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挪開頂住門的木棍,放寧采臣進來。
“這么冷的天,哪來的書生?”掌柜縮著脖子,等寧采臣哆嗦的跑進來,連忙重新關上門。
沒想到寧采臣傻呆呆的站在一旁,憋了一會兒才憋出幾個字:“掌柜的,在下、在下盤纏用盡,可不可以……”
“你要白住呀?”
不只掌柜、小二打量他,碰了碰酒碗大口飲下酒水的燕赤霞和李平安,亦是將視線落在寧采臣身上。
這書生面色白凈,頗有儒雅之風,背著書箱,一身的風塵仆仆。
“不是白住、不是白住……”寧采臣霎時擺著手。
“既然不是白住,給錢呀。”
“我……我錢花光了。”
“這不還是白住嘛!”掌柜嘆氣,搖著頭轉身走回結賬的柜子后,“小店小本買賣,概不賒賬。”
眼看著燕赤霞要起身。
李平安卻先一步朝掌柜笑道:“這位寧兄住宿的錢,小道給了。”
掌柜即刻喜笑顏開:“哎呀,怎敢勞煩李道長。”
小道士數了幾文錢放于臺面,問道:“可夠?”
“差兩文錢。”
再補上兩文。
李平安向寧采臣笑道:“寧兄一看便是飽讀詩書的才子,天寒地凍的,一起喝幾杯酒水如何?”
寧采臣拱手拜道:“多謝道長慷慨施加援手,明日我便去金華縣縣城賣字賺錢,請道長留下個行跡,也好讓在下還錢。”
“小道同樣會去縣城,許是能在城內再次見到寧兄,請坐。”
“敢問道長貴姓。”
“小道李平安。”
“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李道長!”
燕赤霞慢吞吞抿著酒水,略略詫異,代替李平安問道:“書生,小道長很有名?燕某,名赤霞,比你虛長幾歲,叫我燕兄就好,千萬別喊什么燕大俠。”
坐定,且讓李平安敬了碗酒水的寧采臣,長舒一口氣,終是感到渾身暖洋洋,不再像趕路時那般凍的暈頭漲腦。
“燕兄卻是不知,在下前天遇到了一伙從懷朔縣經過的商旅,自他們口中得知,李平安李道長于懷朔縣做了好大事!”
“哦?多大的事?”燕赤霞問。
寧采臣向李平安拱手道:“李道長在懷朔縣的縣城東郊,壘土為壇,超度百鬼……”
他從商旅嘴里,也只是聽聞了這一件事,其他的就不得而知了。
燕赤霞笑道:“超度百鬼可不是輕松活計。”
“確是有些累。”李平安笑了笑,“寧兄是去科舉赴試的?”
“在下原是去考試,不曾想到打仗打的厲害,十分兇險,不少赴試的同窗,被亂兵抓走,就此不知下落。
在下便打道回鄉,恰好進了金華縣境內,盤纏用盡了。”
寧采臣苦笑道:“實不相瞞,在下都分辨不清哪些是官兵,哪些是亂匪。”
燕赤霞頓時唉聲嘆氣,“不提掃興事,來,喝酒喝酒,掌柜的,瞧瞧燉的虎肉熟了沒?!”
“好嘞客官,您稍待。”
燕赤霞瞥著掌柜小跑到庖廚,悄聲和李平安道:“這鉆進錢眼里的吝嗇鬼。”
李平安莞爾一笑。
“小道長好手段,居然在懷朔縣超度百鬼。”燕赤霞喝了半碗酒水,低聲道:“既然有此本事,不知可不可以幫我一個忙?”
“什么樣的忙?”
燕赤霞指著北面:“金華縣一百四十里外出了點事,想請小道長前往超度一番。儀鸞司必有厚報!”
李平安指了指自己喝的碧綠春,“吃人嘴短、拿人手軟,若早知燕大俠有此目的,小道絕對是不敢喝酒吃肉的。”
“哈哈……小道長何時有空?”
“或許,后日?”
“好,燕某在金華縣縣城等你。”
頓了頓。
燕赤霞道:“小道長叫我燕大俠,依著燕某看,僅憑幾碗酒水幾塊肉就答應了燕某的請求,小道長才該被稱一聲李大俠。”
“燕大俠,小道實在不敢當。”李平安笑說。
“再別喊燕某為大俠了,燕某還是要臉的,當不起大俠二字。倒是不知,小道長為何非要叫燕某是大俠?”
“此事啊……習慣了。”
“習慣?”
李平安頷首:“小道曾和師父走南闖北,看見背劍挎刀的便高喊大俠。”
“這么簡單?”
“其實,小道是真心誠意把燕兄當做大俠的。”
“哈哈……不敢當不敢當。”
李平安瞧著笑的前俯后仰的燕赤霞,他分明很喜歡聽自己喚他大俠。
寧采臣一聲不吭,實在餓壞了,大口吃著黃牛肉,因肉又老又柴,不小心被噎到了,趕緊飲一大口酒水順一順,又舀了勺米湯,咕咚咕咚喝干凈。
掌柜跟小二抬著肉盆過來,肉香四溢:“虎肉來嘍。”
燕赤霞本想邀請掌柜跟小二共同享用這肉,既然掌柜掉進錢眼,那就算了。
“小道長,寧兄弟,吃肉,今晚燕某做東,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不醉不歸。”
寧采臣扭頭看了眼放在角落的書箱,見其安然無事,笑道:“在下不知走了怎樣的好運,遇見燕兄跟李兄弟。”
“別說這些見外的話,燕某最見不得如此。”
李平安余光乜見站在柜臺后的掌柜,被肉香饞的偷偷咽口水,和燕赤霞相視一笑。
吃飽喝足。
寧采臣已是醉趴于桌面,不省人事。
掌柜與小二亦是各自睡去。
李平安、燕赤霞兩人飲著酒……
“小道長,郭家村那頭厲鬼殘留的鬼氣,有些奇怪。”
“何處奇怪?”
燕赤霞雖然醉眼朦朧,神智卻清楚,“依著燕某多年斬鬼的經驗,這頭厲鬼的殘余鬼氣,未免太過淡薄了些,像是被人揠苗助長后的厲鬼。”
“敢問燕兄,儀鸞司斬妖除魔的人手多不多?”
“不多。我一個人,幾座縣,跑來跑去的,偶爾奉上面的命令,去府城里幫同僚的忙。”
“原來如此。”李平安沉吟道,“這頭厲鬼叫做唐水仙,讓人改名叫了唐水蘭。”
李平安毫無隱瞞的談及戲子厲鬼、小鬼、其背后主人的事。
越說,燕赤霞的眉頭皺的越高,也越為重視。
“此事……燕某卻是未曾察覺……是啦,小道長剛剛為何詢問儀鸞司的人手?”
李平安輕聲道:“給小道的感覺,厲鬼和小鬼背后的主人,不僅僅一人,許是一方勢力。”
“金華縣境內的勢力?”
“大概是。”
“唉,天下動蕩,多事之秋,既然小道長同樣身在金華縣內,有些事……拜托了。”
“小道盡力而為。對啦,燕兄可知蘭若寺?”
“蘭若寺?不瞞你,燕某沒來過幾次金華縣,只對蘭若寺偶有耳聞,尚未前往探查。”
“青衣山呢?”
燕赤霞搖頭道:“沒聽過青衣山。”
兩人都心有靈犀的不曾詢問對方的境界。
李平安先行一步,天蒙蒙亮便離開了。
寧采臣醉到了日上三竿,醒來便瞧見燕赤霞借了小店的磨刀石,蹲在日光中,磨著劍刃。
“書生,睡醒了?”
寧采臣揉著腦袋:“燕兄和李兄弟都是好酒量,在下拍馬也趕不及。”
“哈哈……原以為燕某的酒量已是天下無敵,沒想到撞見了個李平安。真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李兄弟走了?”
“走了,燕某也要到縣城一趟,正好可以與你同行。”
磨好刀劍,燕赤霞牽著烏騅的韁繩,抓住寧采臣的領子,把他提到了自己身后,馬鞭甩在馬屁股,烏騅長嘶,白蹄踏雪似的疾奔縣城。
“燕兄!燕兄慢點,在下的書箱要掉了。”
“書生,書箱內有何物?”
“書……書箱中當然是書!”
“哈哈……寧書生抱緊燕某。”
“啊?”
馬鞭再次重重甩下。
烏騅風馳電掣。
慌的寧采臣忙不迭的兩手扣著燕赤霞的肩膀。
燕赤霞不以為意,哈哈大笑:“痛快!男人就該喝烈酒、騎快馬、斬妖除魔!痛快!
寧書生,小道長先走一步,憑著烏騅馬,說不定能夠追上他!
坐好嘍,烏騅還能更快!”
直至抵達縣城。
燕赤霞和寧采臣都未發現李平安的身影。
“寧書生,有緣再見。”
寧采臣笨拙下了馬,拱手行禮:“在下謝過燕……”
話還沒說完,燕赤霞騎著馬一溜煙不見蹤跡。
寧采臣環視著金華縣的街巷,了無生氣,不論開著的店鋪,或是寥寥無幾的行人,皆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
尋了處地方。
寧采臣以書箱當桌,從箱子拿出紙,研磨,不忘喊上幾句:“秀才寧采臣,賣字!”
可惜叫賣一天,也無一人來買他的字。
傍晚時分,又餓又渴的寧采臣尋了家客棧。
千般低聲下氣,客棧掌柜只給了他碗涼水喝。
至于借宿……
掌柜罵道:“北郊的蘭若寺有的是地方供你住,沒錢就去那里!”
寧采臣轉念一尋思,打聽了打聽蘭若寺的確切位置,背著書箱,出了城門,竟真的去了蘭若寺。
而燕赤霞忙完百余亂兵的殘余事,告知官府郭家村百姓的慘狀,著重提了李平安的義舉,又想起小道長問到的蘭若寺……
跟官吏打聽了打聽,沒料到人人噤若寒蟬,仿佛蘭若寺是不能說出口的秘密一般。
又問青衣山。
亦是無人敢答。
宛若一個是狼巢,一個是虎穴。
身為儀鸞司,燕赤霞來了興趣,翻身上馬,他倒要瞧瞧,金華北郊的蘭若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燕赤霞到蘭若寺的寺門時,寧采臣剛啟程趕來。
李平安也是在此刻,望見了青衣山。
青衣山不僅僅一座山,山連山,已是初冬,山色凋零、綠意枯謝。
“馬兄啊馬兄,你終于能歇歇了。”
馬匹打著噴嚏,猶如十分激動。
放慢了馬速,李平安慢悠悠的來到了山腳下。
夕陽余燼徹底消失。
有一女子打馬自山上疾奔而來。
不過多時,便至了李平安近前。
她的相貌可謂國色天香,如若天上的仙子,難怪懷朔縣的方洞為之傾倒,百露丑態。
停在女子肩膀上的紅蝠看著李平安,欣喜道:“公子果然信守承諾!”
說完,撲閃著翅膀落在小道士的左肩膀,脆生生、甜滋滋道:“小女子和主人說,公子在懷朔縣殺完人就來。主人問小女子,公子要殺多少人?我便照實說了。”
李平安一愣,不禁問道:“小仙姑說了什么?”
“我說,公子殺盡懷朔縣的大壞人。”
“小道何時說了?”
紅蝠驟然有了疑惑:“公子不曾說嗎?”
“小道絕未說過。”
“哎呀,是小女子記錯啦。”
這紅蝠蠢蠢的。
李平安看向騎馬去懷朔縣,通知他做客青衣山的女子,“不知你家主人準備了怎樣的酒水、吃食?”
“真人飲了酒水?”
“碰上兩位朋友,貪了幾杯。”
她道:“主人請山君釀酒,此酒味道天下少有。吃食更是數不勝數,有野猴獻上的珍果,有麋鹿送來的山參……”
李平安笑問:“你是小仙姑的大姐還是二姐?”
她瞪了紅蝠一眼,在青衣山下卻是少了當初見面的英氣,多了溫婉、柔情:“我是她的二姐,姓元,單名一個祎。”
“小道李平安見過元姑娘。”
紅蝠剎那間喊道:“公子!公子為何不問問我的名字?”
“敢問小仙姑芳名。”
“哼,不告訴你,誰教你先問二姐的芳名,卻不問我的。”
“……”
竟是個吃醋的紅蝠。
元祎斥道:“過來,不許胡鬧。既然李公子來了,隨我們上山吧。”
“小道還不知你家主人……”
“公子莫急,上了山,自然而然會看見我家主人。”
“也好。”
元祎帶著紅蝠在前面領路。
即使是上山,同樣如履平地,好似那些山林、懸崖、土坡根本不存在似的。
來了山巔。
一座洞府。
元祎騎馬先行沒入洞府,李平安緊隨其后。
片刻。
仿佛來到了另一個世界。
柳暗花明。
瞬間有了光亮,鳥語陣陣,異香撲鼻,亦是格外溫暖,好似眨眼來了春天。
李平安仰頭。
哪是太陽,頭上掛了碩大的夜明珠。
夜明珠的光線非常柔和,并不刺眼。
不止一顆,小道士數了數,上應天上星宿,共二十八顆臉盆大小的夜明珠。
洞府之內,自成一體。
“公子,此地如何?”元祎回身,驕傲的問詢。
李平安不卑不亢:“洞天福地一般。”