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五“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這是一個充滿無限想象與創意的題目,它要求我們用心去觀察身邊的一種事物或一處場景,并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出那份獨特與美好。那么,什么叫觀察仔細呢?這不僅僅是用眼睛去看,更是要用心靈去感受,用每一個感官去觸碰這個世界。
在布置觀察任務時,我詳細地給孩子們講解了觀察的重要性。比如,“天下起雨來!”這句話雖然簡潔,但它所蘊含的景象卻遠遠不止于此。我引導他們想象:當雨點落在屋頂上,那噼里啪啦的聲音,就像是天空在彈奏一首激昂的樂曲,水珠四濺,如同精靈在舞動;而當雨珠落在樹葉上時,又會把樹葉打得啪啪作響,樹葉仿佛在接受著雨點的洗禮,來回顫動,展現出生命的活力;雨從房檐落下來,形成一道密密的水簾,宛如仙境中的珠簾,既神秘又美麗。這樣的描述,才是細致觀察、詳細描寫的典范。
為了激發孩子們的觀察欲望,我提前一周就布置了一個特別的作業——發綠豆芽,并讓他們每天記錄綠豆的變化。從綠豆開始吸水膨脹,到冒出嫩綠的小芽,再到最后長成亭亭玉立的豆芽,這個過程充滿了生命的奇跡。孩子們通過親自觀察,不僅感受到了生命的頑強與美好,也學會了如何記錄與表達。
當然,觀察的對象并不僅限于植物。孩子們也可以選擇觀察動物,比如本單元精讀課文《搭船的鳥》中那只聰明伶俐的鳥兒,或是習作例文《我家的小狗》中那只忠誠可愛的小狗。這些動物都有著各自獨特的性格與行為,通過觀察,孩子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它們,從而寫出更加生動的文章。
此外,孩子們還可以選擇觀察植物,如《金色的草地》中那片充滿魔力的草地,或是《我愛故鄉的楊梅》中那顆顆晶瑩剔透、酸甜可口的楊梅。植物的世界同樣豐富多彩,它們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環境下展現出不同的風貌,等待著孩子們去發現與描繪。
除了動植物,孩子們還可以觀察場景的變化。比如,城市的喧囂與鄉村的寧靜,清晨的清新與夜晚的寧靜,這些場景都有著各自獨特的魅力。通過觀察,孩子們可以捕捉到那些稍縱即逝的美好瞬間,將它們定格在文字中。
在觀察的過程中,我鼓勵孩子們不僅要調動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還要嘗試調用嗅覺、味覺等進行全面的觀察。比如,在觀察美食時,他們不僅可以描述食物的外觀、形狀、顏色等視覺特征,還可以描述食物的香氣、口感等嗅覺和味覺特征。這樣觀察才更全面、深入,描寫才會更加具體、生動。
在指導寫作時,我以《看荷花》為例,引導孩子們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來描繪自己觀察到的景象。比如,可以將荷花比作亭亭玉立的少女,將荷葉比作碧綠的圓盤,這樣的描寫不僅形象生動,還能讓讀者感受到那份清新與美好。
最后,我還向孩子們介紹了幾種開頭和結尾的方式。比如開門見山式、設置疑問式、設問式等開頭方式,以及首尾呼應式、總結全文式、深化主題式等結尾方式。這些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組織文章結構,還能讓文章更加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通過這次習作的指導與練習,我相信孩子們已經學會了如何用一雙會發現的眼睛去觀察這個世界,去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與奇妙。他們筆下的繽紛世界也將因此而更加生動、具體、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