信,蓋勛就這么死了。昔日,董卓與皇甫嵩、蓋勛皆是不對付,沒想到蓋勛竟然死于韓起之手。
心中五味雜陳……
韓起身穿新鎧甲,學著《演義》里呂布進帳那般模樣,大搖大擺,昂首快步。
一進來,血淋淋的布袋往前一扔。
“董公在上,蓋勛的人頭,在此!”
在場之人見那布袋張開,真是蓋勛人頭,嚇得神色各異。
董卓確認之后,頓時哈哈作笑。
蓋勛一死,西面補給線解決,他也可以順利執行遷都計劃。
若是蓋勛耗著他,東面的關東聯軍擊破虎牢關,那雒陽面臨兩面包夾之勢,他就算再能作戰,亦是回天乏術。
韓起,當真他的及時雨也!
之前他還有所懷疑,這韓起是不是背叛他了,現在早把這事拋出腦后。
董卓哈哈大笑,拉著韓起請道:
“牧遠啊牧遠,許久不見,請坐。請上座……”
“多謝董公。”
韓起彬彬有禮,看著周圍的武將紛紛站著,臉色得意,似乎在問“爾等為何不坐”。
田儀最先緩和氣氛:
“韓府尹,別來無恙。”
李儒按耐不住,質問道:
“敢問韓府尹,涼州軍補給物資何在?”
韓起隨口而答:“自是在函谷關,起已命人送來,請田主簿去核查。”
田儀立即行禮,臉色十分忐忑。
董卓聽著補給還在,哈哈大笑:“哈哈!爾等莫要再疑慮。牧遠對咱家忠心耿耿!”
韓起行禮,徑直問著董卓:
“董公,敢問張楊張將軍在何處?”
董卓這時候哪記得張楊,看向左右。
李儒和田儀對視一眼。
他支支唔唔這才道:
“這幾日,似乎確不見張楊張建軍……”
董卓開心笑道:
“牧遠啊,你我二人許久未見,今晚,咱家設宴款待你一番。如何?”
“董公有大難,尚且不知?”韓起騰的一下站起來,質問董卓。
董卓一聽,驚了,怎地,咱家剛大敗蓋勛,還有大難?
“牧遠,你何出此言?莫要嚇唬咱家!”
韓起嘿了一聲,直言:
“據起之線報,張楊領了太后密詔,去了虎牢關。他任河內太守,若開了虎牢關,引關東聯軍進雒陽……”
他話未說完,后續的,交給在場之人腦補。
張楊乃昔日何進舊部,被何太后召進宮中,下詔升任河內太守,再正常不過。
董卓心下大罵:
“快!快去派人追回張楊。”
“還有……”
他走了兩三步,又下令,“叫張濟半路攔截張楊。”
“諾!”
李儒和田儀對視一眼,還想質問韓起許多問題,便匆忙去尊奉董卓的命令。
等他們二人走后,韓起這才行禮解釋道:
“董公在上,恕韓起之罪。昔日,這蓋勛謊稱要東出雒陽,平寇黑山賊,故而起才放他過函谷關。沒想到,他竟膽大包天,對董公您下手!”
董卓聽后這才明白原委,自知錯估韓起。
他臉色一沉,甩起一腳踢中地上蓋勛之腦袋。
哼道:
“罷了,今日我軍大勝!記牧遠首功。”
什么!
這下呂布、李傕、郭汜都不服了,昨日拼死拼活,上陣殺敵,共陣斬合計八千之余,首功是他韓牧遠的?
“義父!”
呂布氣得臉如豬肝。
董卓厲聲呵斥:“怎個意思?為父的話,你也不聽啦?”
呂布狡辯:“莫不是孩兒不服。饒是李將軍、郭將軍也是心中不服!”
韓起笑笑,勸著董卓:
“董公在上,起就記斬首先登之功,其他功勞,封賞給三位將軍吧。”
董卓開心一笑,轉臉指責呂布:
“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對了……蓋勛之頭顱,送去給皇甫嵩,讓他悄悄,對付咱家是什么下場!”
韓起臉上浮出壞相,建議道:
“董公,再陳列蓋勛犯上作亂之罪,帶兵入京,乃忤逆謀反之罪!”
“對,你們聽見了嘛,照著做!”
其他諸將:“諾。”
“還有……”
董卓摸摸大肚子,又道,“將昨日蓋勛犯上作亂、被咱家大敗之事,昭告天下,震懾關東群雄!一定要大張旗鼓、大肆宣揚一番。”
“諾!”
董卓命他們分別去行事,拉著韓起,奉為上賓,單獨。
見諸位將領走后,獨留呂布守在門口。
韓起暗忖:
若是此時對董卓下手,難逃被呂布緝拿……
真如曹孟德在《演義》那般陷入困境,倒不如另做打算。
打消了這個念頭,韓起聆聽著董卓的話語。
“哎,牧遠啊牧遠……你是不知,咱家這相國有多難當啊。”
呵……
韓起內心腹誹一聲,表面上假裝在聽,實則謀劃下一步計劃。
董卓絮絮叨叨又在念著:
“都說,馬上可得天下,可這治理天下,豈是蠻武所能比擬?”
“董公。”
韓起勸諫,“不妨升任尚書令為司徒,他乃并州士族,并州不也是你治下舊部嘛……”
董卓聽得在理,一拍大腿:“妙計耶!”
“咱家這就封賞你為驍騎校尉!”
“起,誠惶誠恐,感激不盡。”
“哈哈!”
董卓開心至極,“今晚設宴,務必參加。”
“諾。”韓起點頭,心里早想著與老師賈詡一見,商量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